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 1996年在豫北枣区对枣黑腐病进行防治技术研究得出 :药剂防治以 2 %农抗 12 0质量分数为 0 .5%、50 %毒菌威 1.2 5%、50 %退菌特 0 .66%效果最好 ,结合施基肥增强树势、清除越冬病原、间作花生等低杆作物 ,及时防虫等综合防治措施 ,可使病果率由 30 %以上降至 5%以下。经 5a防治示范与推广 ,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张志  冷志巍 《吉林林业科技》2008,37(1):27-28,31
利用25.0%吡虫啉、1.8%阿维菌素4、.5%高效氯氰菊酯、40.0%丙溴磷和25.0%灭幼脲3号5种药剂进行防治危害桑树的桑蓟马和叶螨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40.0%丙溴磷对桑蓟马和叶螨的防治效果最佳,施药7 d的防治率分别达到85.40%和88.16%,施药15 d的防治率分别达到99.15%和98.67%;丙溴磷具有良好的速效性、稳定性和持效性,是防治桑树害虫桑蓟马和螨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3.
郑州基点连续三年对楸螟进行综合防治,将株被害率控制在2%以下;宁陵基点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万倍液对楸螟进行大面积防治,累计防治面积2.7万余亩,防治效果达90.0—96.9%;睢县基点采用20%杀灭菊酯乳油1—2万倍液进行大面积防治,累计防治面积1.8万余亩,防治效果达85.0—92.5%。  相似文献   

4.
利用P-1拒避剂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森林鼠害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喷雾试验效果不明显外,其余方法均具有显著的避鼠作用。室内阻隔法、包藏法的有效率分别为80%和70%。长白落叶松造林苗用蘸苗法防治的被害率仅为1.40%,没有死亡株出现,而对照地被害率、死亡率分别为7.40%和2.96%。杨树利用涂干法和喷干法进行防治,试验地被害率分别为10.11%和2.23%,而对照地分别为23.50%和18.18%;试验地死亡率分别为1.12%和0.00%,对照地分别为20.73%和15.65%。柳树利用喷干法进行防治,试验地被害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57%和0.00%,对照地分别为30.31%和19.45%,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防治春尺蠖,首先通过对墨玉县春尺蠖发生期进行监测,在掌握春尺蠖的最佳防治时期的基础上,在墨玉县胡杨林内进行了飞机防治试验。经虫情调查,从4月13日开始二龄幼虫数量逐渐增加,14日二龄幼虫占总虫口数的58%,为最佳防治时期;使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春尺蠖,虫口减退率最高达到98.4%,平均为93.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一种高效、快速、稳定、持效期长的生物农药,药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果梢斑螟是为害红松球果的重要害虫,具有隐蔽性,防治困难。选用高效、低毒、无公害、可操作性强的6种毒杀鳞翅目昆虫的药剂及常规防治使用的40%氧化乐果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杀铃脲悬浮剂为最佳药剂,防治效果达88%。  相似文献   

7.
在对辽宁省西北部章古台地区平欧杂种榛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长期观察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主要虫害之一蚜虫的生活史、形态特征、危害情况及其防治方法。采用5%啶虫脒800倍液、50%乐果乳油800倍液、5%啶虫脒与50%乐果乳油3∶1混合药剂800倍液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并对3种药剂在防治蚜虫和蚜虫天敌草蛉的药害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5%啶虫脒800倍液是防治榛树蚜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2005年4~6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面积暴发中带齿舟蛾危害。针对该虫害具有扩散快、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点,采用灯光诱杀成虫与烟剂防治幼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其中,苦参.烟碱烟剂及0.9%阿维菌素防治中带齿舟蛾经济、安全、有效,烟剂防治分别达到86.96%和84.31%。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防治茶梢蛾的农药,选用6种生物农药和1种化学农药对茶梢蛾幼虫的毒杀力进行了室内测定,并用筛选出的20%乐果乳油、2%阿维.苏可湿性粉剂和3%阿维.氟铃脲乳油这3种毒力较强的农药进行了林间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阿维.苏、阿维.氟铃脲和乐果的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的效果较为理想,可达到74%~84%的杀虫效果;而用阿维.苏、阿维.氟铃脲和乐果以注干施药法进行防治的杀虫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利用1.2%苦.烟乳油与5%尼索朗进行了防治板栗红蜘蛛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苦.烟乳油防治效果明显优于5%尼索朗,且价格低、用量少、节约投资。生产上推荐使用1.2%的苦.烟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1.
介绍思茅松幼苗顶梢枯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发病条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方面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选用啶菌恶唑、50%速克灵、50%扑海因、40%施佳乐悬浮剂、50%多菌灵、75%甲基托布津作为供试药剂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啶菌恶唑药剂防治效果最好,平均保存率达92.26%。  相似文献   

