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比较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与中华蚱蜢(Acrida cinerea)的胃盲囊形态结构,为深入探讨这2个科昆虫的亲缘关系及验证其进化地位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对2种蝗虫进行解剖,测量其消化道及胃盲囊各部位长度,用石蜡切片法制作胃盲囊组织切片,比较2种蝗虫胃盲囊的组织结构。【结果】短额负蝗和中华蚱蜢均有6个胃盲囊,但短额负蝗的胃盲囊内壁上突出的纵形嵴较发达,上皮层的消化细胞排列比较整齐紧密,胃盲囊占消化道总长的比例为36.84%;而中华蚱蜢的纵形嵴突出程度相对较轻,消化细胞排列较为疏松,胃盲囊占消化道总长的比例为24.82%。【结论】短额负蝗的胃盲囊比中华蚱蜢的发达,说明短额负蝗比中华蚱蜢的进化地位低。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业》2011,(16):8-9
蝗虫营养丰富,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东亚飞蝗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有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多种元素。养殖蝗虫不仅可食用,而且其交配后死亡的雄蝗又是鸡、鸭的绿色饲料,粪便又是牧草和瓜蔬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3.
中华稻蝗酶促水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稻蝗体内富含高质量蛋白质(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5%~72%),且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是一种极好的蛋白质资源.为开发这一蛋白质资源,使其成为人们易于接受的食物形式,本研究分别采用As.1398碱性蛋白酶、As.1398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稻蝗全虫匀浆进行水解.结果表明,实验室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底物浓度质量分数为7%,酶量/底物(E/S)8000μmol/(L@min@g),温度56℃,pH值8.0,水解时间7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质量分数为51.0%,平均短肽氨基酸残基数为3.94.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蝗虫种群各有其垂直分布的上下限幅,广域分布的种类仅有宽须蚁蝗1种。各典型地带的蝗虫种类差异较大,其中分布于高山沼泽草甸的蝗虫有4种,约占所采到的蝗虫种类数的44.44%,以白边雏蝗、宽须蚁蝗占优势;亚高山草原的蝗虫也有4种,约占所采蝗虫种类数的44%,以宽须蚁蝗占绝对优势;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的蝗虫也有3种,约占所采到的蝗虫种类数的33.33%,以西伯利亚蝗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5.
蝗虫营养丰富,体内含有多种蛋白质,东亚飞蝗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有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多种元素。养殖蝗虫不仅可食用,而且其交配后死亡的雄蝗又是鸡、鸭的绿色饲料,粪便又是牧草和瓜蔬的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黑龙江西部地区草原蝗虫及天敌发生情况,利用网捕法、定点调查等方法调查蝗虫及天敌种类,结果发现蝗虫种类18种,隶属于8科。优势种蝗虫有中华稻蝗、短额负蝗、黄胫小车蝗、亚洲小车蝗、宽翅曲背蝗和大垫尖翅蝗。7月和8月蝗虫丰富度最大、多样性指数最高,是蝗虫危害高峰期。天敌种类共计14种,其中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包括虎甲、步甲、螳螂、螽斯、各种蜘蛛,主要捕食蝗蝻和成蝗,斑芫菁主要捕食蝗卵。寄生性天敌有麻蝇、绒螨。蝗虫天敌与蝗虫的发生趋势较同步,可以发挥自然控制作用。该调查结果对维持黑龙江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农村实用技术》2015第1期)(四)农区土蝗发生区。主要包括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新疆等北方旱作农区、农牧交错区,以及华南、长江中下游、洞庭湖和鄱阳湖稻区周边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复杂,草原蝗虫常常迁入危害,蝗虫发生种类多,主要有黄胫小车蝗、日本黄脊蝗、大垫尖翅蝗、短星翅蝗、笨蝗、意大利蝗等土蝗优势种,一般1年发生1代;南方农区蝗虫主要种类有中华稻  相似文献   

8.
