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蚕丝绸文化钱山漾论坛于2023年8月2—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八里店镇潞村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蚕丝绸文化传承与保护一线的文旅专家与会,分别就蚕丝绸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文学书写、蚕桑产业的历史与现状、蚕丝绸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为推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湖州师范学院、《中国蚕业》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蚕丝绸文化桐乡论坛于2022年6月26—28日在浙江省桐乡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多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蚕丝绸文化的历史和文学书写、蚕丝绸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为进一步形成更为专业而广泛的蚕丝绸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推动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与各方的密切合作,增强蚕丝绸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蚕桑丝绸产业不仅是南充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还为出口创汇作出了积极贡献。分析了南充市丝绸文化产业的特点,认为其发展存在丝绸文化旅游资源不配套、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缺乏科技和营销方式的创新以及宣传缺位等问题。提出了“文商旅农”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创新驱动发展以及加强文化宣传等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蚕桑丝绸文化与乡村旅游业的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消费者的需求、企业的利益和政府的支持三个方面对蚕桑丝绸文化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蚕桑丝绸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的模式,并进行了蚕桑丝绸文化与乡村旅游业融合的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5.
蚕桑丝绸文化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历经几千年都未曾消亡,也从侧面说明了蚕桑丝绸文化的独特魅力。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纺织业飞速发展,许多国家的蚕桑丝绸业正在逐渐消退和转移,在我国也不例外,蚕桑丝绸文化辉煌时期不再。但是,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后,传统的蚕桑丝绸文化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发展蚕桑丝绸文化时将其与乡村旅游业进行结合,是其创新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对二者融合的可行性、融合模式等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更好的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统蚕桑丝绸文化。  相似文献   

6.
丝绸文化旅游工艺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丝绸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拓展了苏州旅游业的内涵与外延,也拓宽了苏州丝绸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苏州丝绸文化旅游工艺品的设计,应当富于地域性人文含义和文化价值,并能够形成品牌影响力。苏州吴江区的地域性丝绸文化具有突出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是设计旅游产品永不枯竭的源泉。吴江区丝绸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苏州、吴江传统丝绸文化特质融入到旅游纪念工艺品的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7.
《农桑辑要》为元朝司农司修编,其编撰者畅师文曾先后2次在保宁府(路)(今四川阆中)为官计6年,离任同知保宁路事后不久便呈上所纂《农桑辑要》,被当朝敕命颁发各路,为元代医治战争创伤,推动农桑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畅师文在保宁为官期间,对当地蚕桑丝绸已有洞见底蕴的了解,为《农桑辑要》的修编做了前期铺垫。《农桑辑要》书中所述“冷盆”缫的生产场景与阆中出土的宋代“古蜀缫车”互为映照,反映出在元初前阆中蚕桑丝绸生产已具较高水平。阆中蚕桑丝绸历史久远,文化底蕴丰厚,所沉淀的蚕桑、丝绸等生产技术和经验成就了《农桑辑要》一书的付梓,从而也充分证实了在宋、元时期阆中为中国蚕桑丝绸生产技术最发达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22,(1):58-62
为了推动南充蚕桑丝绸文化的在地普及传播,增强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研究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文献研究,根据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季羡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李发与向仲怀先生对中国蚕丝文化的定义和阐释,构建南充蚕桑丝绸文化体系,梳理其表现形态和元素,并针对在地文化普及传播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回顾2012年,四川茧丝绸行业受到国家茧丝绸行业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业内专家的高度关注,在行业上下共同努力下,全年蚕业、丝绸工业和丝绸贸易运行平稳,产业布局调整已显现雏形,科技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助推作用明显,品牌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开始形成以丝绸文化为代表的丝绸多元产业发展,但发展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丝绸起源于中国,是一种舒适健康、高贵典雅的面料,同时承载了深厚的文化积淀。然而,近年来,由于出口价格连年下滑、国内市场疲软、缺乏自主品牌等原因,我国丝绸行业发展滞缓,丝绸行业面临着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市场购买力强大,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追求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我国丝绸行业又充满了机遇。本文在搜集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丝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其起源最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四川号称“蚕丛古国”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川滇之间的崇山峻岭之中,开辟了一条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南方丝绸之路。这一古代通道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在蜀地西部无声地进行着文化方面的交流,这是中国通往外界的最早一条通道,她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又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四川省是我国最古老的蚕区之一,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生产技术在古代已达到了相当成就。民问有关蚕的故事传说,西周出土的蚕纹铜戈,嵌有采桑图画的战国铜壶,汉墓中的织锦机、桑园画象石,历代文人墨客描绘丝绸的诗、书、赋、画、歌舞以及织锦、刺绣艺术的发掘和发现,打开了四川丝绸历史文化的一页。本文就建国以后,在四川境内发现的丝绸历史文物,并对有关蚕桑、丝绸文化问题作了些初步探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南方丝绸之路及丝绸文化的开发、研究已走向深入,但目前还比较薄弱,为了重开南方丝绸之路,使丝绸文化发扬光大,抛出本文与丝绸行业的同仁和史学界交流,意在求教方家,为了打开中国丝绸历史文化宝库做点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朱良均 《蚕桑通报》2012,43(3):39-39
