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区域、龄组对桢楠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从土壤养分探讨区域尺度上桢楠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为桢楠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立地质量精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四川省不同区域、林龄桢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S形取样法对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进行养分试验研究,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相结合,探究桢楠人工林土壤养分因子在不同区域、不同龄组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显示,四川不同地区桢楠人工林土壤在全氮、全磷、全钾、钙和镁5项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有机碳差异不显著。所有养分因子在不同龄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养分含量整体上呈递减趋势,具有表聚性。仅有机碳和全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余各养分指标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桢楠人工林土壤养分综合得分前三位分别为雅安市荥经县、乐山市峨眉山以及雅安市雨城区。因此,要根据不同区域土壤养分特征适地进行桢楠人工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
为给半干旱黄土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土壤养分的科学依据,对甘肃省陇中黄土丘陵区不同流域(龙滩、安家坡、窎沟)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撂荒地、草地、林地)的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方差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在3个流域间除全钾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均显著(P0.05);在农田和撂荒地的不同坡向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林地的不同植被类型间也均不显著(P0.05),但在草地的不同植被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变异分析表明,不同流域间养分变异差异不大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养分与养分间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综合分析认为,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流域空间位置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分布没有明显影响,但土地利用类型对其含量和分布影响大,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下坡向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也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植被类型对其含量及分布有一定影响,农田转变为林草地有利于土壤养分恢复。  相似文献   

3.
以衢州市龙游县与衢江区7个乡镇10个样点为研究点,根据不同地块间经营管理导致毛竹林地养分状况的变异,采用二级分区方法,对该区域内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龙游和衢江地区间土壤养分除速钾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养分差异性均极显著,即区域异质性明显;②龙游县主要土壤养分氮、磷、钾、有机质可分别分成2、2、1、2、2个养分分区,衢江区分成1、2、2、1、1个养分分区;③通过分层聚类分析,龙游县6个测试点可分为3组进行推荐施肥,衢江区4块样地可分为2组进行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4.
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山五桂山保护区选择4个不同的林分类型,分别进行土壤采样,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及土层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林分改造、土壤养分改良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四种林分类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大小排序大致为:沟谷季雨林阔叶混针阔混针叶林,只有有效磷含量是阔叶混大于沟谷季雨林。(2)四种土壤养分指标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沟谷季雨林这3种林型中的5个土层间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常绿阔叶林中仅速效钾在5个土层间有显著性差异。(3)四种林分类型中,沟谷季雨林各指标含量相对较高,处于"中下"等级,而针叶林各指标含量低,处于"很低"等级。总的来说,四种林分类型的土壤养分含量偏低,特别是针叶林,各项土壤指标含量均为"很低",可以参考群落演替方向对针叶林进行林分改造来提高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5.
云浮市油茶适生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浮市选取分布于云城区、云安区和郁南县的 153 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适生林地样 点,研究油茶适生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云浮市油茶适生区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 钾均为中等变异性;全氮养分处于中等偏低的状态,全磷为养分缺乏或极缺状态,全钾养分总体处于中 等状态;郁南县土壤全氮、全磷的含量最高,云安区的土壤全钾含量最高,郁南县最低,并且郁南县的 土壤全钾养分水平与云城、云安二区差异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土壤养分管理要以提高磷素含量为 主,并适当施用有机肥,由于云浮市油茶适生区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 3 个养分指标的总体分布为散 点状,水平方向差异较大,部分区域间的土壤养分水平差异显著,因此还应考虑各个区域的土壤养分水 平的差异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及林带的防护作用,于2016年6月,在杭金衢高速公路沿线的衢州市龙游县模环乡、金华市婺城区罗埠镇2个路段分别各设置3个采样断面,研究土壤重金属Pb,Cd,Ni,As和Cr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个路段土壤重金属Cr含量最高,其次为Pb或Ni,最低为Cd。大部分采样点Pb,Cd,Ni,Cr含量明显高于金衢盆地土壤背景值。在0~160m范围内,随距路基变远,土壤中Pb,Ni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Cd,Cr呈逐渐降低趋势。6个断面中有3个断面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轻度污染,2个处于中度污染,1个处于警戒级别。从不同林带宽度来看,40 m林带对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的防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选取云南河口橡胶园、油梨园和香蕉园的3种热带作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指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状况。结果显示:3种热带作物中橡胶园有机质、解碱氮最高,pH、有效磷最低,速效钾居中;油梨园土壤pH、有机质、解碱氮、有效磷均为中间水平,速效钾最低;香蕉园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最高,有机质最低。总体来看,香蕉园土壤养分水平相对较高,橡胶园中等,油梨园中等偏下,这些养分指标中仅有橡胶园和油梨园土壤pH、有效磷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各土壤养分之间为一般正相关关系,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骏枣园土壤养分与骏枣果实品质的关系,为选择枣果综合品质优良的骏枣适宜栽培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代表着新疆骏枣主栽区不同生态类型的15个样点的土壤和骏枣果实样品作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其土壤养分和枣果品质指标,并对两者关系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15个样点的土壤养分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49~0.824,其整体变异程度较大;枣果实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为0.004~0.462,其整体变异程度较小。典型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均表明,从土壤养分与枣果品质指标中共提取出6对相关性极显著的典型变量,6对典型变量一共解释了土壤养分指标自身变异的99.99%、枣果品质指标自身变异的65.17%的信息;土壤养分指标的典型变量反映了枣果实品质指标总变异的72.16%的信息,而枣果实品质指标的典型变量反映了土壤养分指标总变异的31.45%的信息。根据Ⅰ和Ⅲ对典型变量可知,土壤有机质与花青素的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值内两者常呈正相关;根据Ⅱ和Ⅳ对典型变量可知,土壤pH值与总酚含量的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值内两者常呈负相关;根据Ⅴ和Ⅵ对典型变量可知,土壤碱解氮与蛋白质的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值内两者常呈负相关。综合分析6对典型变量的坐标图可知,枣果养分的积累,并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养分越多就越好,而是有一定的阈值的;阿克苏和喀什地区的生态土壤环境更有利于骏枣营养物质的积累,进而能很好地促进骏枣综合果实品质的形成。【结论】不同枣园土壤养分各指标间含量差异较大,而果实品质各指标间含量差异较小;土壤养分与枣果品质指标内部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均密切,土壤养分对果实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土壤养分指标与果实品质指标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因此,不同果实品质指标受土壤养分的影响程度各异;适宜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环境条件对骏枣果实综合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东莞林科园土壤物理性状的相似性,运用组平均法聚类(UPGMA),将20个土壤剖面划分为4类,并探讨不同物理性状的土壤类型的化学性质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与自然含水量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R=-0.98),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的大小随着土壤容重的增大而减小.土壤物理性状指标较大的土壤酸性较强,但不同土壤类型下的pH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土壤类型下的有机质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82145),与土壤pH之间只有较弱的正相关(R=0.26),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R=0.97).不同土壤类型下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碱解氮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084),物理性状较差的土壤类型的速效养分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人工清理和计划烧除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并维护改培型蒙古栎生物防火林带,对建设前后防火林带的林分结构、可燃物载量及土壤环境等因子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防火林带内优势树种基本都是耐火树种,建设和维护防火林带的过程中,胸径〉2cm的乔木树种未发生明显变化;林带下土壤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可燃物载量大幅减少,一般在2t/ha以下;卫生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可有效地阻隔低强度地表火和地下火的蔓延,并可以此为依托采取适当措施有效控制高强度森林大火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