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棉属(Gossypium)16个棉种的花粉形态和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棉属花粉为近圆球形大孢粉。不同棉种花粉粒直径大小与染色体倍数性无相关关系;花粉上萌发孔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倍数性和花粉粒直径大小均无相关。16个棉种花粉萌发孔的NPC系统有765和764两种。除索马里棉无孔盖外,其他棉种均有孔盖。各棉种花粉璧的层次和结构无明显差异,由此可从孢粉学角度进一步证明棉属单元发生的学说。将各棉种孢粉的形态和结构相比较,B、C、E、G等4个染色体组相似程度高,可说明这些染色体组之间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2.
为搜集野生棉花种质资源,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先后组团5次赴墨西哥考察.其中第四次考察地点为墨西哥索诺拉州、锡那罗亚州、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和科利马州,共征集到野生棉种16份,半野生棉种85份,其他棉种ll份,总计112份.第五次考察地点为墨西哥尤卡坦州、坎佩切州、米却肯州和科利马州,共征集到棉花资源113份,包括旱地棉、裂片棉和施温迪芒棉3个野生棉种10份,其余103份均为陆地棉半野生棉种.这些野生棉种和半野生棉种类型多样,种类丰富,具有高强度纤维、耐盐、抗虫、抗病、耐旱、耐寒、耐瘠薄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3.
棉花新材料A111基于cpDNA的种性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111是从澳大利亚收集到的一份新的野生棉,属于澳洲棉、或奈尔逊氏棉乃至一个新的棉种,归属一直没定论。为鉴别A111与澳大利亚以及世界其它地区棉种的差别,以24个棉种(变种)为参照,分析了A111的cpDNA序列特点。结果表明,在15条cpDNA基本序列中,筛选出了8条序列适合于棉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种性鉴别研究。这8条序列的变异率和识别率均较高,其中rps16识别率最高(100%)。基于8个序列组合的系统发育分析,能识别单个棉种。聚类结果显示,棉属分为两大分支,A111与奈尔逊氏棉(G3)处于澳洲野生棉分支中的姊妹分支。序列比对结果表明,A111的叶绿体序列存在特异的插入与缺失,明显区别于其他棉种。由此,初步鉴定A111是澳洲野生棉的一个新种,与奈尔逊氏棉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
棉属诸种植株茸毛与其地理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棉属33个野生二倍体种和6个四倍体种植株茸毛与其分布地理纬度关系的分析看出,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间的棉种植株多茸毛;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棉种植株稀毛或近光滑;分布在南回归线以南,北回归线以北的棉种植株光滑无毛。这种离开赤道愈远,棉种植株茸毛越少以至光滑的现象,体现了棉属诸种植株茸毛与地理分布的规律性。而那些不合这一规律的棉种,正是在分布、起源和进化上长期有争议的棉种。根据棉种植株茸毛与地理分布的规律性,笔者认为戴维逊氏棉是克劳茨基棉的变种;四倍体棉种是多元发生。  相似文献   

5.
用染色体工程技术将G染色体组的野生二倍体比克氏棉种与A染色体组的栽培二倍体亚洲棉种合成 [AG]复合染色体组亚比棉 ,再与 [AD]复合染色体组的陆地棉种、海岛棉种组合成 [A、D、G]三个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 ,拓宽了棉属遗传资源 ,为选育具有突破性状的棉花新品种创造培育出了新种质 ,并探索出棉属种间基因转育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棉属植物种子中棉酚及其旋光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21个野生棉种和4个栽培棉种有代表性的品种种仁中的棉酚及其光学异构体的含量。各个棉种的棉酚含量从0到4.06%,差异很大;各个棉种种仁中的左旋(-)和右旋(+)两种棉酚旋光体的含量均不相等,只有海岛棉以(-)棉酚居多;4个栽培棉种内各品种间(-)棉酚的量与两种旋光体之和的比值高度一致。除比克氏棉(G. bickii)外,澳洲棉(G.anstrale)、南岱华棉(G.nandewarense)和斯特提棉(G.sturtianum)均是种子无腺体且无棉酚的种质。阿拉伯棉(G.stocksii)和索马里棉(G.sonalense)种仁内虽有腺体,却难以测到棉酚。与经典法相比,HPLC法所测棉酚的量较低,原因在于前者所测常包括棉酚衍生物,而后者只测棉酚本身。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缩节胺(DPC)对棉属4大栽培种的化控效应.[方法]用不同剂量缩节胺(0、21、42、63 g/hm2)对不同棉花栽培种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L)新海32号、非洲棉(G.herbadense L.)草棉、亚洲棉(G.arboreum L.)中棉和陆地棉(G.hirsntumL.)新陆中48进行喷施,观察化控效果,分析其对DPC化控的敏感性.[结果]喷施DPC对4大棉种均有显著的化控效果,表现为双向调节,二倍体棉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植株横向抑制方面,四倍体棉种的调控效果表现较为复杂,与品种特性有关.[结论]4大棉种对DPC化控的敏感度不同,非洲棉反应最敏感,陆地棉敏感度最弱.  相似文献   

