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现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叙述了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现状,并对使用涉嫌光肩星天牛虫害木的木包装材料,提出了检疫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吉星 《植物检疫》2000,14(2):105-106
一些出口货物都采取木包装,如木箱、木框架、木托盘、木隔板、支撑木等.1998年9月11日,美国政府为了防止光肩星天牛等林木害虫,要求所有中国输美带木质包装货物均须附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已做检疫熏蒸处理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苗圃香樟树光肩星天牛发生为害观察与防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05~2007年对苗圃香樟树光肩星天牛发生为害观察,掌握其发生为害基本规律.结合光肩星天牛生活习性,对香樟光肩星天牛进行防治技术探讨,提出了操作简便、经济、可行的综合防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重大的森林害虫,对我国造林绿化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由于其为蛀干害虫,隐蔽性生活,难以防治。利用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是控制天牛的重要措施,作者研究探讨了利用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测定了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1~3龄幼虫的室内控制作用,研究了林间防治防治技术。结果表明,在室内试验条件下,管氏肿腿蜂由于是抑性外寄生性,其产卵之前的刺蛰可造成天牛幼虫直接死亡,对1、2、3龄幼虫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100%、92.10%和87.29%;可寄生3龄天牛幼虫。在管氏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林间试验中,管氏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小幼虫的致死率为27.79%~37.87%,平均为32.51%,放蜂比例以蜂虫比8~10:1的寄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用四硼酸钠及自行配制的铜铬砷(CCA)、铜铬硼(CCB)防腐剂分别处理被光肩星天牛幼虫蛀食的杨木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防腐剂均能有效杀死光肩星天牛幼虫,其中2.5%-10%的四硼酸钠没有达到完全杀灭的效果;当防腐剂完全渗透木材的情况下,浓度高于1.3%的CCA和2.0%的CCB都能够完全杀死光肩星天牛幼虫。  相似文献   

6.
对为害上海市垂柳的天牛种类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确定主要天牛为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和云斑天牛共4种。同时,研究了花绒寄甲对4种天牛的室内寄生和野外防治效果。花绒寄甲在室内对4种天牛老熟幼虫的寄生率均为100%,野外释放对云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防效较好,释放20 d后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0.5%和55.1%,对星天牛和桑天牛的防效较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5.3%和20.2%。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美国政府为防止传入光肩星天牛等林木害虫于1998年9月11日下达了新的检疫法令:所有中国输美货物均须附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出具的对木质包装已作检疫处理的证明或不带木质包装的证明,否则禁止入境或作销毁木质包装处理。对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不影...  相似文献   

8.
在林间人工放菌和挂笼防治光肩星天牛试验的基础上,分离受感染的光肩星天牛白僵菌菌株,对分离的菌株用电泳法进行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用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分离株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白僵菌在林间的扩散和交叉感染作用。结果发现:在50m范围内,白僵菌可以有效地感染目标害虫,显示出较强的林间扩散能力和病害流行潜力。  相似文献   

9.
光肩星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近十几年来我国发表的光肩星天牛研究的新进展,着重在其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发展趋势等方面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黄斑星天牛溴甲烷检疫熏蒸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对杨树木质包装溴甲烷熏蒸试验结果进行机率值法分析,推算出溴甲烷在4.4℃、10.0℃、15.5℃和21.1℃温度条件下达到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幼虫死亡机率值9要求的CT值分别为:1133.78、938.21、642.39和349.87g.h/m^3;根据毒力试验结果进行的室内验证试验证明:在上述4个温度条件下,只要熏蒸中CT值达到了毒力测定的要求,就能够完全杀灭杨树携带的光肩星天牛(A.glabripennis)和黄斑星天牛幼虫、蛹,以及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Cossus cossus orientalis)和杨干透翅蛾(Sphecia siningensis)幼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木质包装溴甲烷检疫熏蒸处理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60  
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光肩星天牛、栗山天牛和传播松材线虫病的松褐天牛以及白蜡窄吉丁是危害我国林木的重大害虫,已在其发生区造成了严重灾害。本文就近年来这些重大林木害虫天敌昆虫的生物学以及利用其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2.
光肩星天牛是河北省廊坊市石油矿区的主要蛀干害虫,具有发生面较广和为害较重的特点,防治较为困难。介绍该虫的为害特点,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不仅严重为害中国西北地区杨树等树木,而且它也威胁美国城市树木、森林及木材等相关工业。该虫为害的主  相似文献   

14.
顾建锋  徐瑛  杨兰英 《植物检疫》2003,17(3):180-181
木质包装 ,一般是指木托盘、木箱或垫木等 ,用于包装较重或易损坏的货物 ,起支撑、保护作用或便于装卸。其材质一般为松木 ,也包括其他各类针叶木及阔叶木。长期以来 ,在植物检疫中 ,木质包装作为各种货物的附属物 ,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往往未经检疫即被拆卸后随意丢弃。因此 ,某些有害生物如松材线虫、松褐天牛、光肩星天牛、双钩异翅长蠹、大家白蚁等随着世界贸易在各国广泛传播 ,危害严重 ,且一旦传入 ,极难根除。近年来 ,木质包装检疫已成为口岸植物检疫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宁波局近年来在木质包装上截获的疫情 ,对进一步做好这项工…  相似文献   

