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答读者问     
广西田阳县读者黄玉田来信问:我于去年2月份和今年2月份各从野外掘取一批三角枫古桩,掘回后泡在稀释的生根剂中12个小时,后用山土和河沙按2:1的混合土养坯。到初春,桩体不同部位长出了许多新芽,当新芽长到8~10cm,并长了5、6片叶子时,突然靠近桩顶的芽逐渐变黑枯死,以后又逐渐蔓延到整桩的芽(顺序从上到下)及整个桩蔸,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何补救方法?请告知最佳的种养方法。答:2月份挖回的三角枫树桩,养护至3~4月时,新芽长至8~10cm 后,突然从靠近桩顶的枝芽逐渐变黑枯死,并蔓延到整个  相似文献   

2.
余寒 《花木盆景》2014,(6):80-81
在栽种新桩和老桩换盆时,配制培养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令人头疼。虽说市场上有现成的培养土出售,如火山岩、赤玉土等,但价格昂贵且供货不太及时,一般的盆景爱好者没必要选用,尤其像笔者这样的普通工薪阶层的盆景爱好者。几年前的春季,朋友送我一棵黄山松小桩材,由于其栽植场地为砂质土,因此几乎是裸根带回。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截桩是盆景造型的先决条件,但是常有一些朋友问:如何把握截桩与造型的尺度?如何构图、造型才能少走弯路,加速作品成型?在此必须有一个明确认识:岭南盆景的最大特点是因材造型,就是充分发现、利用原桩固有的精华,把桩材归属到某一造型形式中,确定作品的创作主题,根据主题立意,配上最能表现主题的构图、枝法,绘出成型效果图,逐年逐月去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追求。在逐步完善构图、造型的过程中使主题、立意明显清晰,最后使意境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4.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6,(10):60-61
江西景德镇读者李先生问:我是一名盆景初学者,与人交流知道秋冬春皆可以上山采挖,请问新桩上盆有何要求?如何操作?答:养新桩,栽种上盆的方法正确与否,是能否养活下山新桩非常关键的一步。(1)依桩型选盆。新桩的主根形态各异,因此要依主根的  相似文献   

5.
刺柏生桩的成活率比较低,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一棵好的下山桩根盘、根系、土球都比较好,针叶也新鲜翠绿,为什么栽下去过不了夏季就会慢慢枯死?这时你撕开树皮会发现树干上布满了曲、折、缺刻状的蛀槽。这是天牛所致,是导致刺柏桩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桩坯的培植,优良的桩材下山后,首先要造型意向明确,因桩取势,意在笔先,有的放矢。生桩取好后,其根部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00~800倍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通常地栽成活率要高于盆栽,因此,有条件的,生桩应先行地栽。没有地栽条件的,也可直接上盆,只要处理得当,成活率同样很高。培养土以山野表层腐殖颗粒土为好。  相似文献   

7.
此山松树桩是1997年6月的最后一天,到广西苍悟,经树友介绍结缘而得,当时山采下地种养约二个月,带桩土,针叶稍回青,凭经验感觉应可成活,但挖起运走重新种植并没十分把握。该桩材下身段直径24cm,长110cm,粗壮雄伟,皮层嶙岣,俯视蛇形曲折,  相似文献   

8.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6,(8):50-51
单色紫薇老桩能换冠嫁接成多色紫薇桩吗?重庆永川市文化馆魏寿刚来信问:我有一个难得的紫薇老桩,因其花色单调,想把它嫁接换冠成多色的紫薇桩,请问在什么时间、采用什么方法嫁接为好?答:可采用嫁接换冠的方法将单色的紫薇老桩换冠改造成多色的紫薇桩。通常采用春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个赏根为主的作品。2006年秋,又寻得这么一个稀见另类的桩坯。五条长约一米,大小不一的根,组成了"身干",一条粗根成主轴,下跌部分才是原来真正的干段。这桩态的形成,我推估是因为桩长于较松软的土质,根才没四岐而生,随着土不时坍塌,根段逐渐裸露,挖桩时随着裸露的根寻着挖至根端。前几年时兴种植露根桩,挖桩人也跟潮,挖根挖到至极,长及两三米,我甚至见过一株  相似文献   

10.
一、巧得桩材 三十多年前,新会牛湾、小岗、双水镇"烂头山"多,造就了众多山松佳材,笔者也经常上山挑选,后偶然机会以250元购得一株(注:当时工资33元)。该桩材本不起眼,由于山体崩塌滑坡,粗大树干被山泥覆盖,只现四条大小不等且杂乱无章的枝条,挖桩者曾听说山松林型难求,以林型开挖,去表土后才发现怪桩形态(见图1)。  相似文献   

