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日光温室不同辣椒品系1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弱光对辣椒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旨在为辣椒设施栽培和研究耐低温弱光逆境鉴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陇椒3号"辣椒茎粗最小,"京彩"辣椒茎粗最粗为13.78mm,"63号"和"60号"辣椒始花节位最低为7.2节,"京彩"辣椒始花节位最高为8.8节,"70号"辣椒株高最低为55.8cm,"74号"辣椒的株高最高为115.6cm,"63号"辣椒株幅最小为38.4cm,"京彩"辣椒株幅最大为60.4cm,"48号"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2.23mg/g,"121-7号"的总叶绿素含量最低为47.04mg/g。"70号"、"55号"辣椒叶片胞间CO_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分别为514、513μmol/mol,"陇椒3号"辣椒叶片胞间CO_2浓度下降幅度最低为391μmol/mol,"70号"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8.66μmol·m~(-2)·s~(-1),"63号"、"60号"、"48号"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0.34~0.70μmol·m~(-2)·s~(-1),"67号"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 130.5mol·m~(-2)·s~(-1),"74号"、"60号"、"70号"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51.4~498.0mol·m~(-2)·s~(-1),"74号"、"67号"辣椒叶片的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分别为5.54、5.16 mmol·m~(-2)·s~(-1),"60号"、"62号-6"、"63号"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分别为2.06、2.20、2.24mmol·m~(-2)·s~(-1)。  相似文献   

2.
辣椒新品种航椒1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椒18号是以051-3-2-2-H-H-H为母本,以035-1-2-2-H-H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中熟羊角型辣椒一代杂种。从定植至青熟果采收55d(天)左右,始花节位为第9~11节。果面皱、果肩宽、有光泽,味香辣;单株结果数20个左右,单果质量50.5g左右;果实粗长羊角形,纵径22.7cm,横径4.2cm,肉厚0.25cm。田间对辣椒病毒病、炭疽病和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3号。平均每667m~2产量4200kg,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及生态环境相似区域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新椒35号是以牛角型辣椒自交系2007-36-5-20-1为母本,以大牛角型辣椒自交系2007-18-4-2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叶色深绿,株型较开展,分枝多,茎秆粗壮,植株生长势较强。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粗大牛角形,果面微皱,果实纵径25cm以上,果肩横径4~5cm,肉厚0.3~0.4cm,单果质量120~150g,最大可达200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顶凸,中等辣味,每667m~2产量5500kg以上。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新椒15号。适宜西北五省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和青海)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特别适合习惯种植螺丝椒和猪大肠类型的辣椒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4.
川植椒2号是以自交系DF026为母本,以自交系GW-08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加工型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始花节位为第6~8节,株型紧凑;果实线形,果皮微皱,味微辣,果长25~27 cm,果肩宽1.6~1.8 cm,单果质量32 g左右;VC含量1 540 mg·kg-1,辣椒素含量4.46 mg·kg-1;每667 m2鲜椒产量2 900 kg左右,宜鲜食和制酱;田间对辣椒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辛香8号,适宜四川露地及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5.