9月20日,由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万事利集团联合主办的"文化,让丝绸飘起来——2012年度中华丝绸文化论坛"在杭州举行。商务部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副主任李朝胜、中国丝绸协会会长杨永元、中国丝绸协会名誉会长弋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文光等政府领导及行业专家、教授出席了本次论坛,围绕"文化,让丝绸飘起来"的主题,研讨丝绸历史文化,交流经验。对于进一步挖掘、传承、创新和发展丝绸文化,推动丝绸业界的交流、研究与合作,提升中国丝绸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丝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2001年以来中国丝绸出口贸易的波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与之关联的各因素中: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是引起中国丝绸出口贸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中国丝绸的竞争力效应均为正值,对丝绸出口有促进作用;丝绸产品结构效应除2009—2011年外均为负值,对丝绸出口有阻碍作用;丝绸出口市场结构效应仅在2008—2009年与2011—2014年为正值,但其对总效应的贡献率很小(1%左右),说明中国丝绸出口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以上各因素的变化和共同作用导致了中国丝绸出口贸易波动性变化。同样,其他主要丝绸出口国意大利和印度的丝绸出口贸易在2011—2014年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影响因素不同:意大利丝绸出口贸易减少是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的负效应引起的;印度丝绸出口贸易减少则是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和丝绸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共同引起的。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稳定并适度扩大丝绸贸易的国际市场,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中国丝绸产品出口结构,以及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营销提升中国丝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丝绸,除了产业生产和经济活动以外,还蕴涵着文化韵味。本文列举了丝绸的字义解释,人文典故、织物术语、成语谜语和文学诗词等丝、绸相关文化知识,期望通过丝绸字义的探讨,增进蚕丝绸文化研究内涵与空间,作为蚕丝文化的微补。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丝绸路在何方四川渝川丝绸是四川的一大传统产业,有着辉煌的过去。“七五”以来,四川丝绸业发展快速,不仅在全省经济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全国丝绸行业中也处于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对振兴国民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过去的辉煌已逐步成为历史,当年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丝绸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1992年以来中国丝绸出口贸易变化的基础上,应用丝绸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就影响中国丝绸出口贸易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丝绸进口国的GDP、中国与丝绸进口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双边实际汇率和中国是否加入WTO等因素都对中国丝绸出口贸易有显著影响,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充分利用WTO规则和积极应对反倾销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采用进驻京东商城的334个丝绸品牌的相关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标准化回归模型,分析网络消费环境如何影响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结果发现网络消费环境可以显著影响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具体表现为产品越是多样化、在京东有直播、店铺星级越高,消费者对该丝绸品牌的认知度就越高;与其他种类的丝绸产品相比,拥有床上用品类产品对消费者的丝绸品牌认知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拥有外出服装类产品的作用则相反。可见在多种网络消费环境因素中,是否在京东直播及拥有传统的床上用品类产品,较大程度地影响着消费者对丝绸品牌的认知度。建议通过完善丝绸产品网络销售体系、推进传统拳头产品发展与创新、丰富丝绸品牌名称的文化底蕴等举措,促进我国丝绸品牌建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蚕业》2014,(1):60-60
<正>为更有效地传播丝绸文化、普及丝绸知识、扩大丝绸消费,"丝绸中国"项目以"弘扬丝绸文化、引导丝绸消费"为主旨,被列入商务部茧丝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丝绸中国"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于2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丝绸是古老且极富文化底蕴的商品之一,它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中国是最早发明并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丝绸的国家,到目前为止,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丝绸》覆盖丝绸行业生产管理、技术工艺、商贸经营,丝绸文化等内容的综合性杂志。《江苏丝绸》主要刊登缫丝、丝织、染整、丝针织、服饰等工艺技术和科研论文;花色品种、新产品开发,服装设计创意;丝绸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经验;注重丝绸文化内涵,着重刊载丝绸文化拓展、历史介绍、艺术鉴赏类文章;关注行业发展动向,提供权威资讯新闻,是全国丝绸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自1972年公开发行以来,深受各地丝绸  相似文献   

20.
<正> 为了进一步开发国内丝绸消费市场,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充分发挥其与商家联系密切的优势,建立全国性丝绸产品销售网络,组织丝绸行业名、特、新产品在全国直销,走“连销商业”发展的路子。 目前,许多企业为了开发国内市场,在北京开设了办事处搞销售,这样虽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