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果农之友》2007,(9):50-50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的主要蛀果虫。它不但蛀果,而且也危害嫩叶和花穗。是荔枝的主要害虫。1蒂蛀虫的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2.
2001年潮汕地区荔枝蒂蛀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蒂蛀虫 ,原名爻纹细蛾 ,是荔枝和龙眼常见的重要害虫。近年来 ,在潮汕地区荔枝园为害较普遍 ,尤以乌叶、妃子笑等中迟熟品种受害较重 ,一般蛀果率 10 %~ 4 0 % ,高的达 5 0 %以上 ,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据 2 0 0 0年调查 ,6~ 7年生的乌叶蛀果率为 2 3 7% ,妃子笑为 4 3 7% ;2 0 0 1年对同片园调查 ,乌叶蛀果率为 2 6 7% ,妃子笑为 5 7 4 % ,2 0多年生的乌叶荔枝蛀果率更高。1 发生原因1 1 蒂蛀虫为害特性决定 蒂蛀虫年发生世代多 ,世代重叠。在潮汕地区 ,年发生 10代左右 ,主要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及早熟品种花穗近顶端的花穗…  相似文献   

3.
调查资料表明:蒂蛀蛾幼虫常年都危害合江荔枝.沪州市园科所沈家麟同志调查资料称:蒂蛀虫对荔枝危害程度高达80%以上.笔者从1987年开始,对蒂蛀虫的发生及危害状况,连续地进行调查、观察.积六年的调查观察资料,综合反应;合江荔枝成年树抽的晚秋梢,适龄树抽的冬梢,是蒂蛀蛾幼虫取食和栖生越冬的场所,花穗的主轴、穗梗和花蕾是蒂蛀蛾幼虫取食的主要对象.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是荔枝的幼果期,特别是近成熟果和成熟果.其危害,一是加剧荔枝落果,造成严重减产;二是降低果实品质,即使丰产,造成严重减收.  相似文献   

4.
莫健 《广西园艺》2006,17(1):40-41
荔枝蒂蛀虫是荔枝的主要蛀果虫害,幼虫在灵山香荔的整个花果期间均可危害,以幼虫蛀食果实,在幼果膨大期间蛀害果核,引起大量落果.果实发育后蛀害果蒂,形成"粪果",降低了果品质量,甚至不堪食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莆田荔枝蛀果害虫逐年加重为害 ,主要有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小灰蝶、龙眼亥麦蛾和卷叶蛾等 ,其中荔枝蒂蛀虫是果蛀虫中的最主要害虫 ,为害荔枝枝梢、花穗及果实 ,但不为害叶。在莆田县梧塘镇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成年树为害较重 ,虫果率 81 9% ,虫梢率 5 9 0 % ,造成枯枝枯叶 ,落花落果 ,并在果内留有虫粪 ,影响荔枝品质。当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有 40 %乐果EC、 90 %敌百虫晶体、 1 8%杀虫双AS、 2 0 %杀灭菊酯EW、 40 %氧化乐果EC等常规农药 ,由于多年连续使用 ,蒂蛀虫抗药性增强 ,防效明显下降。为了筛选高效…  相似文献   

6.
荔枝蒂蛀虫又名果蛀虫或爻纹细蛾 ,是桂西地区荔枝和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钻蛀荔枝和龙眼的新梢、花穗及果实 ,对果实的危害最大。幼果期受害常常引起在大量落果 ,成熟期受害虽多不落果 ,但果蒂内充塞虫粪 ,果实品质降低 ,果品的商品率和价格亦随之降低。1 荔枝蒂蛀虫严重发生的原因1品种混栽 :桂西地区有早、中、迟熟荔枝、龙眼品种品系混栽的习惯 ,各品种、品系梢期、花果期不一致 ,便于害虫繁殖并交叉侵害 ;近年来一些果园大量萌发冬梢 ,为该害虫提供冬季食物源。2果园栽培管理粗放。有利于害虫躲藏、栖息 ,为再繁殖侵害或越冬提供…  相似文献   