12.
应用粘虫胶防治林木害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林业无公害生产中,应用粘虫胶对春尺蛾、松毛虫进行防治,可以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果。只要使用及时,防治落叶松毛虫可以达到98%以上的防治效果,防治春尺蛾可以达到95%以上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毒,符合环保要求的白蚁防治药剂,从目前国际上开发的新型白蚁防治药剂中,选用5类有代表性的药剂及复配制剂进行速丰桉新造林地白蚁防治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溴氰菊酯乳油、40%毒死蜱乳油、22%甲维氟铃脲可湿性粉剂及复配药剂在林间防治效果均达70%以上。其中,生物制剂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和复配药剂防治效果达85%以上,可以代替氯丹、灭蚁灵和毒死蜱在白蚁防治中使用。同时,阿维菌素对环境友好,在林木白蚁防治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刚竹毒蛾综合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森得保粉剂、森得保粉剂与10%灭多威(三斩)粉剂混合剂、白僵菌、绿僵菌粉剂喷粉,3%高渗苯氧威乳油喷烟,施放苦参.烟碱烟剂等防治措施,对刚竹毒蛾进行了室内外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施药后10 d,其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0.6%、93.6%、96.2%、87.0%、97.0%、100%,防治效果分别达80.1%、92.9%、95.6%、86.5%、96.3%、99.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作为防治刚竹毒蛾的单独措施或综合防治中的配套措施使用。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球蚜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落叶松球蚜生物学特性进行观测,并在泉阳林业局对其进行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乐果乳油、灭幼脲乳液、1.2%苦参烟碱乳液防治效果达不到预期;使用吡虫啉乳液1000倍喷雾效果最佳,防治率为85.3%,最高可达93.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利用5种药剂的5种浓度、采用喷雾、灌根2种施药方法,对杨潜叶跳象生活史中的4个时期进行防治试验,并进行了单株防治成本概算.用2.5%澳氰菊酯乳油2000倍、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灌根防治出蛰前成虫,防治效果达91%以上,且此法简便易行,经济合算.  相似文献   

17.
不同剂型苯氧威防治杨扇舟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剂型苯氧威分别对杨扇舟蛾第2代幼虫进行喷烟和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高渗苯氧威EC和柴油按1:5、1:8喷烟防治防效高峰3~7 d,7 d防效分别为89.9%、76%.3%高渗苯氧威EC 2-000倍、3 000倍喷雾防治7 d防效分别为91%、88.9%.25%苯氧威WP4 000倍、6 000倍、8 000倍喷雾防治防后7 d的防效分别为94%、88.9%、56.4%.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温室红豆杉扦插苗生长期内危害最重的茎腐病、白绢病、蚜虫和东方食植行军蚁等4种病虫害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效果达95%以上,比实施综合防治技术前农药用量减少60%以上。主要措施是:以培育壮苗为基础,扦插后积极实施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及栽培技术管理,必要时在害虫发生期应用一定量的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药剂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病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应用3.6%盐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和其他某氯氰菊酯农药对祁连山东段乌鞘岭保护站天然林区丹巴腮扁叶蜂幼虫进行了防治对照试验,对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和药物持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应用3.6%盐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对防治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幼虫具有防治率高、持效性长的特征,防治后的2d、8d、15d新老幼虫死亡率分别达到96.15%、96.97%、86.05%。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春尺蠖从成虫羽化、产卵、孵化、幼虫危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监测,探讨了在成虫期和幼虫期涂药环防治、喷药防治、喷烟防治等防治方法。2013年春尺蠖成虫死亡率达到62.2%,幼虫死亡率达到97.4%,防治效果显著,基本控制了春尺蠖的危害。最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成功防治春尺蠖的经验和今后防治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