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蜜蜂疾病防治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均出现“爬蜂”现象,从症状上看是工蜂在巢门前爬行后死亡。“爬蜂”仅仅是病蜂在症状上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病因及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爬蜂症状的病蜂应仔细鉴别诊断,查出发生此症状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规范用药,减少蜂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李紫剑 《蜜蜂杂志》2011,30(1):36-36
爬蜂病在我国普遍发生,危害很大。目前有许多针对爬蜂的防治方法,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爬蜂问题。 爬蜂病年年爆发,不能控制,笔者认为蜂友们对爬蜂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手段还不完全清楚,没有抓住引起爬蜂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区蜜蜂“爬蜂病”发病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各阶段的症状有所差异。从春季发病的症状诊断 ,主要是由孢子虫、螺原体等病原引起的 ;夏季发病主要是由花粉、花蜜中毒和螺原体等病原引起的 ;秋季主要是蜂螨、麻痹病等病原引起的。通过增强蜜蜂自身的抵抗力、消毒灭菌减少病原物的致病力、阻断感染和利用药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可以有效地防治“爬蜂病” ,从而减少和降低“爬蜂病”给蜂群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生的蜜蜂爬蜂病,其名称来源于蜜蜂发病后不能飞翔,爬行而死亡,是按蜜蜂病态行为命名。目前,蜜蜂爬蜂病应该归纳为五大类型的爬蜂,即A型爬蜂病(微生物感染型)、B型爬蜂病(蜂螨危害型)、c型爬蜂病(闷热与机械损伤型)、D型爬蜂病(药物中毒型)和E型爬蜂病(甘露蜜和有毒蜜粉植物型)。我国多年来流行的爬蜂病多为A型爬蜂病,它可称为蜜蜂的“癌症”,给蜂群带来极大伤害,给养蜂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病急乱投医,一旦蜂群患病,蜂农盲目用药,因用药不当造成蜂产品污染,直接影响蜂产品出口,因此A型爬蜂病的防治至关重要。至于B型、C型、D型、E型这四类爬蜂病,目前尚有办法可防可治,其造成的损失也较轻。  相似文献   

5.
在蜜蜂疾病防治过程中,有多种疾病均出现"爬蜂"现象,从症状上看是工蜂在巢门前爬行后死亡."爬蜂"仅仅是病蜂在症状上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病因及机理是多种多样的.对有爬蜂症状的病蜂应仔细鉴别诊断,查出发生此症状的病因,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规范用药,减少蜂群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漫谈垮蜂     
我们这个地区,由于农村种植业体制的改革,政府对养蜂业的扶持,从事养蜂的农户不断增多,但形成规模取得一定效益的并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养蜂户年年买蜂,年年垮蜂,其教训有以下几点。一、爬蜂病爬蜂病主要是孢子虫病和麻痹病,有时这两种病混合感染出现爬蜂。本地暴发的特点:春季在蒲公英花盛期,秋季在蜜源结束之后。如果气温下降,久雨不晴,箱内潮湿,或喂稀薄饲料极易暴发爬蜂病。一旦暴发了爬蜂病,蜂群很快就垮了下去。对付爬蜂病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此病应及时对症下药,可以减少损失。在饲喂蜂群时每公斤糖浆加入2片天滴灵…  相似文献   

7.
爬蜂病的防治季福标,黄斌爬蜂病是春末夏初多发生于成年蜂的一种疾病。蜂群感染此病后,表现出烦躁不安、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青壮年蜂大量死于蜂箱外,给正常的养蜂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1988年早春,浙江某蜂场120群蜂于3月25日在浙江采油菜时加上继箱,4...  相似文献   

8.
1.必要性“爬蜂病”给我国养蜂业带来的危害仅次于蜂螨。据王强等报道,蜂螨造成的损失占总病害的30%~40%,而“爬蜂病”占到总病害损失的20%~30%[1]。因“爬蜂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很难根治。大量使用药物,致使蜂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了我国蜂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治疗“爬蜂病”的根本出路在于抗病蜂种的选育。采用抗病蜂种防治“爬蜂病”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虽然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较大的精力,但是抗病蜂种对蜂业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如吉林省养蜂研究所选育的抗白垩病蜂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蜂…  相似文献   