7.
LED白光对荔枝蒂蛀虫繁殖的影响及其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LED白光灯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田间控制效果,阐明田间利用LED白光灯有效控制荔枝蒂蛀虫发生危害的潜在原因,为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暗期,观察荔枝蒂蛀虫成虫在不同光照度处理下的移动、补充营养、静息、交配、产卵5种活动行为的变化,并记录雌蛾产卵量、卵孵化率和成虫寿命;通过对荔枝园成虫数量、果实新鲜着卵量及蛀果率的调查,评估LED白光灯对荔枝蒂蛀虫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5~10 lx的光照度显著抑制了成虫移动、交配和产卵行为;50~100 lx的光照度不仅显著抑制成虫的移动、交配和产卵活动,而且第一次交配和产卵的时间延迟3~4 d;当光照度增加到500 lx时,成虫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然而,夜间不同光照度对成虫寿命、卵孵化率等生物学特性无显著影响。荔枝园悬挂LED白光灯后,从第7天开始,灯光防控区无论是成虫数量、果实新鲜着卵量,以及蛀果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LED白光夜间能抑制荔枝蒂蛀虫成虫的活动和繁殖,能显著降低该虫田间种群数量,并抑制成虫在果实上产卵,从而降低其危害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荔枝原产国和世界第一荔枝生产大国,蒂蛀虫是我国荔枝生产中的主要虫害。荔枝果实发育期是蒂蛀虫易暴发的时期。蒂蛀虫因蛀在嫩枝、果实内部很难防治,仅在成虫期较易杀灭。本文通过"摇树惊动蛾法""捡拾落果判断蒂蛀虫羽化高峰期法""成虫羽化进度观测法"及三种方法综合运用,有效判断蒂蛀虫羽化高峰期,并通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蒂蛀虫,是一项荔枝生产过程中高效、易操作的实用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荔枝蒂蛀虫又称荔枝细蛾,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危害荔枝、龙眼的重要害虫。近年来,我区部分龙眼园荔枝蒂蛀虫发生较为严重,尤其是晚熟松风本龙眼,造成大量落果,部分未掉落的受害果因果蒂处附有幼虫及虫粪而影响果实品质。经济价值大大降低。对龙眼生产妨碍很大,已成为当前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0.
荔枝蒂蛀虫世代划分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品种的荔枝、龙眼为试材,在广东省的气候条件下,对荔枝蒂蛀虫的世代划分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每年第一代发生期很难测定,除品种差异外,气候、物候期(包括开花坐果期)和世代交替等因素均影响蒂蛀虫的出现时间.在品种较为单一的荔枝、龙眼园中,没有必要测定蒂蛀虫第一世代出现的时间,可根据发生高峰期直接喷药.  相似文献   

11.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ley又称爻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是为害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以幼虫钻蛀荔枝、龙眼果实、花穗、新梢和嫩叶。一般年份,荔枝、龙眼虫果率为10%~20%,严重年份达60%~90%。为害嫩梢可造成嫩梢枯萎死亡;幼果期和成熟期受害,造成大量落果;转色成熟期爱害,严重影响食用和商品价值,影响果品出口外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不同药剂防治荔枝、龙眼蒂蛀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蒂蛀虫是为害荔枝、龙眼的最主要害虫。在嫩梢期 ,从叶脉蛀入为害 ,使新梢枯死 ;在花穗期 ,从花梗蛀入为害 ,使花穗枯死 ;在幼果期 ,从表皮蛀入为害 ,使幼果破裂脱落 ;在果实成熟期 ,从果蒂蛀入为害 ,造成采前大量落果 ,并排粪便其中 ,降低品质。为了寻找防治蒂蛀虫的良好药剂 ,笔者于 1999年、2 0 0 0年连续两年 ,在荔枝、龙眼的新梢期、花穗期、幼果期和果实成熟期 ,用农地乐、乐斯本、百事达、安绿宝、敌杀死、绿色功夫、灭扫利等七种药剂进行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试验果树①荔枝 ,禾荔品种 ,圈…  相似文献   

13.
以荔枝蒂蛀虫成虫为研究对象,每月中旬对荔枝蒂蛀虫的发生量进行调查,在掌握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以温度、湿度、降水量、光照等气象资料作为预测因子,探究荔枝蒂蛀虫的种群动态变化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成虫种群变化趋势呈现单峰模式,成虫种群变化与温度、降水和光照时间呈显著相关性,气温对于荔枝蒂蛀虫成虫种群动态变化的解释力最强,而相对湿度对荔枝蒂蛀虫成虫种群动态变化的解释力最弱。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防控荔枝蛀蒂虫的新方法,自2015年以来连续4年在荔枝结果期通过果园挂灯夜间光照荔枝树40 d,不用杀虫剂防治荔枝蛀蒂虫。该法还经过3地3个荔枝品种近4 hm2的大面积示范,对蛀蒂虫的防控效果达97%以上。"光驱避法"不仅对荔枝蛀蒂虫防控效果优良,而且还简便易行、绿色环保,适宜所有优质荔枝产区使用。  相似文献   

