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弱感光型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引种试验结果表明,绿永优4号、绿永优10号、博Ⅱ优128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抗性好,建议示范推广种植;其他品种有待进一步试种观察。  相似文献   

2.
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华南双季稻作区,境内稻作生态类型复杂多样。晚季台风、暴雨频繁,高温多湿,害虫世代重叠,病害易于流行。海南晚造水稻生产上以弱感光型的杂交稻博优64为主,品种较为单一,抗性衰退,丰产性下降,品质变劣。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杂交稻组合的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愈来愈迫切。针对此状况,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不同熟期的杂交稻新组合,不仅有利于杂交稻种子产业化经营,应对种子市场竞争,而且对其生态条件复杂多样化的海南晚造生产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于1999年开展对杂交稻强优组合的选育研究,并育成了强优势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博Ⅱ优128和博Ⅱ优26。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天丰优3550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天丰优3550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自选野败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天丰A与自选恢复系广恢3550杂交育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和对稻瘟病抗性强等特点,适合广东省中南部和西南部稻作区及广西、海南弱感光型稻作区晚造种植,2006年5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以往弱感光杂交晚籼的矮小多穗型组合发展到稍为高大韧大穗型新组合的趋向,及其迅速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晚籼杂交稻的育种方向应为高大韧优质多抗新组合。  相似文献   

5.
Ⅱ优6078是优质高产杂交稻组合。199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我县从1997年引入试种,1998年大面积示范推广,现已成为我县籼型杂交稻主产区的主要早稻组合。 1 亲本特性……  相似文献   

6.
恒丰优3550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粤良种业有限公司用优质不育系恒丰A与抗病恢复系R3550组配育成的高产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本文介绍其特征特性,并从合理安排播种期、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不育系元丰A组配弱感光杂交稻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查三系不育系元丰A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等优点,其配制组合抽穗期遗传表现与博白A组合相似,复系。配制弱感光杂交稻表现优势强、抗性好、米质优,元丰A具有开花习性好、抗性强、米质优、配合力好抽穗期是否超亲(感光)取决于不同生育期类型的恢可作为抗病、优质三系杂交稻选育的亲本。  相似文献   

8.
粤禾优1002系广东华茂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粤禾A与恢复系广恢1002组配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该组合于2019年7月通过广东省审定、10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9.
一级优质米杂交稻新组合百优83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育适应大米消费市场需求,且符合华南稻区水稻品质育种目标的丝苗米型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方法】选用优质不育系百A与恢复系辐恢838进行组配。配置组合逐年参加区试、大田种植及多点试种,并进行性状观察及产质量性状鉴定。文章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并讨论了该品种父本与辐恢838原始亲本的差异及可能原因。【结果】育成了弱感光杂交稻新品种百优838,该品种表现分蘖力强,矮秆抗倒,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米质特优等特性;稻米品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78%,整精米率68.5%,垩白粒率6.0%,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5.7,胶稠度80 mm,直链淀粉含量17.6%,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0.
博Ⅱ优15系广东省湛江海洋大学选配的弱感光型新组合。1999年引人我省试种,表现高产、优质、抗白叶枯。2000~2002年,在临高县博厚镇南贤洋共制种50hm^2,其中对55户高产田块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组合制种单产3.90~4.05t/hm^2的最佳苗穗结构是:博ⅡA基本苗150~180万/hm^2,  相似文献   

11.
博Ⅱ优15是湛江海洋大学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用博ⅡA与优质恢复系HR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广东、海南两省和南方稻区区试及生产试验中均表现突出,具有高产稳产、米质较优、抗稻瘟病和适应性好等特性,于2001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博优7160是2001年早造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带玉米基因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玉香油占和带感光基因的恢复系R3550进行杂交,经过5代系谱选育,选单株与不育系博A进行测交配组选育而成的弱感光籼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和高抗稻瘟病等优点,于2008年6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博优7160的选育过程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级优质米杂交稻新组合百优838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育适应大米消费市场需求,且符合华南稻区水稻品质育种目标的丝苗米型优质杂交稻新品种。【方法】选用优质不育系百A与恢复系辐恢838进行组配。配置组合逐年参加区试、大田种植及多点试种,并进行性状观察及产质量性状鉴定。文章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并讨论了该品种父本与辐恢838原始亲本的差异及可能原因。【结果】育成了弱感光杂交稻新品种百优838,该品种表现分蘖力强,矮秆抗倒,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米质特优等特性;稻米品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1.78%,整精米率68.5%,垩白粒率6.0%,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5.7,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7.6%,达到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4.
元丰优86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元丰A与本所选育的恢复系明恢86配制而成的高产优质弱感光型杂交稻新品种。元丰A是利用引进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常规优质稻206(206系白珍龙/海竹//特青///长早1号复交组合的后代的稳定品系),以珍汕97A为细胞质供体,经连续回交育成的高整精米率长粒优质三系不育系。  相似文献   

15.
<正>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籼型优质杂交稻。2005年我县引进试种,连续四年试种结果,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熟色  相似文献   

16.
万金优133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较优、抗逆性强等特点,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2011年被遴选为广东省水稻主导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产量表现、抗逆性、米质、主要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元丰优明86系优质高产感光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根据元丰优明86亲本特征特性,结合当地制种生产实践,总结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元优202是由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及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籼型三系感光型杂交稻品种,2014年光泽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引进该组合试种。经过3年种植,该品种表现出丰产稳产,抗性好等特点,文章总结了元优202在光泽县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三系杂交籼稻亲本中渗入部分粳稻血缘以扩大亲本遗传距离,增强杂种优势,以及利用粳稻优质特性,是杂交稻育种途径之一.但籼粳交后代分离世代长,育种周期长.采用籼粳交F1花药培养的方法快速育成保持系花1B,然后核置换育成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1A.使育种周期大大缩短.该不育系为籼粳中间型(程氏形态分类指数为12分),株叶态偏籼,粒形和米质偏粳,生育特性弱感光,异交特性好,配合力较高.已配制优质杂交稻组合花优63,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正在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吉丰优1002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吉丰A×广恢1002选育成的感光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经过2013年的小量试种及2014年大面积种植,该品种表现出具有抗性好、米质优、高产稳产特点。同时,总结出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