9.
“爬蜂病”给我国养蜂业带来的危害仅次于蜂螨。据王强等报道,蜂螨造成的损失占总病害的30%~40%,而“爬蜂病”占到总病害损失的20%~30%。因“爬蜂病”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很难根治。大量使用药物,致使蜂产品出口受阻,影响了我国蜂业的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治疗“爬蜂病”的根本出路在于抗病蜂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0.
黄坚 《中国蜂业》2006,57(12):21
蜜蜂爬蜂病在养蜂生产中普遍存在,它传播快,危害重,严重威胁着养蜂生产。我省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蜜蜂爬蜂病,1990年至1995年进入高发期。我市是爬蜂病的重灾区之一,当时全市80%的蜂场发生不同程度的爬蜂,损失严重。1991年我地5个蜂场,300多群蜂患上了严重的爬蜂病,死蜂满箱底,堵住了巢门。到来年春季蜜蜂所剩无几,一般死蜂在60%~70%。近年来,爬蜂病的势头有所减弱,但对养蜂仍存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治疗爬蜂病一方大黄、山楂治疗爬蜂病有奇效。今年4~5月份本地有数家蜂场,蜜蜂得了爬蜂病。开始与农药中毒同期,多数蜂友认为是农药中毒。当时我发现不完全是中毒情况。因为农药期过后,蜜蜂的损失却仍照常,蜜蜂是得了爬蜂病。于是我采用中草药大黄、山楂煮水...  相似文献   

12.
陈宜斗 《蜜蜂杂志》1994,(12):27-28
浅谈“爬蜂病”的观察及防治方法山东省鱼台县陈楼乡陈集蜂场(272345)陈宜斗意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出现的急性蜂病,一旦蜂群患了“爬蜂病”,群势很快衰落,蜂场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笔者认为“爬蜂病”有早春型、夏秋型和晚秋型三种,患病原因有侵入性感染和非侵...  相似文献   

13.
熊成 《蜜蜂杂志》2024,(2):14-17
爬蜂病是使蜜蜂失去飞翔能力,在蜂箱内外四处爬行直至死亡的成年蜂病。该病的发生与环境温度、湿度有着密切关系,不同季节发生的爬蜂病,其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蜂群患病严重时,大量青壮年蜂会持续爬出箱外,不久又会相继死亡,给养蜂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文章通过分析蜜蜂爬蜂病的症状与成因,并提供必要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养蜂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蜜蜂“爬蜂病”是养蜂者的习惯称呼。其共同特点是成年蜂失去飞翔能力,在地面及蜂箱内爬行。可分为传染性“爬蜂病”与非传染性“爬蜂病”两大类型。传染性“爬蜂病”包括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旋体病和蜜蜂病毒病。非传染性“爬蜂病”包括寄生螨危害造成的爬蜂(多为幼蜂)、中毒性爬蜂如有毒蜜粉源植物和药物中毒、劣质饲料引起的大肚爬蜂、环境污染及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污水造成爬蜂和死亡。现将“爬蜂病”的防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龚凫羌  宁守容 《蜜蜂杂志》2011,31(10):28-32
爬蜂病危害极大,已有研究报道认为致病原因复杂,介绍的防治方法很多,但运用起来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只有抓住致“爬”的主要因素与关键环节,爬蜂病的防治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因此,对该病需要重新认识,理清思路。认为爬蜂病的发生与蜜蜂应激密切相关,由此而来的一些治疗方法非常简便。  相似文献   

16.
南阳地区爬蜂病的防治·朱保均编者按近来,本刊收到不少读者反映和询问爬蜂病的有关问题。在今年第4期,本刊刊出了山西省阳泉市李海煜同志的《浅析阳泉地区春季爬蜂病病因及预防》一文,该文阐述了1997年春季阳泉地区引发爬蜂病的3个主要的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本期...  相似文献   

17.
董秉义  冯峰 《中国蜂业》1998,49(2):16-17
爬蜂病的病因与防治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100093)董秉义冯峰所谓爬蜂病,其主要症状为患病蜜蜂爬出箱外,在地上爬行死亡。其实爬蜂病这种命名并不科学,由于爬蜂病的病因复杂,尚未完全搞清楚,这种笼统的叫法也就不奇怪了。不管怎么说,现在看来爬蜂病已成...  相似文献   

18.
蜜蜂“爬蜂病”是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养蜂生产的一种成年蜜蜂急性传染病。为了寻找“爬蜂病”的主要病原和防治方法,我们于1989年组织开展了“蜜蜂爬蜂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该项目为“浙江省1990年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在“爬蜂病”的病原学、流行规律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研制出一些较有效的综合防治措  相似文献   

19.
防治蜜蜂“爬蜂病”验方蜜蜂“爬蜂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一种蜜蜂传染病。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此病是由蜜蜂螺原体或螺原体与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等的混合感染引起的一种成年蜂疾病。笔者通过几年来的多次对比试验,认为用灭滴灵和氟顺酸的混合药液防治“爬蜂病”效果...  相似文献   

20.
爬蜂病是民间对病蜂以爬行于巢房门口等处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蜂病的总称。其病因、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该病流行面积大,蜂群损失严重,已成为威胁我国养蜂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11年2~3月我县蜂场有60%以上患有爬蜂病,有的蜂场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