白辣椒新品种衢椒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衢椒1号是以05B03为母本,以Y8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白辣椒一代杂种。早中熟,第1花序着生于9~11节,植株连续坐果性和抗逆性较强。果实羊角形,商品果黄白色,中辣,商品性佳,果实长17 cm,最大横径2 cm左右,果肉厚约0.2 cm,单果质量约18 g。平均产量2 400 kg?(667 m2)-1,适宜浙江省喜食白辣椒地区大棚早春、秋延后和山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干椒三号是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Y44A为母本,恢复系A188C为父本配制的早中熟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细长羊角形,纵径22-24cm,横径1.5-1.7cm,平均单果质量16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鲜艳红亮,辣味香浓。667m^2产鲜红椒3000-4000kg、干椒450-500kg。抗TMV,CMV和疫病,适宜全国各地早春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雁丰1 号是以HY31 为母本,以9912-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线椒一代杂种。株高50 cm 左右,开展度55 cm,始 花节位为第10 节,单株结果38~40 个,果实线形,纵径20 cm,横径1.8 cm,肉厚0.23 cm,单果质量21 g 左右,青熟果浅 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实味辣,品质好,一般每667 m2 产量2 000 kg 左右,田间对辣椒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的抗性强于 对照丰辣3 号,适合湖南、江西等地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天椒14号是以羊角椒自交系81为母本,以长羊角椒自交系145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中早熟,株高97cm,开展度73cm,始花节位为第8~10节,果实羊角形,果长25.92cm,果肩宽3.17cm,果肉厚3.0mm,单果质量52.05g。青熟果深绿色,基部有褶皱,结果集中,连续结果能力强,辣味中等。田间对辣椒疫病、炭疽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天椒4号。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适宜甘肃及气候条件相似地区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9.
京旋3号是以自交系2009-213-H154为母本,以自交系2009-525-HL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属于中早熟螺丝椒类型辣椒新品种。始花节位以第8~9节居多。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株型较紧凑,茎粗、节短。持续坐果能力强,膨果速度快,上下果实差异小。果实长羊角形,基部褶皱,其他部分微拧。青熟果绿色鲜亮,果实纵径23~26 cm,果肩宽3.5~3.8 cm,果肉厚0.3~0.4 cm,单果质量60~80 g;辣味适中稍强,皮薄质脆口感佳,耐贮运;田间对辣椒疫病和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椒2号。每667 m~2产量3 800 kg左右,适宜我国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博辣皱线1号是以SJ09-94为母本、DB14-4-2-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中早熟,首花节位9~10节。青果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果实长牛角形,果表有皱,果纵径26 cm左右,果横径2.6 cm,果肉厚0.29 cm,单果质量32 g左右,味辣,皮薄肉嫩,鲜食口感好。2013—2014年品种比较试验中,博辣皱线1号平均前期鲜椒产量为1 231.7 kg/667 m~2,平均鲜椒总产量为2 554.9 kg/667 m~2。2015—2016年多点区域试验中,博辣皱线1号平均鲜椒总产量为2 710.0 kg/667 m~2,生产试验平均鲜椒总产量为2 563.2 kg/667 m~2。该品种分枝多,坐果多,连续坐果能力强,适合作春提早和秋延后鲜食辣椒高效栽培。  相似文献   

11.
冠春5号是以高代自交系327作母本,以自交系186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旺盛,早熟,从播种至始收82 d(天)。主侧蔓均可结果,主蔓第1雌花节位为第7~8节。瓜长棒形,瓜长25~35 cm,横径5~7 cm,肉厚0.9~1.0 cm,单瓜质量420 g左右。果表皮浅绿色,点状突起与短条状突起相间瘤状物,尾部钝,果肉脆,苦味淡。早春栽培一般每667 m~2产量约3 000 kg,田间对白粉病和疫病的抗性优于对照新农村油绿苦瓜。适宜四川、重庆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京研皱皮1 号是以自交系M1-1 为母本,以自交系F24B-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褶皱灯笼型辣椒一代杂种。首花 节位为第7~8 节,植株长势中等,从定植到始收38 d(天)左右,坐果能力较强,膨果速度快,上下果实差异小,商品性好。 果面褶皱有棱,青熟果淡绿色,老熟果红色,果长约6.8 cm,果肩宽约5.0 cm,肉厚约0.25 cm,单果质量约40 g。突出特 点为皮薄质脆,辣味中等,市场接受度高。田间对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皱皮辣。每667 m2 产量约3 380 kg,适宜云南地区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贠文俊  贠晶 《中国蔬菜》2019,1(9):76-77
长美是以自交系BM-9-5 为母本,以自交系CYJ-6-1 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早熟,果实长羊角形,果色绿,果长25~32 cm,果肩宽2.2~2.6 cm,单果质量45 g 左右;辣味中等;对辣椒疫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陇椒2 号,每667 m2 产量3 900 kg 左右。适宜在我国北方各地区冬春茬日光温室、春季大棚及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闽茄6号是以自交系HLB107-2-3-1为母本,以自交系艳后-2-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茄子一代杂种。中早熟,定植至始收48~53d(天),植株生长势强,株型直立,株高105cm,开展度95cm,始花节位为第11节左右,主茎紫绿色;果实长条形、顺直,果长35cm,横径4cm,果皮紫红色、亮丽,萼片紫绿色,果肉绿白色,平均单果质量210g;连续坐果能力强,每667m~2产量4500kg以上,抗青枯病、黄萎病、枯萎病,适宜福建省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5.
