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乾 《广东茶业》2004,(2):32-3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了。从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数千年间,人们饮用的一直是绿茶,直到一千多年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方法以后,红茶和乌龙茶等一些茶的种类才开始出现了。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最通常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的历史有四千多年了。从神农发现茶叶以后的数千年间,人们饮用的一直是绿茶,直到一千多年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开始有了新的方法以后,红茶和乌龙茶等一些茶的种类才开始出现了。中国有句俗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作为一种最通常的饮料,人们是最熟悉不过了。自古以来,人们在喝茶的过程当中,逐渐把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的品位。  相似文献   

3.
谢萍娟 《福建茶叶》2000,(Z1):26-28
中国是茶的故乡 ,是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从远古神农时代至今 ,中国茶叶发展已经有 50 0 0多年的悠久历史。茶叶的利用由单纯药用发展到被普遍饮用 ,逐渐上升为有讲究的品饮 ,成了一门艺术。茶的品饮是茶文化中最直观的部分。品茶与简单的饮茶解渴层次上是不同的 ,同样是泡茶 ,“饮”只为了满足生理上的需求 ,而“品”则包涵了精神上的追求 ,且远胜于物质上的需求 ,从饮茶发展到品茶用水、选茶、择具、环境种种的考究 ,是茶的品饮被冠以“文化”和“艺术”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史书记载: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庄子·盗跖篇》说:神农之世——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就是说,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处于母系社会,由狩猎逐渐进化到畜牧和初级农业的时代就开始发现和利用茶叶了。至公元前1100年,茶在神州大地已广为人知。公元前59年已有茶叶买卖的文字记载。唐代已是“比屋皆饮”家家饮茶了。当前,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无醇饮料中饮用价值最高最普遍的天然饮料。有50多个国家生产茶叶,11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茶叶,170…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加工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加工和饮用茶叶的国家。据茶史专家考证,相传远在4700多年前的神农氏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即“神农尝百草”之说。茶叶作为饮品,最初是直接嚼食鲜叶。周朝时期出现将鲜叶晒成干茶后饮用,并持续了大约900年。魏朝人们开始学会了制作团饼茶,使生晒茶的涩味、青草气得到了极大改善。唐朝,团饼茶加工技术日趋精湛。中国茶叶制作技术进入新的阶段,形状上由汽蒸的团饼茶转变为炒制加工的散茶。以绿茶为基础,黄茶、黑茶、白茶、红茶、乌龙茶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相继创制出来。  相似文献   

6.
七、应用在茶史的研究上,每每要联系到我国上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神农氏”。关于茶叶的应用,溯源到最早是他;关于药用、饮用的孰先孰后问题,也因他而一般认为是先药用而后饮用。“神农尝百草”,这是流传甚广、影响极深的传说,在古代典籍中有很多翔实的记载。例如:《史记·三皇本纪》:“神农以赭鞭鞭  相似文献   