11.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0,(5):40-43
新疆哈什第八中学赵继东问:①怎样配制培养土?土、河砂、牛粪配制比例应各占多少?②我种的吊兰总不见长。何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南方,朴树是乡村常见的高大乔木,果实比黄豆小,是鸟儿喜欢的食物,因而可通过鸟儿传播,生命力很强。小型桩材容易获得,偶尔也能挖到天然的怪桩。图1是2012年2月,我在起桩时,顺手从桩材旁边挖起的一棵野生朴树。如此平常的一棵树木,一般人怎么也不会与盆景扯上关系,在农村以柴薪为原料的年代,就是一根普通的用来烧火的柴。只有玩盆景的人  相似文献   

13.
快速培育大榕树老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榕树制作盆景,南方各省最为流行,但要培养一件好的作品,也非易事:一是野生老桩多生于石山缝中,挖掘极难带根,而榕树有无根不成景之说;二是将幼树培养成苍古雄奇、有定观赏价值的古桩,费时费工。如何快速培育大榕树老桩、缩短成型周期?笔者经多年实践,现介绍几种简易制作方法,供盆景初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的盆景素材中,大型的柏类桩材十分难得。10年前我利用花农丢弃的刺柏球为原材进行去主干、留侧枝、加大水肥管理,就地造型的方法,现已培养近百棵大中型刺柏盆景。其干枝造型过渡自然,树势张驰有度,颇有日本柏类盆栽的风格,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一、选桩去干选取根系分布自然、露根、最好有坐地弯的刺柏球进行根部的  相似文献   

15.
(续上期)14、何种造型称为石附式?答:山中树木为了生存,根系见缝而生,上部泥土逐渐流失,根部把岩石紧紧包裹,年深月久根部裸露隆起,遒曲苍劲,奇特传神,有逆境中永生,屹立不败之势。盆景造型中挑选根部发达,有几条长根的桩材,包裹合适山石壅土栽培,让土逐步、自然流失,露出根裹顽石的奇妙自然景观。(图1)15、曲干式造型的特点是什么?答:正常情况下的树木躯干应是挺拔向上的,由于受外界诸多坎坷因素影响,树木由小到大生理形态受到严重“摧残”,树干、枝条屈曲奇特、遒劲苍古,但又茂盛茁壮,显示出由内部散发出的生命的顽强魅力,与命运拼搏的精…  相似文献   

16.
正"丛林盆景的布局造型,一要顺乎自然之理,二要合乎造型之法,三要表达作者主意,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互相融合,互相统一,才能创造出盆景的艺术美和意境美。——贺淦荪都市喧嚣,给心灵留下了一片宁静的栖息地,同时勾起了对童年的回忆:山林、青草、流水、牧童……还有那无忧无虑的快乐时光。梦回童年,情景再现,是此桩创作的初衷。此桩为一本多干丛林黄杨,高低错落,大小共10余干,粗细搭配协调,是多年来一直寻找的桩材(图一)。2010年偶得此桩,  相似文献   

17.
《果农之友》2016,(2):43-44
正在果树冬剪中,同一根枝条,让不同的人去剪,效果却不相同。这是为何?问题就出在所留剪锯口的差异上。拿背上枝来说,不少果农在疏除背上枝时,都喜欢留个短桩。结果来年不是留下许多干桩,就是冒出一堆条子。疏除背侧背下枝条时,剪口又留得很齐,造成来年在背侧枝剪口上发出很多旺枝,而背下却无力发枝,致使背上更旺,条子冒个不停。剪口怎样留?口诀云:"背上疏净,背侧马耳,  相似文献   

18.
李玉 《花木盆景》2007,(2):40-41
该桩是几年前从一盆景园购得,当时此桩已下山数天,因无人感兴趣而被主人弃之墙角,本人觉得有些可惜,便决定带回。在栽植时,发现此桩确实存在诸多缺陷。如主干不明显,配干不协调,而且有拢在一起的倾向。根部侧根不发达,最严重的缺陷就是只有一面根。  相似文献   

19.
不华     
<正>2005年得到一盆小桩,可能挖桩者采挖后觉得桩幼小,把三株植于一盆,或也可能是挖时三株苗已是成此一组,挖后以此植于盆中。三株桩干都蜿曲修长,合适做"素仁",刚买回还没有着意塑作,就没把它分植,不经意一养几年。我弄"素仁"树,都喜把托修成尽可能高,这也是这类树的风格特征,所以虽没分植,在这几年的种养中也把三株桩的低位托去  相似文献   

20.
<正>九里香为芸香科常绿灌木至小乔木,一直是岭南盆景热门树种。笔者涉足岭南盆景数十年,对九里香情有独钟,收藏的九里香盆景、桩材之中,有一棵来自宝岛台湾的野生桩头。得到此桩大约是在1990年,差不多是首批进入大陆的台湾坯材。该桩原是一棵天然大树,主干自然老去,只余心材,树头残存一些树皮水线,残枝断锷左右各一,劫后余生,延续着生命的传奇。该桩难得之处是主干腐而不朽,遗余之心材坚韧,弹之铿锵有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