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合成了造纸填料用分散剂,讨论了马来酸酐与丙烯酸比例,引发剂体系种类对树脂粘度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1.5时分散碳酸钙浆效果较好,而纯丙烯酸的分散性最佳,引发体系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硫酸亚铁为优,亚硫酸氢钠占单体质量的13.5%,硫酸亚铁占单体质量的0.0067%,通过优化确定了合成的最优条件。  相似文献   

2.
首次采用纳米级固体超强酸SO4^2-/ZrO2为催化剂合成乙酸芳樟酯,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酐与芳樟醇摩尔比(酐醇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5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2.5%、酐醇比为2.5:1时,芳樟醇转化率为93.2%,产物中乙酸芳樟酯含量为53.78%,总酯含量为76.89%。通过与其它催化剂对比发现,本实验反应时间较短,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蒎烯合成龙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固体超强酸催化作用下β-蒎烯和无水草酸平稳地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草酸龙脑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皂化反应得到龙脑。酯化反应采用程序升温的方式(65℃、1h,75℃、4h,90℃、1h),皂化反应时间为1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当催化剂SO4^2-/ZrO2用量为7%时(以β-蒎烯质量计,下同),粗龙脑产率为62.0%,产品中正、异龙脑比为13.6:48.7;当催化剂S2O8^2-/ZrO2用量为7%时,粗龙脑产率为66.7%,正、异龙脑比为11.5:49.5;这两种催化剂对正龙脑选择性比较差。当用稀土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CeO2为催化剂,用量3%时,粗龙脑产率为56.1%,但对正龙脑的选择性高于其他催化剂,正、异龙脑比为46.0:23.2。  相似文献   

4.
蓖麻油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采用蓖麻油(C.O.)、聚醚(N210)、二异氰酸甲苯酯(TDI)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反应合成了聚氨酯脲水分散液,研究了C.O./N210的质量比、亲水单体含量、NCO/OH摩尔比和NH/NCO摩尔比对聚氨酯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测定反应产物的结构。研究发现C.O.可提高水性聚氨酯涂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和耐水性,当C.O./N210的质量比为1:1、NCO/OH摩尔比为1.6:1、DMPA添加量为5.5%、NH2/NCO摩尔比为0.50:1时合成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较好的成膜性、较高的硬度、优异的附着力和较好的耐水、耐油性。  相似文献   

5.
水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对16种不同合成条件的水[溶性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样品进行检测,分别求得数均分子量mn,重均分子量mw和树脂质量指标。结果表明,苯酚:甲醛:NaOH的摩尔比为1:2.1:0.1,反应时间超过180min后,PF 预聚物的分散指数小,分子量均匀,GPC谱图显示,谱峰比较稳定,分子量分布在200-400之间的占98.3%,树脂质量指标检测表明,固体含量为49.8%,游离苯酚含量为0.18%,游离甲醛含量为0.14%,可被溴化物含量为15.5%;树脂粘度为8.8m|Pa.s;树脂的PH值为9.23,水混合倍数为L>7.5。  相似文献   