15.
荔枝蒂蛀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蒂蛀虫是为害荔枝和龙眼的重要害虫.本文介绍了荔枝蒂蛀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重点阐述了当前综合防治研究进展,展望了生态控制荔枝蒂蛀虫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14,(8):45-45
荔枝转色至采收期主要病虫害,虫害有荔枝蒂蛀虫、蝽蟓、尺蠖、吸果夜蛾等,病害有霜霉疫病、炭疽病、酸腐病,需要跟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龙眼、荔枝是福清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栽培面积达 330 0多公顷。近年来 ,爻纹细蛾的为害逐年加重 ,已成为龙眼、荔枝最主要的害虫。 2 0 0 1年龙眼秋梢受害率达 6 6 % ,2 0 0 2年龙眼果实受害率达 2 2 %、荔枝果实受害率达 6 0 %。为了有效控制爻纹细蛾的发生为害 ,对其为害特性、发生世代与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1 为害特点1 1 钻蛀取食爻纹细蛾仅为害荔枝和龙眼 ,不仅蛀果 ,也蛀害嫩梢和花穗。其幼虫从果蒂附近蛀入果实 ,破坏果蒂的输导组织 ,引起幼果脱落 ;蛀食近成熟期果实 ,在果蒂内充满虫粪 ,严重影响食用价值。幼虫从梢端蛀入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深入认识其产卵选择机制,对于该虫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产卵选择试验,测定荔枝蒂蛀虫对荔枝果实、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颜色、形状和大小以及荔枝嫩叶和老叶等的产卵选择。【结果】荔枝果实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即使在无法接触果实的情况下,成虫也可在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直接产于果实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但将荔枝果实密封包裹或烘制成果干后,则未观察到成虫在上面产卵。可见,荔枝果实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气味中。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的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成虫在200~400目(0.038~0.075 mm)筛网表面产卵较多,在复印纸、80目(0.18 mm)和100目(0.15mm)筛网表面产卵较少,该虫偏好在表面具有细小缝隙的产卵介质上产卵,表面过于光滑或缝隙过大均会减少其落卵量。但当荔枝果实被密封包裹后,即使表面纹理结构适合,成虫也不产卵。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颜色、形状和大小均无显著的选择性。此外,荔枝蒂蛀虫可在装有荔枝嫩叶和老叶的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装有荔枝果实的产卵介质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荔枝叶片和果实一样,均可吸引成虫产卵。【结论】荔枝果实、嫩叶和老叶均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该虫对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荔枝叶片表面光滑,可能是荔枝蒂蛀虫在自然条件下较少选择在叶片上产卵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攀西地区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随着攀西地区 (指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西昌地区 )龙眼种植规模的迅速扩大 ,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工作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根据几年来对龙眼主要害虫的调查研究及防治试验 ,笔者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1 攀西地区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我区未大面积种植龙眼以前 ,为害龙眼的害虫以荔枝蝽、荔枝蒂蛀虫、荔枝小灰蝶、龟背天牛和荔枝瘿螨等 5种为主。其中 ,荔枝蝽和蛀果虫类为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虫 ,为害比较严重 ,龟背天牛以为害老树为主 ,荔枝瘿螨为局部或个别年份发生的害虫 ,为害相对较轻。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  相似文献   

20.
同安区马巷镇几年来对龙眼的病虫草鼠害进行综合防治 ,收到很好效果。现介绍于下。1 化学防治 ,扫净害虫7月至 8月上旬 ,是荔枝蒂蛀虫等各种害虫盛发期。须采用高效低残留农药防治 ,把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白蛾蜡蝉、荔枝蝽象、蚱蝉等各种害虫尽量扫净。防治方法应根据测报 ,一般于第 5代蒂蛀虫卵始盛孵期和第 6代蒂蛀虫卵始盛孵期各喷药防治1次 ,防治农药可用 2 0 %灭扫利 1 0 0 0倍液 ,4 5%高效氯氰菊酯 1 0 0 0倍液 ,1 0 %氯氰菊酯 1 0 0 0倍液等。树冠内外都喷到。此前此后一般不喷药 ,以充分发挥采果后精心培育起的天敌种群如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