驻茄15 号是以自交系P04-11 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驻Q-25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绿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卵圆形,纵径15.0 cm 左右,横径10.6 cm 左右,平均单果质量0.52 kg,果皮绿色、光亮,肉质硬度中等,商品性好,一般每667 m2 前期产量1 100 kg 左右,总产量5 300 kg 左右,田间对青枯病、绵疫病、黄萎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郑研早青茄,适宜河南省及周边省份春、秋设施及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青葫1号是以优良自交系0452-086为母本,以0921-03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西葫芦一代杂种。矮蔓生,第1雌花节位为第5~6节,瓜条顺直,长棒形,平均纵径28.75cm,横径7.27cm,皮色墨绿,单瓜质量670g左右,连续结瓜能力强,成瓜率高,商品性好。每667m~2平均产量达4100kg以上,高产田每667m~2产量可达5300kg以上。西宁地区播种到采收50d(天)左右,采收期比对照早青一代早10d(天)左右,全生育期120d(天)左右。田间对白粉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早青一代。适宜在青海省各地温室周年栽培,及海拔2900m以下地区露地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17.
蒋春明 《中国蔬菜》2018,1(8):79-82
银露是以自交系M10为母本,以自交系F8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全生育期85~90 d(天),果实发育期38 d(天),植株生长势中等健壮,易坐果。果实圆形,果皮白色有网纹,果肉浅绿色,肉厚5.0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左右,肉质细腻,品质优良,塑料大棚栽培平均单果质量2.2 kg、每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露地栽培平均单果质量3.1 kg、每667 m~2产量3 70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及同等条件的甜瓜产区露地和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龙早1号是以自交系H1121和12-9配制而成的旱黄瓜一代杂种,雌性系品种,早熟,植株长势中等,主蔓结瓜为主,瓜条顺直,长22 cm左右,果皮浅绿,白刺稀少,果肉浅绿,清香味浓。耐低温弱光,丰产性好。高抗枯萎病,抗角斑病及褐斑病。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适合黑龙江省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丰冠3号节瓜是以自交系P-1作母本与自交系七星仔-6号作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抗病抗逆性强。早熟,春季从播种至始收70~80 d(天),秋季从播种至始收45~55 d(天)。瓜长圆筒形,皮色深绿,有光泽,被茸毛,无棱沟,瓜纵径21~23 cm,横径7.6~8.0 cm,单瓜质量750 g。品质好,肉质嫩滑致密,味微甜。抗枯萎病。每667 m2产量4 000~4 500 kg,适宜华南地区春、秋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翠椒1号是以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LH0902A为母本,以自交系CA0802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朝天椒一代杂种。中熟,始花节位为第16~17节,株型紧凑,生长势旺盛,连续坐果能力强。青熟果绿色,老熟果大红色,果实指形,果长7~8cm,果肩宽1.8cm,果肉厚1.2mm,单果质量6.5g左右,辣度4.9万SHU左右,干物质含量27.3%。每667m~2产量1 400kg左右,田间对炭疽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福建王中王,适宜福建地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