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后海穴药物注射与仔猪黄、白痢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兽医理论和经络学说,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注射后海穴表明,后海穴注射双黄连注射液注射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对10头母猪产前注射仔猪黄白痢苗,同时产后分别在2日龄和18日龄投喂仔猪白痢散,各一个疗程.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仔猪黄白痢的发生,有效率达94.77%,试验证明采取上述措施能有效地控制仔猪下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仔猪黄白痢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因此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仔猪发生下痢.感染率极高,若防治不及时,常导致仔猪大批死亡.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率为73%,白痢病猪死亡率为17%.1998年以来,我采用民间验方鸡蛋清后海穴位注射法在茅栗镇治疗仔猪黄白痢病,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绝大部分病猪在1~2天内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分别给37头、39头、38头、38头仔猪白痢病猪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痢菌净、士霉素、盐酸诺氟沙星,109头仔猪的哺乳母猪口服诺氟沙星,连用3 d。肌肉注射给药的4个组,治愈率不高于82.1%,差异不显著(P0.05)。第5组,哺乳母猪口服诺氟沙星,仔猪白痢的治愈率最高,为88.0%,与其他4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所以,做好仔猪的保暖,加强环境卫生,母猪口服诺氟沙星,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白痢。  相似文献   

5.
后海穴药物注射预防仔猪黄痢、白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仔猪黄痢、白痢是养猪生产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试验采用注射病毒王、母猪血和口服庆大霉素预防仔猪黄痢,并对3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预防试验和仔猪黄白痢的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对母猪使用仔猪黄白痢基因工程多价苗的基础上,给母猪和仔猪内服微生态制剂,对仔猪黄白痢有很好的预防效果;仔猪发生黄白痢后,用微生态制剂给母猪和仔猪内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次是给仔猪注射中草药注射液和给母猪内服中草药制剂。  相似文献   

7.
1日常防制措施1.1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疫苗的接种常选用以下几种疫苗。仔猪黄痢油剂苗,母猪临产前20-40天,肌肉注射,对仔猪黄痢的预防效果较好。大肠杆菌遗传工程活菌苗,母猪临产前20-25天口服,对仔猪黄白痢均有效。仔猪腹泻基因工程K88、K99双价灭活苗,母猪产前21天左右耳根皮下注射,主要预防仔猪黄痢。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灭活疫苗K88、K99、K987P,母猪产前15天、40天各肌肉注射一次,预防仔猪黄白痢。  相似文献   

8.
给母猪注射大剂量青霉素防制仔猪黄白痢作者自1994年以来在本县某猪场和养猪户试验,给分娩刚结束的母猪肌肉注射大量的青霉素预防仔猪黄白痢,获得满意效果。具体作法是:体重150千克的母猪肌注华北制药厂产的160万单位/支的青霉素5支,体重在2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经母体投服中药可否预防仔猪黄、白痢,自拟中草药方剂4个,粗筛获得有效方剂2个;经疗效比对试验,即将方剂加工成粉末添加于曾发生过仔猪黄、白痢的试验组怀孕母猪的饲料中,统计仔猪吮乳后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等,并与不投药的对照组比较,获得对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效果。结果:对照组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为18.25%(602/3 299),试验组发病率降到1.11%(52/4 692),防控效果极显著(P<0.01)。初步证明经母体途径投服中药可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优选出能有效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健脾止泻方1个。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分别采取母猪产前喂饲土霉素 ,母猪产前喂饲土霉素和仔猪生后立即滴服链霉素 ,仔猪口服止痢灵 ,母猪口服过奶康等 4种方法预防哺乳仔猪黄白痢。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药物预防组 ,哺乳仔猪黄白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7日龄内、8~ 30日龄两阶段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发病率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尤以仔猪口服止痢灵和母猪口服过奶康的预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后海穴注射氟哌酸治疗仔猪黄白痢病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仔猪后海穴(又称交巢穴,取穴部位在尾根之下,肛门之上的凹陷处中央)注射氟哌酸治疗仔猪黄白痢病,经三年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黄白痢是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仔猪发生下痢,感染率极高,若防治不及时,常导致仔猪大量死亡。有用链霉素等灌服或肌注庆大霉素等,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率仍然超过70%,患白痢的仔猪死亡率仍然达17%。自2008年以来,我采用我县民间验方鸡蛋清后海穴位注  相似文献   

