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不同生态类型甘蓝型油菜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35个甘蓝型油菜(17个春性品种(系)和15个半冬性品种(系)以及3个春性品系与半冬性品系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30对SSR标记共扩增出90个多态性片段,其中多态性位点占总扩增位点的92.8%,平均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3个,片段大小介于100~1 000 bp间。②利用由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8处将35份材料分为5类,第I类包括17个材料,这17个材料除22号YYC-2为半冬性外,其余的均为春性材料;第Ⅱ类包括12个材料,其中18、19、20为春性和半冬性品系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系,其他的均为半冬性材料;第Ⅲ类包括3个半冬性材料,分别为华双3号、浙油758和华双2号;第IV类包括一个春性材料Wester;第V类包括两个半冬性材料中双9号和中双10号。从上述聚类结果看出总体上春性和春性材料聚在一起,半冬性和半冬性材料聚在一起,表明春性和半冬性品种(系)的遗传差异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0,(15):23-23
淮麦26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前期长势较慢,抗寒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参照农业部小麦穗发芽抗性鉴定行业标准(NY/T 1739-2009)对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2018-2019年度40份小麦新品系进行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 发现,黄淮南片广适组和抗赤霉病组等29份半冬性小麦品系穗发芽抗性均为感或高感,未鉴定出抗性品系,且品系间变异系数(11.23%和22.06%)明显低于长江上、中下游区试验组的11份品系(88.09%,45.45%),半冬性品系的穗发芽抗性区分度较低.因此,根据该行业标准,从2019-2020年度128份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参试品系中随机选取25份和18份试验材料,分别设置2、3和4d共3个发芽处理时间,研究不同发芽时间对穗发芽抗性鉴定的影响,并对穗发芽时间进行优化,以确定合适的穗发芽处理时间.结果 表明,和穗发芽3、4d相比(27.44%,13.84%),发芽2d的品系间穗发芽抗性差异明显(高感—高抗),变异系数较大(46.26%,54.89%).进一步对128份品系的穗发芽抗性鉴定,结果也发现发芽处理2d,各参试组穗发芽抗性变异较大,能够有效区分半冬性品系间抗性水平,与生产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4.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1):21
小麦品种——淮麦26淮麦26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深绿,前期长势较  相似文献   

5.
"淮麦17号"(原名淮阴9467)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优质品系"淮阴82057"为母本,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的优质资源"徐州7471"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小麦新品种.2000年11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淮麦17号"(国审麦20000004).  相似文献   

6.
淮阴9467小麦是淮阴农科所于1989年利用本所选育的优质品系淮阴82057为母本,由徐州农科所引入的优质资源徐州74-7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成的一个小麦优质品系。1 特征特性淮阴9467偏春性,苗期分蘖多,长势强,冬前抗寒性好,冬后发育快,全生育期耐湿性和抗旱性好,叶片功能期长,植株清秀,株高85~90cm。成穗多,一般亩成穗35~38万,穗层整齐,长方大穗,多花多实,每穗35~45粒,籽粒较饱满,但欠均匀,千粒重37~39g。抗干热风,熟相好,活熟到老,成熟早。抗黄矮病,叶枯病、赤霉病…  相似文献   

7.
淮麦39原来的名称为"淮麦1112",它是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淮阴师范学院通过周麦13/豫麦69于2011年培育而成的,是一种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在建湖县芦沟镇所有的小麦品种中种植最为广泛,作为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各种农业的生长情况、记录和研究农产品的生长习性和相应的对策外,还要同村民们共同探究农产品的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新审定通过的小麦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种 《农家致富》2010,(16):28-29
一、淮麦26 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3。来源与类型:原名"淮麦043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苏种 《当代农业》2010,(16):28-29
一、淮麦26 审定编号:苏审麦200903。来源与类型:原名"淮麦043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于2004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苏种 《当代农业》2011,(13):24-25
一、淮油18号 审定编号:苏审油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H078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油821/荣选为母本,以淮油16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7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田间春播法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小麦新品系冬春性,为小麦品系选育提供帮助。[方法]通过田间春播法对2015年新选育的21个小麦品系进行冬春性分析。[结果]3个播期相互参考,相互印证,参加鉴定的21个品系,最终判定为1个弱冬性,13个半冬性,4个弱春性,3个春性;冬性类14个,春性类7个,冬性类品系占品系总数的66.7%。[结论]田间春播可以作为小麦冬春性鉴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淮麦3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麦33"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选育的半冬性、超高产、多抗、优质中熟小麦新品种。为促进该品种在泗阳县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其试种示范基础上,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精细整地、平衡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3.
<正>淮麦26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由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麦18号/百农9267杂交育成。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三年  相似文献   

14.
苏种 《农家致富》2013,(18):23-23
审定编号:苏审麦201207。来源与类型:原名“淮核0615”,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太谷核不育基因组建的冬春性小麦轮回群体中选择.于2008年育成。属半冬性中熟小麦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对大麦品系进行光照处理,试验表明14 h和15 h长光照能明显促进大麦的生长发育,提早出芒抽穗,而10 h的短光照处理对于冬性和半冬性大麦品系不能正常抽穗成熟;光照强度也有促进大麦发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淮油20号     
《乡村科技》2011,(8):7-7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3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K386×96108-6特征特性"淮油20号"为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常规油菜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缘锯齿形,2~3对裂叶,株型较紧凑;平均株高159厘米,中生分枝类型  相似文献   

17.
"淮麦29"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中晚熟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滨海县于2010年引进试种,在本地种植表现非常出色,产量和品质均优于其它品种。为促进"淮麦29"在徐淮地区的推广应用,将其万亩连片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淮杂1号"系淮阴地区农科所选育的杂交双低油菜新品系.我场从1998年引进,经过两年试验、示范,表现为高产、稳产、优质,具有广阔的推广前途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苏种 《农家致富》2011,(13):24-25
一、淮油18号审定编号:苏审油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H0783",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中油821/荣选为母本,以淮油16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7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  相似文献   

20.
对大麦品系进行光照处理,试验表明:14h和15h长光照能明显促进大麦的生长发育,提早出芒抽穗,而10h的短光照处理对于冬性和半冬性大麦品系不能正常微穗成熟;光照强度也有促进大麦发育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