6.
以青杆云杉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在含有蔗糖和硼酸的固体培养基上作生命力测定,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为5%时,花粉萌发数量最多,生命力为95.9%,是质量浓度为20%的6.5倍,对高含量的蔗糖十分敏感。当培养基中硼酸质量浓度为0.03%时,花粉萌发数量最多,生命力为88.3%,较质量浓度为0.07%的生命力高出18.2个百分点;与蔗糖相比较,对硼酸含量表现得不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木材附加值及制浆造纸废液中碱木质素的利用率,以木粉、碱木质素为填料,未硫化胎面橡胶为基体,采用橡胶机械混炼-硫化工艺制备了生物质/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Si69改性木粉与碱木质素的不同配比对复合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硫化性能、门尼黏度、微观界面和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木粉与碱木质素作为填料制备的橡胶复合材料,其物理性可满足工业用橡胶板国家标准GB 5574—2008使用要求。当改性木粉与碱木质素质量比为2∶1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大,为4.6 MPa;当改性木粉与碱木质素质量比为1∶2时,断裂伸长率最高,为778%。复合材料的门尼黏度以及硫化时间随碱木质素含量的增多而增大。加入碱木质素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动态储能模量,且加入过多的碱木质素导致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而玻璃化温度的升高使得橡胶的最低工作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分散松香造纸施胶剂的制备工艺,分散松香胶pH值5-6,固体含量50%-55%,分散性好,造纸厂用分散松香比用普通松香,马来松香皂节约松香用量66.7%,37.5%。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高反应活性酚化木质素制备高性能酚化木质素-糠醛胶黏剂。木质素酚化后,在756 cm-1和695 cm-1处新增了两个峰,证实了木质素侧链位的羟基和酚环的活性位点发生了取代反应。在糠醛和苯酚的摩尔比为1.4/1,糠醛和木质素的质量比为0.05/1,缩合时间为3.5 h,氢氧化钠的用量为11%条件下,所制备的酚化木质素-糠醛胶黏剂各项性能良好。该胶黏剂的固体含量为56.25%,pH为11.2,黏度为1 525 m Pa·s,游离糠醛含量为0.04%,游离苯酚含量为0.05%,胶合强度为1.67 MPa。采用六亚甲基四胺优化,胶层均匀分布,与木材面紧密结合,有效胶钉较多,改善了胶合强度。该酚化木质素-糠醛胶黏剂与桉木粉复配所得复合腻子,应用于胶合板表面缝隙填充和平整度调控,不含甲醛,与胶合板相容性好,干燥速度快,耐水性好,打磨性好,粘结强度高,为胶合板可直接饰面和提高饰面高光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以戊二醛交联胶原纤维吸附剂(CFA)为填料,对两种结构相近的单糖基黄酮苷类化合物(染料木苷和黄芩苷)进行了柱层析分离。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乙醇水溶液的浓度,可以调节CFA对染料木苷和黄芩苷的吸附选择性;当CFA的用量为6 g,层析柱的高径比为10∶1时,采用100%、90%和70%乙醇水溶液进行分步洗脱,染料木苷和黄芩苷能够得到分离。分离所得染料木苷和黄芩苷的纯度分别为98%和97%,回收率分别为99.35%和96.52%。  相似文献   

11.
胶合板用改性脲醛树脂预压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三聚氰胺及PVA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和性能与预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较大三聚氰胺加量不利于板坯预压强度的提高;PVA能明显改善树脂的初粘性,但初粘性不决定预压强度;反应终点温度对预压强度影响较大,粘度对预压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高固体含量树脂的预压强度低;较快固化的树脂预压强度较好;低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对预压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二乙醇胺(DEA)、聚乙二醇200(PEG200)对氢化萜烯 - 马来酸酐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HTME)改性,制备了阳离子型环氧树脂基多元醇水分散体.通过对合成反应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制备环氧树脂基多元醇的最佳反应条件:DEA用量为12%(以HTME的质量计,下同),PEG200与HTME(与DEA氨基反应后的量)物质的量比为1: 1 ~ 1.2: 1;催化剂ZnCl_2用量为2%,在100℃下反应6 ~ 7h.通过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表征了该多元醇的化学结构.随着PEG200用量的增加,所合成多元醇的羟值提高,软化点、玻璃化温度(T_g)及分散体黏度降低.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表明,在酸性条件下,DEA用量为12%时所合成的环氧树脂基多元醇具有良好的水分散稳定性,水分散体的Z均粒径小于100nm.多元醇水分散体在高固含量时黏度较大,添加适量极性惰性稀释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可有效降低分散体黏度.  相似文献   

13.
对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黏剂(API)主剂进行改性,以提高API的耐水、耐热及胶接硬木的性能。首先对比了不同聚乙烯醇及增塑剂对API性能的影响。然后在API主剂中引入耐水、耐热树脂或外交联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酚醛树脂、N-羟甲基丙烯酰胺),讨论了它们对API胶接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改性API的效果最好,并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主剂的配方,最终合成了适合高档硬木胶接用的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黏剂。在试验过程中采用日本JIS K6806-2003标准,并用柞木代替桦木提高了胶接难度。  相似文献   