13.
苏凤琴 《中国猪业》2022,17(4):42-44
为探究蒲公英复方中草药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选择胎次相同、初生日期和体重接近的患黄白痢病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猪,试验Ⅰ组(母猪+中药治疗组)、Ⅱ组(仔猪+中药治疗组)、Ⅲ组(仔猪+母猪+中药治疗组)、Ⅳ组(仔猪+西药治疗组),治疗周期为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96.67%、83.33%。由数据可知,蒲公英复方中草药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效果优于西药组,且对母猪和发病仔猪同时用药的治疗效果优于母猪或仔猪单独给药。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大肠杆菌自家灭活苗的效果,选用从湘中丘陵区某中小型养猪场发病仔猪分离到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培养,制成猪大肠杆菌自家灭活苗,妊娠母猪于产前28d和14d各肌肉注射自家灭活苗5mL,所产仔猪于7日龄腹腔注射自家灭活苗2mL.试验结果证明,该灭活苗对仔猪黄白痢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3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仔猪白痢病的对比观察洪晓文(浙江省宁波市畜牧兽医站,315010)本试验根据中兽医“针灸能通过经络,调节阴阳,宣通气血,来达到扶正祛邪,恢复健康之目的”[1]的理论,进行了后海穴注射痢菌净与肌注和口服痢菌净治疗仔猪白痢病的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发病,发病率为20%~60%,死亡率达60%以上.目前仔猪黄痢、白痢主要是采取综合性防治办法,如强化兽医卫生管理,加强哺乳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对哺乳仔猪用微生态制剂或敏感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对妊娠母猪进行预防免疫等.为提高免疫的针对性,本人从1998年起用患黄痢、白痢仔猪的粪便免疫该场(户)妊娠母猪来预防仔猪黄、白痢,效果亦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母猪对哺乳仔猪黄白痢的防治及生长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对照组母猪泌乳期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日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普通中草药,试验Ⅱ组日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发酵型纳米中草药.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能有效防治哺乳仔猪的黄白痢,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长.其中试验Ⅰ组预防仔猪黄白痢效果最佳,腹泻率为0.91%,死亡率为2.54%,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Ⅱ组促进仔猪生长效果最佳,仔猪断奶体重、断奶窝重和平增日增重分别为6.59 kg/头、771.03 kg/窝和191.07g/头,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32%、18.40%和15.05%,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一直严重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因而在防治上普遍受到养猪场、户的重视,应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双价K88、K99灭活苗结合蒽诺沙星注射怀孕母猪,预防仔猪黄、白痢取得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9.
猪流行性腹泻近年来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为了查明不同免疫程序对防控本病的效果,对山西各地市10个规模化种猪场母猪疫苗免疫情况、免疫程序及防控效果等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未免疫疫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61.70%,而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肌肉注射胃流二联灭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10.26%;母猪产前40 d和20 d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3日龄乳猪后海穴注射胃流轮三联活苗的猪群乳猪死亡率为9.63%;应用PCR检测病原,PEDV、TGEV的阳性率分别为64.1%和2.56%;ELISA检测母猪乳汁中IgA抗体,阳性率为95%;检测母猪、乳猪、断奶仔猪血样中IgA抗体,阳性率为30%。通过本次调研与检测,筛选出两种较好的免疫程序,为猪场防控该类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病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因此又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本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其特征是仔猪发生下痢。感染率极高 ,若防治不及时 ,常导致仔猪大批死亡。曾用链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等灌服或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等 ,结果患黄痢的仔猪死亡率为 73% ,白痢病猪死亡率为 17%。 1998年以来 ,我采用民间验方《鸡蛋清后海穴位注射法》在茅栗镇治疗仔猪黄白痢病 ,除有个别仔猪死亡外 ,绝大部分病猪在 1~ 2天内治愈。现报道如下 :主要症状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病猪拉稀 ,粪便呈乳白色、淡黄或黄绿色的稀浆糊样或水样 ,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