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世纪70 到90 年代,以贸易为主导的工业化发展将韩国从一个经济贫 困国转变为世界第12 大经济强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 地位下降了。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60 年的40%降至2000 年的4%; 农业劳动力比例低,1970 ~2000 年间,韩国的总人口增长了1500 万,但农村 人口却下降了1000 万,农业就业人口从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50%降至8.5%; 2000 年农业经济增长率仅1.1%,与8.8%的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极不协调。韩 国的农场规模较小,平均为1.4 公顷。农民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产品生产,水稻在 农产品生产中占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漯河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紧紧围绕。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继续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整体上优化了农业生产布局,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013053万元,实现增加值577638万元,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比重占51.3%,比2000年下降15.1个百分点;畜牧业总产值占43.8%,比2000年增加12.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319元,比2000年增长44%。  相似文献   

3.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密地区近两年建立了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加大引导、培训和服务力度,加之不少先行转移的成功经验强烈的示范作用,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意愿明显增强,外出务工人数快速上升。2004年外出务工人数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较2000年外出务工人数增加2.6万人余人,增长近10倍。2004年全地区劳务总收入达到4674万元,较2000年增加4201万元,增长了8.9倍;人均劳务收入由2000年的27元增加到2004年的254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1.5%上升到8.8%。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长期以来,我市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难富裕。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市各地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使农村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越来越多,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民收人越来越高。至2004年底,全市农业人口181.55万人,占总人口的67.8%,比2000年下降7.1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占36.6%,比2000年提高9.5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人3886元,比2000年增加704元,年均递增5.1%。本文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信息荟萃     
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返乡增多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30个省(区、市)6万多农户、18万农村劳动力进行的抽样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18.6%;当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比重为4.54%,当年返回到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增减相抵,2001年净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3.14%,比2000年下降4.6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1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8961万人,当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为1514万人。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下降主要原…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农业支出政策及经验借鉴(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英国农业支出的变化趋势英国农业是广义的农业,包括了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英国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份额近年仍在逐渐下降。按现价计算的农业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1989—1995年)只占到1.5%;90年代后期,这一贡献份额继续下降,1997年为1.2%,1998年为1%,1999年进一步下降到0.9%,2000年仅剩下0.8%。事实上,1996年以来农业增加值的绝对额也是下降的,从100.69亿英镑减少到2000年的66.46亿英镑。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也是非常…  相似文献   

7.
《农村发展论丛》2001,(3):15-15
走进南港,感受最深的就是苎麻。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港人已把苎麻这根“小草”变成了全镇经济的支柱。2000年,南港镇苎麻面积达1.01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51.3%;原麻产值1444.3万元,占全镇种植业产值53.4%,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7.8%;加工产值达1850万元,占镇工业总产值45.3%;来自苎麻的税收达76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26.5%;农民来自苎麻的人均纯收入达1612元,占农民年人平纯收入61.5%。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发展基本情况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绥化市的畜牧业也表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饲养总量不断扩张。到2005年末,全市奶牛存栏28.5万头,比“九五”期末增长59%:黄牛饲养量155.8万头。增长52%;羊的饲养量284万只,增长91.9%;生猪饲养量865.4万头.增长50%;禽的饲养量7352万只,增长43%;肉、奶、蛋主要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57-3万吨、74.9万吨、24.5万吨,分别增长69.5%、127.8%和80%。二是畜牧业规模经营稳步发展,到2005年末。各类养殖小区达到315个,各类养殖大场大户达到1.1万个,分别比2000年末增长1倍和2倍。三是经济效益明显增强。到2005年未,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88.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5%.畜牧业增加值实现44.8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6.8%.人均牧业收入达到90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35%。畜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市域经济的一大产业。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发生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以确保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4年,福建省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94亿元,比上年增长4.8%,是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鼓励种粮的政策全面落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9667hm^2,总产量增加23.3万吨,面积和产量连续6年下降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5万人。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农业》2006,(9):8-9
一、法国与德国农业概况 目前,法国是欧盟第一大农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农业和食品出口国,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大出口国。法国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油菜、水果。法国农产品加工业吸收并加工70%以上的农产品。在法国的出口中,食品工业产品占出口总额的71.6%(1996年)。法国农业和食品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6%-8%,农业经济活动人12I93.8万人.占总人口的1.7%.平均每个农业经济活动人口拥有耕地300亩.每万亩耕地拥有大型农业机械达50台(相当于我国的10倍)。由此可以看出,法国的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经营程度是非常高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少,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越多。东部地区得以改革开放之先机,经济发展快,非农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农业劳动力不仅剩余少,甚至还需要大量外来农业劳动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经济占的比重大,非农就业机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而且由于农业劳动力得不到充分利用,导致农民增收困难,人均纯收入长期处在较低水平。2000年新疆农村从业劳动力35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314万人,占88.8%;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283万人,占从业劳动力总数的79.9%,占第一产……  相似文献   