14.
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以及端基为尿素的高支化聚脲(HBPU)用于低摩尔比脲醛树脂(UF)改性,利用HBPU与游离甲醛的反应以及与UF组分的共缩聚反应实现树脂耐水性能的提升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降低,有效平衡胶合性能和甲醛释放量之间的矛盾。在无溶剂、无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尿素(U)与三(2-氨基乙基)胺(TAEA)的脱氨缩合反应,一步合成了具有尿素端基的HBPU,并对HBPU的分子量分布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HBPU水溶液,采用UF合成反应后期加入和共混2种方法对UF进行改性,通过胶合板性能测试以及甲醛释放量测定,考察了HBPU添加量和添加方式的影响。凝胶渗透色谱和碳-13核磁共振分析表明,通过本研究的合成方法可以获得具有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尿素为端基且水溶性良好的HBPU,并且随着U与TAEA摩尔比的提高,更多尿素封端产物形成。电喷雾电离质谱对改性树脂的分析结果表明,HBPU不仅与UF中的一部分游离甲醛发生羟甲基化反应,同时与UF组分反应生成了部分共缩聚产物。胶合板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以及反应后期加入HBPU两种方式得到的改性树脂耐水性能均显著提升。同时,使用添加5%HBPU改性树脂制备的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较未改性树脂制备胶合板降低41%。HBPU改性同步实现胶合性能的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HBPU在提高树脂支化程度的同时,还起到捕捉游离甲醛的作用。解决UF胶合性能和人造板甲醛释放量之间矛盾的关键在于提升树脂的支化程度,同时降低树脂中游离甲醛的含量,而引入高分子量、高支化度、具有类似尿素反应活性的聚合物是同步实现胶合性能提升和甲醛释放量降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低毒、快固和降低树脂率一直是酚醛树脂胶的研究方向。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试验,首先合成了低毒快固酚醛树脂胶,该胶的游离酚、游离醛含量均低于0.1%。用该胶压制3层胶合板,按Ⅰ类胶合板国家标准检测剪切强度:桦木平均达1.77MPa,杨木平均达1.37MPa;木破率:桦木85%,杨木95%。然后采用均匀设计的方法考查了填充剂对低毒快固PF-1^#酚醛树脂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按最优配比调胶,其胶合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氧化条件下 ,麦草氧化碱木质素的分子质量、酸溶木质素含量、酚羟基、羧基、甲氧基含量、表面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当用碱量较高 (60 % ,30 % )时 ,其分子质量均一化程度较高 ,加入H2 O2 后分子质量 >10 0 0 0的高分子组分含量明显下降 ,但用碱量较低(10 % ,5 % )时则变化不大 ,说明在O2 /H2 O2 氧化时碱有着明显作用。对酸溶木质素含量来说 ,也呈现出这一规律。木质素经氧化后 ,酚羟基含量升高 ,而羧基、甲氧基含量下降。在高用碱量条件 (60 %、30 % )下 ,氧化木质素的表面张力下降较大 ,添加H2 O2 后下降更为明显。当用碱量为60 %、H2 O2 用量 10 %时 ,氧化木质素 4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由原木质素的 4 6.8mN/m降至 38.8mN/m。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国内外废纸回收利用现状,重点阐述了废纸在建筑填料、制备高附加值纤维衍生物以及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利用研究现状,并针对废纸材料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高吸水率和弱结合界面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影响填料在纸页中分布的几种因素,提出了纸浆打浆度、助留剂、填料的粒径及填料的加入量与填料光散射效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型有机硅改性低毒脲醛树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的有机硅对低毒脲醛树脂进行改性,讨论这种新型有机硅的加入方式、加入量对低毒脲醛树脂的改性效果,并对改性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借助FTIR红外光谱,对这种新型有机硅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有机硅的加入量为树脂总量的5%时,加入方式为树脂合成后期加入,对于提高树脂胶合强度、降低游离甲醛及甲醛释放量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酶解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秸秆发酵制备能源酒精的残渣中提取的酶解木质素(EHL),部分代替苯酚合成改性酚醛树脂胶,并热压制得胶合板.测定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改性树脂胶的黏度、固含量、水混合比、可被溴化物、游离酚、游离醛等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木质素替代量达20%时,各项性能仍能基本达到国家标准Ⅰ类板的要求,特别是耐水性十分良好,水煮两次后胶合强度仍远大于国家标准Ⅰ类板≥0.7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