7.
且说饮茶     
茶叶从药用、祭品、菜食,渐而转为日常饮用,渐而成为寻常人家开门七件事之一,历经了颇为漫长的历史年代。饮茶始下何时?《茶经》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时代开始发现茶可以作为药用;至殷周已开始作为饮料。这是条界一般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如今,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早已成为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饮品。茶最早以“荼”字见于《神农本草经》中,“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意思是用茶叶去解药物的毒性,这证明茶叶最初是作为药用出现在历史中,后期在药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食用、饮用等。茶叶的作用与其茶性密不可分,正如中药的药性决定了其药效。这足以见得,茶性的理论研究对指导用茶实践有着深刻的意义,而纵观涉及茶性的文章大多不成体系,从传统医学角度研究茶性的文献寥寥无几。因此,对茶性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入挖掘与整理分析,从中医中药角度揭示茶性的科学内涵,是茶文化理论自身创新,茶产品开发,茶叶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化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9.
茶祖神农氏是中国远古时期最著名的部落首领。尽管学术界对神农的考证众说纷纭,但我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神农氏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性符号。是远古时期人民大众集体智慧的化身。本文运用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从符号与象征性符号“茶祖神农”、神农氏成为茶祖的符号学意义及神农氏作为茶祖对茶文化发展的价值三个方面着手,试图对茶文化符号“茶祖神农”进行比较可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茶饮料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它作为饮料的历史最悠久,饮用地区最广,数量也最大.是世界上最早栽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前,先人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发现茶叶有解毒作用.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茶经历了由祭品、茶食、药用、宫廷高级饮品到普通饮料的发展历程;其饮用方式经历了传统热水冲泡-固体速溶茶-果汁荼饮软饮料--纯茶汁-保健茶饮料的五个发展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茶饮料的分类、功能以及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前景,以期对茶饮料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1 茶起源于中国茶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开发的野生植物之一 ,根据现有农业史料和傣文 (云南省傣族的一种文字 )的记载 ,以及在云南茶区发现的大茶树来分析 ,就不难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那座海拔 40 0 0 m的南糯山就是世界上茶叶的原产地。相传神农氏的年代 ,茶叶就当作治病的良药 ,有“神农氏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荼而解之”之说。东周时代 ,烈王姬喜 2年 (公元前 3 74年 )的时候 ,茶叶曾一度当作补品饮用 ,后来在诗经中还有“谁谓荼苦 ,甘之如荠”可作佐证。在公元 2世纪 ,东汉名医华佗著《食论》中也曾谈到“苦茶食之 ,可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唐代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由此而把茶叶作为药用,继而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一种健康饮料,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是把茶叶作为药物而利用的。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本草拾遗》上就载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顾元庆《茶谱》上记述:“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饮茶的好处及茶叶的药用价值。1982年在浙江省商业厅的倡议和协助下,对若干茶叶进行了分析,现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茶叶常常被当作药物使用。汉代《神农本草》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也提到茶,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在《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  相似文献   

15.
自神农氏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开始,茶叶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从药用、日常饮用、待客到今天茶产品系列开发,茶叶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一种重要产品。在茶叶等产品的营销过程中,茶叶的包装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茶叶的直观印象。目前,我国茶叶产品的包装缺乏对茶文化的有效运用,这直接影响到茶叶产品的营销效果。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融入茶文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竺济法 《中国茶叶》2011,(12):27-29
最近几年在研究茶史时,让笔者深感惊讶的是,《茶经》、《续茶经》、《茶经述评》、《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等权威文献从未提及的吴理真,怎么一下子成了茶祖神农之后的“西汉茶祖”和中国植茶始祖了呢?这是中国茶史和佛家茶事的重要事件,值得广大茶人关注。  相似文献   

17.
茶僧诗的渊源关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佛教传入后。茶佛结合,僧人以茶入诗,发展了茶文化领域。茶、僧、诗得到了相互的发展和繁荣。 相传利用茶叶始于神农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经过了药用、食用、饮用的过程;利用方式则由鲜叶、干叶、研粉、蒸压成饼、散叶而发展到今天的罐装茶水和萃取有效成分制成“速溶茶”以及配合其它营养药物制成的  相似文献   

18.
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创汇产品,“茶之饮,发乎神农氏”,我国茶叶的饮用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因此也是内销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必须品。但在中国入世后,茶叶生产面临供大于求的世界激烈竞争的局面,因此对茶叶质量的要求将不仅仅在色、香、味、型的鉴定,异味杂物的限定,而是在卫生质量上有更高的要求。在国际贸易中,欧盟从1988年对茶叶农药检测6项到1996年增加到62种,2001年扩大到134种,2002年12月16日颁布的新规则中农药检测增加到193种,有些农药的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三大无醇饮料之一,其提神、消烦、清腻、利尿等功效,已为人共知。古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载述,随后又有茶是“原子时代的饮料”之说法。随着科学的发展,茶叶的医学功效也渐被揭示。癌症仍然是当今医学上的一大顽症,人们谈起癌症,总有一种“谈癌色变”的心理恐惧。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癌症是可以  相似文献   

20.
《茶叶通讯》2008,35(3)
各位专家、学者,市州茶叶学会、茶业协会、团体会员、个人会员及茶人:"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这是前人对茶的利用历史最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