7种负蝗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PAGE)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柳枝负蝗A.psittacina、令箭负蝗A.sagittaris、长额负蝗A.1ata、奇异负蝗A.peregrina、云南负蝗A.yunnanensis和纺梭负蝗A.burri的酯酶(EST)同工酶。结果表明,7种负蝗共显出24条酶带,依各酶带迁移距离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6个泳动区。7种负蝗各有其酶谱特征,种间的酶谱差异明显,彼此易于区分。同时,7种负蝗都同时在ESTV和ESTVI区各自出现了1条活性很强的酶带,推测可能是负蝗属的特征带。聚类结果显示,云南负蝗与纺梭负蝗的亲缘关系最近,与令箭负蝗的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野生中华稻蝗虫体内矿物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红梅  董维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448-6449
[目的]测定黑龙江野生中华稻蝗体内矿物元素的含量。[方法]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蝗虫体内矿物元素(Na、K、Ca、Mg、Zn)的含量。[结果]中华稻蝗体内矿物元素Na、K、Ca、Mg、Zn的含量分别为22.77、11.87、3.21、2.79、0.45 mg/g,回收率为97.70%~105.00%。[结论]黑龙江野生中华稻蝗可以增加人体缺乏的矿物元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消除干扰能力强,又可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不同发育时期体内营养物质变化规律,采用质量法、凯式定氮、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东亚飞蝗不同发育时期虫体质量、水分变化、蛋白质及氨基酸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亚飞蝗发育各阶段,水分和体质量增加均极为显著(P<0.01);刚孵化出的1龄幼虫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达到87.6%,随着虫体的发育蛋白质质量分数逐渐降低,直至4龄幼虫再次升高,成虫体内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在东亚飞蝗幼虫发育时期基本呈现"高-低-高"的动态变化趋势,进入成虫时期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并且雌性虫体内氨基酸质量分数高于雄性虫体.东亚飞蝗在不同发育时期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所呈现的动态变化,说明了在蝗虫发育过程中,为其机体的构建和诸多生理功能的完成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储备,以及在发育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及不同时期调控水平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广东农业科学》2006,(5):99-99
蝗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一旦暴发对农业生产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在我国历史上,蝗灾曾频繁发生,并与水灾、旱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近年来,我省北部、中部、西部个别地区出现高密度蝗虫,发生种类有:东亚飞蝗、越北腹露蝗、中华稻蝗、异岐蔗蝗、越大青蝗、黄脊竹蝗等,其中以越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滞育和滞育后越北腹露蝗卵血淋巴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发现31种游离氨基酸.滞育解除后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增加,但精氨酸、鸟氨酸、γ-氨基丁酸、胱硫醚和瓜氨酸的含量却显著下降,比滞育期分别减少88.99%、76.15%、78.15%、100.00%和100.00%. 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用于合成胚胎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而精氨酸,鸟氨酸,γ-氨基丁酸,胱硫醚,瓜氨酸含量的下降意味着滞育即将解除.滞育期间,精氨酸、鸟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保持着较高的含量,说明这些氨基酸可能是重要的耐寒物质.与多数滞育昆虫不同的是,精氨酸在滞育期含量最高,脯氨酸在滞育后的胚胎发育期含量最高,表明具有专性滞育特性的越北腹露蝗有着自己独特的氨基酸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网翅蝗科的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宽翅曲背蝗[Para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及斑翅蝗科的赤翅蝗(Celes skalozubovi Adelung)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Pall.)]4种具有鸣叫行为的蝗虫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4种蝗虫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0+XO=21。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2+XO=23。4种直翅目鸣虫的染色体核型在较高的分类阶元中彼此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差异性;同科的蝗虫体现较近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存在较大的共性(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式相同),然而在同一科下的不同属蝗虫间,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科间蝗虫的染色体组式、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蝗虫染色体的核型可用作科间、属间分类的依据。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的相似性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一致。  相似文献   

14.
分析研究分布在广西的负蝗属Atractomropha Saussure两个种短额负蝗Afractomropha sinensisl.Bolivar和柳枝负蝗Atractomropha psittacina(De Haan)核型和C带带型。结果表明,在染色体组式、性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和除着丝粒C带以外的其他C带分布类型方面都有明显差异;但在染色体数目、性别决定机制、染色体着丝粒类型和着丝粒C带等方面有着相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Ivan)。隶属于斑腿蝗科,尖翅蝗属。[1]为鲁北地区的优势蝗种。一般密度为10头/㎡左右。在不同时期的调查中,5月份占蝗虫总数的53.2﹪,7月份占蝗虫总数的35.1﹪,9月份占蝗虫总数的24.5﹪。[2]为主要蝗种。每年都要进行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6.
