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丹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98-199
以充分体现植物专类园的专类性、物种多样性、区域性、景观性为规划原则,对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的建设进行了规划,提出了茶树种质资源区、药用植物园、珍稀植物园、特有植物园和经济植物区等15个植物专类园的规划构想,以期为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维护植物资源、引种驯化植物、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功能的植物园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从植物园起源开始,阐述了国内外植物园的发展过程.国外植物园以英国的邱园为例,对其建筑及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国内植物园以北京植物园和厦门植物园为例,对园内植物景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回归自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现代城市观光植物园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象征。笔者对国内外植物园的分类依据、功能定位做简单介绍,以池州市植物园为例,将其划分为植物专类园区、特色植物区、温室展览区、休闲区等4个部分,按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构建了景色优美、物种丰富的人工森林植被群落。通过对池州市植物园规划的分析,可对新建的城市观光植物园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秋涛  马晶晶  陈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793-7795,7838
通过对苏州市白塘生态植物园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对其植物种类、植物配植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寻求植物园中最符合公众审美观点和生态学原则的植物配置方式,为实现公园、植物园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在不断提高,与之相应的人们的精神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植物园不仅仅是供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空间,更是成为了人们欣赏植物、领略大自然神韵的地方。文章主要分析了综合性植物园景观的设计,从而让更多地人了解到植物园的神奇之处。  相似文献   

6.
胡佳诺  孙睿 《吉林农业》2010,(8):203-205
植物园是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在国内私人出资建立植物园少之又少,那么对设计者进行总体规划时除了要遵循一般的规划原则外,其风格定位是关键,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7.
网上植物园是植物园的一种虚拟表现形式,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网络来管理植物园的大量信息,可使植物园的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并为公众提供一个交互访问平台.建立网络平台可以解决当前植物园教育困难,促进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的发展,提高民众素质,还可以通过网上植物园促进世界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实现植物资源共享等.分析了现有植物园模式状况,现有植物园的教育潜在问题,着重论述植物园网络平台搭建对促进科普教育、促进世界植物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合作以及实现植物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过近5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从软件、硬件及技术平台的利用上对其数字植物园建设进行了重新部署和科学设计,数据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数字植物园系统,成为国内数字化植物园建设的先行者。已建成的数字植物园系统主要由"植物信息网络实时记录系统(植物信息数据库)"、"植物信息户外采集系统"、"植物园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等几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科学评价沈阳市植物园植物景观。[方法]以沈阳市植物园中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园区内均匀选取4类植物景观共16个样本,通过问卷星向专业领域观赏者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运用SD法分析观赏者对沈阳市植物园4类植物景观的基本印象及心理感受,分析沈阳市植物园中4类植物景观的景观效果。再结合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提取出主要的影响因子。[结果]沈阳市植物园的植物景观效果表现为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滨水(水生)植物景观>微地形植物景观>道路植物景观。影响沈阳市植物景观的3个潜在因子分别是认知因子、环境因子、韵律因子。[结论]今后沈阳市植物景观设计可从认知因子、环境因子、韵律因子3方面考虑。该研究可为沈阳市今后植物景观营造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海辰山植物园绿化种植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辰山植物园土壤修复一期工程前后各区域土壤主要化学性状、养分及物理性质的调查,探讨土壤修复对植物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今后辰山植物园的土壤修复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未来新建植物园和有效改良现有植物园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1.
景区城镇的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促进景区和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现阶段中国景区城镇的生态园林建设存在规划水平不高、城市整体形象不鲜明、绿地面积普遍偏少等问题。今后中国景区城镇的生态园林建设应采取(1)加强法制建设;建设生态城市;(2)推广生态园林,搞好形象设计;(3)推进城镇园林化,严防景区城镇化;(4)加强科技创新,搞好园林植物配置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园建设现状为例,借鉴世界知名植物园的建设经验和发展趋势,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地理位置、场地特征、文化内涵、功能布局,论述福建农林大学建设教学观赏型植物园的地域性特色和建设成为东南地区地带植物群落和城市物种多样性的展示中心和生态基地的优势.指出规划理念、建设内容、分区布局等方面应顺应时代的需要,大胆创新,寻找自然与景观、自然和人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设既能够反映当地自然人文景观特质、又具有时代潮流的教学观赏型植物园.  相似文献   

13.
刘辉  陈海奎 《农技服务》2012,29(9):1028-1030,1054
城市公园是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所必需的生态基础设施,公园植物景观在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菏泽市曹州牡丹园概况,实地调查公园植物景观现状,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基本理论,对公园中的植物种类选择、植物配置形式、植物空间类型、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合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曹州牡丹园的植物景观特点,指出了植物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对改善菏泽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园林绿地质量,保持城市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议植物园分类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应用日趋广泛。在对植物专类园、专类花园、植物园进行区别的基础上,明确了植物专类园的定义,并根据植物专类园的植物种类及表达的主题,探讨了较为常见的三类植物园类型。同时,特别针对城市中存在的环境问题,阐述了植物园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小品在园林环境中是点睛之笔,不同的小品在园林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从园林小品的概念、类型和功能方面,从而论述园林小品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浅议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飞平  廖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11-2111
分析了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总结出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园林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已成为社会的时尚名词,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通过阐述生态园林的概念和科学内涵,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在不同的生态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配置上都要注重它的原则,配置方式,艺术手法,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以及论述了关于生态型造景的类型及产生的效益,并结合植物景观设计要求,提出了植物配置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生态文明时代;论述了建设生态园林型石油化工城市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方法,开创石油化工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新模式;建设生态自然、植物多样、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系统,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