15.
椴树科树种抑虫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在不同立地条件下 ,光肩星天牛 ( Anolophora glabripennis)在椴树上卵的孵化率不尽相同 ,它与椴树韧皮部厚度、刻槽大小、卵的位置及生长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椴树枝干的内含物直接影响着天牛幼虫的发育和存活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对传统抗性树种白蜡的适应性机制,利用代谢组学分析不同白蜡品种木质部次生代谢产物,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取食白蜡后的光肩星天牛肠道细菌群落组成进行检测,并采用Pearson方法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洋白蜡Fraxinuspennsylvanica和中国白蜡F. chinensis木质部中共筛选出27类抗虫性差异代谢产物,其中黄酮苷、双黄酮及多黄酮、简单酚类、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和木质素苷在中国白蜡中含量较丰富;而2-芳基苯并呋喃类黄酮、阿朴啡类、麦角林及其衍生物和有机氮化合物在洋白蜡中占优。光肩星天牛取食洋白蜡和中国白蜡2种寄主后肠道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优势菌门分别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优势菌属分别为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55.79%)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57.52%);筛选到21个差异菌属,其中13个菌属在中国白蜡中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洋白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尽管类黄酮、简单酚类、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和木质素苷等酚类化合物在中国白蜡中含量更高,但取食中国白蜡后光肩星天牛肠道内一方面存在优势菌群参与代谢上述物质,如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拉乌尔菌属对类黄酮和木质素苷的代谢;另一方面中国白蜡通过一些特异菌属和共有菌属的增殖参与代谢,如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放线菌属Actinomycetes对类黄酮、乳球菌属对简单酚类、鞘氨醇杆菌属 Sphingobacterium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放线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木质素苷的代谢。生物碱在中国白蜡中的含量低于洋白蜡,未发现特殊菌属降解该类物质。推测相对于洋白蜡,取食中国白蜡后光肩星天牛肠道菌群更具特异性和多样化,可以帮助光肩星天牛快速代谢相关次生物质,顺利完成其在中国白蜡上的生活史。  相似文献   

17.
木质包装物的检疫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因其强度高、抗机械损伤能力强、取材广泛、回收性能好、制作比较容易等优点而作为包装材料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应用,尤其适合机电类商品的包装储运.常见的木质包装制品有木箱、木桶、托盘等,多用于吊装和托盘包装.但由于木质包装易携带病虫而导致其检疫问题非常突出.木质包装主要传带松材线虫、光肩星天牛、双钩异翅长蠹等害虫.这些病害虫都是国际上重要的检疫对象.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国及欧盟相继对木质包装采取了禁止入境和熏蒸处理等检疫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观察星天牛成虫取食喷施不同稀释倍数药剂的盆栽植物后死亡情况,筛选能在48h内100%杀灭星天牛成虫的药剂及稀释倍数。结果表明:8%绿色威雷水剂500倍液、18%杀虫双水剂400倍液和40%氧乐果乳油800倍液能在48h内100%杀灭星天牛成虫,其中8%绿色威雷水剂500倍液能在24h内100%杀灭星天牛成虫,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是防治星天牛较理想的药剂。该结果可供指导出口寄主植物上的星天牛防治工作,以破解欧盟设置的与星天牛相关的技术壁垒,促进我国星天牛寄主植物的顺利出口。  相似文献   

19.
锈色粒肩天牛检疫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维正  屠新虹 《植物检疫》1998,12(6):332-334
本文通过近7年的观察、研究,基本搞清了锈色粒肩天牛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便于使用的直观检验、虫态鉴定等检疫检验方法,并对其除害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对指导检疫工作的开展和控制锈色粒肩天牛的传播蔓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黄斑星天牛快速检验技术及检疫监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晖  王宇萍 《植物检疫》2001,15(3):141-143
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nobilisGan glbauer是杨树主干上的一种危险性害虫 ,是我国对内森检对象。为快速、准确、简便的进行现场检验 ,提高工作效率 ,把好检疫监测关 ,防止其传播与发生 ,我们在近 1 0多年的综合防治与检疫监测中 ,依据该虫的发生危害状、发生期 (季节 )、寄主和虫态特征 ,探讨制订了《黄斑星天牛检疫监测程序与方法》及《检疫监测模式》。从实施效果看 ,十分有效 ,现介绍如下。1 寄主检查黄斑星天牛主要危害杨树中的大官杨、箭杆杨、小叶杨、欧美杨、北京杨、冬瓜杨、青杨、河北杨、合作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