截止目前已记录云南省分布的蝗总科昆虫有6科87属160种(亚种),显以东洋区成分为主。优势科为斑腿蝗科;长翅型蝗虫占绝大多数。云南蝗虫由北向南,种类趋于复杂,尤以滇南热区蝗虫属种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测定了我国癞蝗科7属11种昆虫细胞色素氧化酶 I(cox1)基因全序列,并联系从 GenBank下载的贺兰短鼻蝗、红缘疙蝗的 cox1基因全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宽纹蠢蝗外 cox1基因全序列均为1534 bp,其中有326个变异位点,211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67.1%,碱基组成具有AT偏斜;遗传距离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08可以将癞蝗科很好的分为4个组。以飞蝗为外群,用 NJ、MP、ML和贝叶斯法重建了癞蝗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锯癞蝗亚科的短鼻蝗属、突鼻蝗属、疙蝗属和贝蝗属4属8种蝗虫聚为一支,但短鼻蝗属的单系性未得到支持,癞蝗亚科的2种笨蝗聚为一支,蠢蝗亚科的宽纹蠢蝗为一支,与形态分类学将我国癞蝗科分为3个亚科的结果一致。锯癞蝗亚科的2种波腿蝗组成一支,没有和锯癞蝗亚科的其他种类聚在一起,波腿蝗属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测定了我国癞蝗科7属11种昆虫细胞色素氧化酶I(cox1)基因全序列,并联系从Gen Bank下载的贺兰短鼻蝗、红缘疙蝗的cox1基因全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宽纹蠢蝗外cox1基因全序列均为1 534bp,其中有326个变异位点,211个简约信息位点;A+T平均含量为67.1%,碱基组成具有AT偏斜;遗传距离分析发现,遗传距离0.08可以将癞蝗科很好的分为4个组。以飞蝗为外群,用NJ、MP、ML和贝叶斯法重建了癞蝗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锯癞蝗亚科的短鼻蝗属、突鼻蝗属、疙蝗属和贝蝗属4属8种蝗虫聚为一支,但短鼻蝗属的单系性未得到支持,癞蝗亚科的2种笨蝗聚为一支,蠢蝗亚科的宽纹蠢蝗为一支,与形态分类学将我国癞蝗科分为3个亚科的结果一致。锯癞蝗亚科的2种波腿蝗组成一支,没有和锯癞蝗亚科的其他种类聚在一起,波腿蝗属的分类地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娜  周晓榕  庞保平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4):4830-4839
【目的】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是中国北方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发生危害最严重的蝗虫之一,一年一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测定亚洲小车蝗卵不同发育阶段及低温驯化后卵的过冷却点及体内小分子糖醇和氨基酸含量,以揭示亚洲小车蝗卵抗寒性的生理生化机理。【方法】从四子王旗葛根塔拉草原采回亚洲小车蝗成虫,置于产卵笼内用玉米叶饲养,每日收集卵囊。将卵囊放入盛有土壤的塑料杯中后,置于25℃恒温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不同发育阶段的卵。同时,将当天产下的卵囊置于0℃低温培养箱中进行低温驯化,以获得不同驯化时间的卵。采用热电偶法测定卵的过冷却点,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小分子糖醇和氨基酸含量。【结果】在25℃的恒温条件下,从卵产出至产后120 d,亚洲小车蝗卵的过冷却点逐渐降低,氨基酸总量变化不显著,而小分子糖醇含量变化显著。在蝗卵内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7.20-8.35 mg·100 mg-1),其次为天冬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最低(0.51-0.88 mg·100 mg-1)。过冷却点与脯氨酸、丙氨酸及甘氨酸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天冬氨酸、胱氨酸及亮氨酸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亚洲小车蝗卵内均检测到6种小分子糖醇,其含量在不同发育阶段均差异显著。其中,甘油含量最高(56.14-160.00 μg·g-1),其次为海藻糖(13.60-51.13 μg·g-1)和山梨醇(3.14-72.30 μg·g-1),再次为肌醇(3.19-22.15 μg·g-1)和葡萄糖(3.59-25.40 μg·g-1),果糖含量最低(1.28-11.33 μg·g-1)。随着卵的发育,卵体内海藻糖、甘油、肌醇和山梨醇的含量上升,葡萄糖含量下降,而果糖含量在产卵后90 d内处于升高趋势,120 d时急剧下降。除果糖外,过冷却点与甘油、海藻糖、肌醇及山梨醇含量达到了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葡萄糖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0℃低温驯化卵30 d后,其过冷却点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60 d后,其过冷却点显著降低了1.28℃,甘油含量增加了43.01%,而葡萄糖含量降低了73.54%。驯化90 d后,其过冷却点显著降低了2.15℃,甘油和肌醇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49.39%和36.18%, 而葡萄糖含量降低了87.98%。低温驯化对海藻糖、山梨醇和果糖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随着亚洲小车蝗卵的发育,其体内甘油、海藻糖、肌醇和山梨醇等4种小分子糖醇及甘氨酸、脯氨酸和丙氨酸等3种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而过冷却能力逐渐增强。0℃低温驯化引起蝗卵内甘油和肌醇含量显著上升,过冷却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韶赣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带记录有3门、18目、34科、67种动物,其中节肢动物门最多,有15目、29科、61种,占91.04%,优势种为丝光褐林蚁、中华短额负蝗、中华稻蝗3种。边坡绿化带在动物恢复性方面低于自然生境,边坡绿化带种植狗牙草和黑麦草较有利于动物的生息,边坡坡度小也有利于动物的生息,而种植非洲山毛豆、猪屎豆对动物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