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理念,在不同的历史形态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高校党的建设在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和谐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而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是社会文化建设,在社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群体,也是社会的基石。只要做好群众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素养,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将对群众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与作业进行分析,并提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始终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虽然没有提及和谐社会,但却包涵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提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前提;努力实现经济和谐,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经济基础;建立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政治保证;实现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坚持“双百”方针,维护和谐的文化氛围,是社会和谐的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六届四中奎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然而,在政府社会管理中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必须进行政府社会管理改革,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构成社会的基础是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的细胞,关系到每个人。和谐家庭的构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指的是每个人精神以及行为和我国社会发展相契合,使得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具有内驱力。每个人离不开这个社会,他们都是属于不同的群体,在文化上具有同一性,这种群体文化自然而然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针对群众文化对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促进作用予以分析,给出群众文化的引导方案。  相似文献   

7.
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是和谐社会得以构建的必要条件;而在社会体制的创新实践中,现代社会工作又具有重要的建构功能。中国社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引入这种保护性社会制度,特别是在新世纪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同时,我们应不断探讨发展现代社会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激发社会活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和谐社会理论中,社会活力问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因素。社会活力由经济、政治、文化活力等构成。社会活力与和谐社会的其他构成要素密切相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激发社会活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要务.但是,在目前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发展的差距问题日益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贾蟒 《甘肃农业》2006,(7):255-256
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发展,政府作为执政主体在执行其社会管理职能时就要促进社会协调运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2011年3月,在中共产党成立9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党召开了两会,会议精神重点是民生问题,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新的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指导新时期的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辩证地对待发展,既要坚持全面发展,又要有重点突破,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4.
周晓倩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86-188,212
本文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初步探析,在阐述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强调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的传统因素的影响。人本法治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和完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提供了制度保障。建设人本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就必须在法治观念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帮助社会成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贾蟒 《甘肃农业》2006,(7):10-11
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发展,政府作为执政主体在执行其社会管理职能时就要促进社会协调运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5个方面。建设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前提,发展乡村经济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论的不断践行,“和谐”一词在经历了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后,重放光彩,再绽魅力。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创建和谐企业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一个企业,应通过自身的和谐来推动社会的和谐,从而在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生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员崭新的执政理念,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非常必要,也有其可能,但是很不容易.本文在应当深刻分析历史性和现实性的问题的前提下,试图寻求内发因素和外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