12.
一、兴安盟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情况。目前,全盟共建立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等专业经济合作组织434个,农民经纪人队伍1531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423670人的0.3%;农产品经销总额达8.5亿元,占全盟农业总产值的28.5%;辐射带动农户5.6万户,占全盟农村总户数270579户的20.6%。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种球进口总额为652.4万美元,约占中国同期花卉进口总额的28.80%,进口总额较2008年同比下降了45.92%。其中休眠种球进口额为643.8万美元,占种球进口总额的98.67%;非休眠种球进口额为8.7万美元,占种球进口总额的1.33%。在中国种球进口来源国中,荷兰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进口额为637.9万美元,约占中国种球进口总额的97.77%,进口额较2008年同期下降47.12%;  相似文献   

14.
天水市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大市,全市农村人口305.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352万的87%,2007年全市农业生产总值35.81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196.2亿元的18.3%,农业农村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天水市农业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地理位置、干旱半干旱为主的气候特点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泾川县紧紧围绕“三增一稳”和“六个加快”的发展思路,立足果、畜、菜、草四大特色产业开发.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切实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机构,城乡互动,多层次、全方位推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县农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3.25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3.85亿元,增长17.1%;粮食总产在播种面积减少6.33方亩的情况下.由2000年的9.49万吨2003年达到13.14万吨.增长38.4%;蔬菜总产自2000年的2.91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7.58万吨.建成日光温室1088亩;  相似文献   

16.
巴西农民收入支持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4%。在7 100万劳动力当中,从事农业的占31%,农业用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0%。2000年,巴西农产品出口16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33.5%。巴西农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占居重要地位。从总产量排序来看,位居世界第一位的有甘蔗(3.176亿t)、柑橘(1 850  相似文献   

17.
1油梨市场概况 韩国主要从美国进口新鲜油梨,该国油梨进口量从2000年的28吨增加到2005年的283吨,其中2005年来自美国市场的油梨供应量占韩国新鲜油梨进口总量的78%,2007年韩国进口美国新鲜油梨数量有望增加。韩国新鲜油梨进口额从2000年的24.70万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700万美元,其中2005年韩国从美国进口新鲜油梨总额为1200万美元,从新西兰进口油梨价值44.2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的地位 长期以来,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邦德国的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50年代初期,农业就业人口(按自然劳动力计)占社会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尚为20%,现在仅为5%左右。若按标准劳动力计算,则仅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世界甘薯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现代种业》2007,(1):57-57,54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世界上共有111个国家栽培甘薯,栽培面积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欧洲面积极少。1997年世界甘薯栽培面积为904.6万公顷.总产为13675.6万吨。其中97.9%的面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亚洲为世界甘薯的主产区,60—70年代问占世界栽培总面积的85%~90%,近年来比例明显减少。1997年栽培面积为717.8万公顷,占世界总面积的79.3%;总产量为12505.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1.4%,平均单产为17吨/公顷,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亚洲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中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非洲甘薯栽培面积占世界面积的16.7%,总产为695.7万吨,仅占世界总产量的5.1%。由于巨大的粮食压力,甘薯面积仍呈扩大的趋势。非洲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有乌干达、坦桑尼亚等。由于非洲的农业自然条件较差。加之严重的病毒危害等原因,每公顷产量仅5吨。日本、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栽培面积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栽培面积仅相当于60年代的5%。  相似文献   

20.
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近年来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水稻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双季连作稻占种植面积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86.0%到2004年下降到34.1%;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从80年代平均242.4万hm^2和1340.0万t,到2004年下降到102.8万hm^2和686.9万t;水稻单产增长辐度下降,单产年均增长率由60年代的5.3%,到2001年以后仅为0.3%。水稻现实单产、品种单产和良种良法配套单产的存在较大差异;生产上主导品种不突出,良种良法不配套,技术的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提高水稻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