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战后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国家的合作经济产生于18世纪西欧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经济已越过了早期合作运动的探索阶段 ,进入了现代合作运动的成型阶段。一、合作社是战后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载体西方国家早期的合作社 ,因其以空想社会主义为指导 ,结果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为战后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经过不断探索 ,战后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社星罗棋布 ,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织载体。1 供销合作社这是西方国家发展最早也最普及的一种合作社 ,在农村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  相似文献   

2.
进入20世纪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普遍性危机。在日本殖民势力的直接干预下,伪满政府在中国东北地区组织开展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合作运动。合作运动经历了金融合作社、农事合作社与兴农合作社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北满型"与"南满型"两种不同的合作道路。金融合作社是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主要形式,承担着消除农业恐慌、恢复农业生产的重任。近代东北地区农村社会结构与政治经济形态构成了合作运动开展的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合作社的功能、属性与历史走向。历史证明,金融合作社虽然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改变不了其"统制"本性,逐渐沦为地主富农谋利的工具,也注定了金融合作社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在实质和外在空间困境来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径,内在实质"合作"之道受制于经济水平,但自身又具有保守性,成为一种由内而外、自然而然的"道",其往往借助于各种哲学主义、政党主张、宗教教义、非营利组织理念表现出来。外在空间"合作社"则是表现出各种类型的合作社的存在,受限于非营利组织的广泛发展。从合作内在实质及合作社外在空间,以自由追求合作的意涵,合作社运动本身就是求解合作,《合作社法》则是为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发展提供立法支持,非营利组织的大力发展为合作社提供合作思想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创新:首先要革新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社区合作组织,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其次要研究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社区经济性合作组织在组织目标、产权、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新探索;同时,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对合作社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判断和辨析。分析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发育模式,将合作经济分为协会型和合作社型两类。在资本收益率高的背景下,合作制的限制资本参与分配的原则受到了挑战,本文认为对一些合作社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引入资本参与分配机制的制度创新应予以肯定。分析了协会型、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的演变途径及机理。就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本、美国、韩国的合作组织立法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薄伟康日本、美国、韩国的合作组织立法代表了3种不同的类型。日本制定了一部规范各种类型合作组织共性的合作组织根本法;美国并没有一部全国适用的联邦合作社法,关于合作社的条款包含在其他法律之中,如联邦收入税...  相似文献   

7.
国外的农业合作社出现较早,发展比较成熟,其类型概括起来有三种,分别以美国、日本、欧盟为代表;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国内外经验表明,合作社是农民组织的最好形式,必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政府引导下农民自主组织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适应了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一、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经营制度不规范、不完善。一是《合作社章程》的建立和执行不规范。多数依照农业部示范章程建立,流于形式,合作社成员对章程内容不理解,有的合作社写一套做一套。  相似文献   

9.
9月4日上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工作会议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副站长赵铁桥对各位代表的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总的来看,合作社在各地的发展呈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体现了依托本地实际和宏观层面主要工作的特点;单个合作社的发展途径和表现虽然有很大不同,但都体现了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发挥了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合作社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实践证明,合作社的组织形式是现实条件下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最恰当的结合点,在生产力发展一定时期内,代表着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当前农村的广大地区,应该围绕合作社的发展和完善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