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指出了左云县十里河水质改善工程主要处理左云县污水处理厂尾水、上游生活污水散点排放口排放生活污水及少量渗流河水,综合考虑技术的生态安全性、效果持久性、经济可行性和自然生态性,主体工艺采用“植物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塘预处理后,再经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强化处理,然后排入下游十里河。结合实例介绍了水质改善工程的工艺设计、运行情况及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等。运行实践表明:工程进水的各项水质指标经过“植物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工艺的处理均有一定程度削减,提升了进入下游表面流湿地的进水水质,具有一定的参考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植物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植物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人工湿地系统植物的作用、植物的类型和种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人工湿地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人工湿地系统对处理分散生活污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主要在于对植物种植、床体深度和填料的设计,归纳了湿地类型、植物种植、床体深度和填料对净化效果影响的研究概况,对目前取得较好净化效果的工程实例与试验研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及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霞 《山西林业科技》2009,38(4):47-48,53
在简要介绍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汾河景区人工湿地公园野生植物种植区及园林植物种植区2个区域内湿地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湿地植物在湿地公园中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湿地植物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人工湿地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态系统,分析了人工湿地的概念、组成与作用,阐述了人工湿地的类型,重点综述了湿地植物和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及当前人工湿地在技术方面的缺陷,并对人工湿地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特征与湿地结构、布水方式及植物种类密切相关.总体上,人工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沿水流方向呈递减趋势,植物对湿地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主要在基质表层的根际效应区间,采取控氧措施可促进微生物群落向纵深发展.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氮代谢微生物主要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有新的研究表明,厌氧氨氧化细菌不仅具有较强的去氮能力,还能显著提高废水COD的去除率.不同种类的磷细菌在湿地系统中磷的溶解、沉淀和转化利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磷的去除率.人工湿地系统中还存在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种类,包括可降低镉等重金属污染毒性、降解石油类化合物、多环芳烃以及酚类的微生物菌种等.研究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季相变化演替规律及其净化机理、考察分析微生物与植物及基质之间的综合效应和筛选驯化功能菌种,是发展人工湿地技术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7.
广昌县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将人工湿地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是当前十分推崇的新型污水处理方法,根据广昌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设计相适应的人工湿地模型及植物配置,介绍人工湿地模型参数和运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控制技术,为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人工湿地,进一步了解人工湿地的冬季去污效果,更科学的开展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净化工作.[方法]对洋湖人工湿地2019年12月的水质和植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1)洋湖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生物量变化为一级人工湿地>二级人工湿地>三级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中植物茎叶和根部分的氮的比值均大于1,说明植物吸收的氮能...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人工湿地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各个国家的污水处理中,都有广泛使用,重金属污染是各国广泛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环保工作的核心课题,在各类生态系统之中,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针对人工湿地植物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处理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要点,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益恶化的湿地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湿地保护措施保护大沽河胶州段。总结了大沽河胶州段湿地保护措施实施的实施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大沽河胶州段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湿地保护工程实施后,生态效益加权分显著提高,生态效益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