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以马来甜龙和苏麻为例,从组培苗的生长环境条件调控,水分和营养肥料的施灌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总结出一套竹子组培苗移栽技术,为提高竹子组培苗成活率、促进商业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灰毡毛忍冬(金银花)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金翠蕾”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基质、不同容器、不同季节环境温度、不同生根状况对金银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研究,认为金银花组培苗移栽选择组培苗生根25d左右,根长在1~3cm,根数在3根以上,以黄土:河沙:糠壳灰(1:2:2)为基质,以一次性塑料杯为容器,选择在春末夏初日平均气温在25℃左右,移栽成活率可以达到92%~96%。  相似文献   

4.
以黄樟瓶内生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移栽基质、遮光强度、覆膜及间歇喷雾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筛选出适宜黄樟组培苗移苗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覆膜情况下,采用基质(泥炭土:珍珠岩=2:1)+遮光率45%~60%+覆膜21 d的培养条件,黄樟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和新叶率分别可达86.94%和85.70%.不覆膜的情况下,采用基质(泥炭土:珍珠岩=2:1)+遮光率45%~60%+喷雾时间30~45 s+喷雾间隔1 h的培养条件最有利于黄樟组培苗成活,移栽成活率和新叶率分别可达85.01%和86.74%.  相似文献   

5.
梨枣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猗梨枣是我国山西临猗地区的稀有名贵鲜食枣品种,适应性较强,结果早,座果稳定,特别丰产。果肉厚,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富含维生素和较高的含糖量,有广阔的开发和前景。经过多年的努力,课题组已获临猗梨枣组织培养繁殖成功,但受圃地移苗技术的限制,仍不能使组培苗大规模投入生产。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们对组培苗的移栽技术反复试验与研究,并对传统的方法作了较大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杉木组培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组培苗生长期间的各项管理技术直接影响到种苗的成活,从杉木组培苗的移栽时期,生长的水、肥、光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最适的管理模式,以利提高杉木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和种苗质量.  相似文献   

7.
8.
9.
文章介绍了移栽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的过程。包括移栽前的透气炼苗、移栽基质的配比与消毒、移栽技术和移栽后保温、保湿、防菌工作。为今后工厂化育苗,使新西伯利亚黑杨组培苗生产向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芽苗移栽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地松芽苗移栽育苗的苗床制作、播种覆膜、病害防治、移栽定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不同造林因子对湿地松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文章从施肥方式、立地选择、林地小气候、土壤质地、种苗类型和苗木质量等方面对湿地松造林成活率及其生长量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保持土壤中合适的水分是提高湿地松成活率的关键,合理施肥,立地条件优越,小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质地良好,容器苗和壮苗造林均能提高湿地松的成活率及树高、地径的生长量,因此栽植湿地松时应尽量选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类。如果条件允许可施基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上种植湿地松时,应采用容器苗,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Slash and loblolly pine 1-0 seedlings were lifted from the nurserybed in late November, mid-December, late December, and mid-February. The buds of the seedlings were classified as set or growing two weeks prior to lifting and were re-examined upon lifting. For both species, buds that had set remained set whereas those that were classified as growing showed an decreasing trend of setting from November through December. A subset of seedlings was potted and maintained in a greenhouse to determine rate of budbreak; the remainder were field planted. In the greenhouse, loblolly pine broke bud fastest and slowest when lifted in mid-February and mid-December,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slash pine budbreak increased over successive lifting dates. In the field, loblolly pine lifted in mid-December exhibite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growing seedlings; these seedlings were also tallest after one year in the field. Field-planted slash pine had the highest percentage of growing seedlings when lifted in late November. However, seedlings lifted in mid-December were tallest after one year.  相似文献   

13.
广东湿加松良种选育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永权  赵奋成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1):158-162,193
介绍了国外开展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杂交育种历史和成就,对广东省湿加松育种进展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总结提出湿加松良种选育的成功经验。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认为近期的研究重点是制订育种计划、育种资源收集、无性系选育、无性繁殖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5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设计研究生根促进剂种类和浓度对湿地松容器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影响差异,研究了不同木质化程度的插穗、不同插穗长度对湿地松容器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影响效果的显著程度。结果表明,使用ABT-1#(A1)+800 mg.kg-1(B3)最好;采用半木质化的绿枝(C2)+长度为14~15 cm的插穗(D2)扦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江苏兴化里下河地区湖荡滩地引种湿地松获得成功.经对造林5年的湿地松调查,草渣土地的平均树高4.60米、胸径7.68厘米,分别比水稻土地的平均树高3.69米、胸径6.06厘米增加24.66%和26.73%,生物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湿地松菌根育苗和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根对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已把菌根化苗木的培养作为林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应用菌根对马尾松、湿地松育苗大大提高了菌根化效果,充分发挥了菌根作用,大幅度降低了苗木的成本,提高了苗木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造林后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林分土壤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湿地松不同林龄的林分土壤进行理化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林分可以提高土壤的养分,改良土壤的质地,起营养改良地力的作用,克服了其他针叶树连栽造成地力衰退的弊端,保证了山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对引进美国的湿地松(Pinus elliottii)、火炬松(P.taeda)的生长状况,与当地马尾松(P.massoni-ana)进行比较分析。4年试验结果表明:在广西北部丘陵地,火炬松生长表现良好,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显著大于马尾松、湿地松;试验所研究10个火炬松家系、1O个湿地松家系生长量,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明显;马尾松4年生时,采用种子园种子,轻基质育苗,造林施基肥,生长量与采用母树林种子,黄泥土育苗,不施基肥,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了8.6%、19.7%和55.5%。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萌芽条扦插生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湿地松扦插基质、生长调节剂的筛选和对不同年龄母树、不同规格插穗的生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粉剂1、粉剂2和100mg/L IBA扦插前处理平均生根率较高,达到70%左右,100mg/L911处理的插穗根系质量最好;泥炭:珍珠岩=5:5的基质配方平均生根率最高,且与其他配方存在显著差异,生根质量差异不显著;2a和3a...  相似文献   

20.
应用削度方程编制湿地松材积表和出材率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树干形状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样木资料建立了一个适合湿地松人工林干形变化规律的可变参数削度方程,据以编制了一元材积表、二元材积表、一元材种出材率表和二元材种出材率表,这些数表经检验误差较小,精度较高,可在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