8.
《农家致富》2007,(23):24-24
隆杂棉1号是湖南隆平高科棉油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高衣分棉花杂交组合,2006年1月通过湖南省审定,是湖南省现有推广品种中产量最高、衣分最高的杂交抗虫棉品种。2006年度棉种销售过程中得到了长江中下游棉区各经销商、棉农的抢购,2007年大田表现极为优秀,棉农流传这样一句话“棉种这不错,那也不错,选择了隆杂棉1号才不错”。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在EDEM(离散元法)中直接建立的棉种颗粒模型与实际棉种在外形上存在一定差异,且缺乏准确的包衣棉种仿真参数的问题,采用物理试验方法测定‘新陆中67号’棉种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研究包衣对棉种与有机玻璃板间的接触参数(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的影响,基于逆向工程技术建立棉种离散元颗粒模型,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建立包衣棉种种间接触参数与休止角相对误差的二阶回归模型,结合物理试验和仿真试验对仿真参数进行标定,确定包衣棉种种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的最优参数组合,并利用棉花精密排种器排种试验对仿真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陆中67号’棉种的泊松比为0.27,剪切模量为14 MPa,包衣剂对棉种表面摩擦特性有一定影响,包衣棉种与有机玻璃之间的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25、0.49和0.21,包衣棉种种间碰撞恢复系数、静摩擦因数和滚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19、0.23和0.13,此最优参数组合下排种仿真试验与台架试验的合格率和漏播率相对误差均小于5%,包衣棉种离散元颗粒模型和仿真参数可用于离散元仿真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水、盐、温及其交互作用等环境因子对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萌发特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正交试验、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以PEG模拟干旱胁迫、NaCl模拟土壤盐分胁迫及用生化培养箱控制环境温度,对比分析水、盐、温及其交互作用对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无膜棉)和膜下滴灌棉种新陆中37号2个棉种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 两者均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而无膜滴灌棉种耐盐及抗旱性优于膜下滴灌棉种,其中温度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盐分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水分及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适宜无膜滴灌棉种中棉619环境因子范围是温度为25℃,盐分为0.1%~0.4%,水分为7.5%和15%,当水分含量为15%、盐分含量为0.2%及温度为25℃时,无膜滴灌棉种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八面来风     
湖北国家推广的新棉种——“湘杂棉6号”今年在大沙湖农场示范种植成功。日前,经过有关专家鉴定,500亩示范棉,均单产籽棉325公斤,比普通棉花增产30%,深受棉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一、试验经过据研究,湖北棉区推广优良棉种鄂沙28,苗期根量及根系的吸收面较小,对磷和氮的吸收利用能力以及地上部分光合强度均较低,致使苗期长势弱,遇寒潮死苗现象较严重。因此,棉农普遍反映该品种难“拿苗”。针对这一问题,1984年我们设计并自配了五种促壮剂,在我校农艺试验站对鄂沙28露地直播棉、地膜棉、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以及夏播棉分别进行了根外喷施试验,筛选出促进壮苗早发效果最佳的第5号配方,命名为“845促壮剂”。  相似文献   

13.
前沿动态     
<正>二倍体棉花-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全基因组测序及图谱绘制完成近日,科研人员完成了二倍体亚洲棉(A基因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为阐明棉花的起源、进化、揭示四倍体棉种及其他多倍体物种形成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研人员对高纯系的亚洲棉品种-石系亚1号进行了全基因组测  相似文献   

14.
所谓包衣棉种,就是将作种用的毛棉籽经过泡沫酸脱去短绒后,再用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种衣剂包装制成的棉种.这种新工艺制成的棉种,除了节省用种、发芽率高外,重要的作用就是能杀死棉种上附着的及土壤中残存的病菌,促进棉苗快速生长.近年来,包衣棉种在棉花生产上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并为广大农户所认可.包衣棉种的抗病能力虽然不错,但其防治苗期病害的效果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5.
三种离子注入棉花种子的细胞学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30keV六种剂量的氮、氢、氩三种离子注入四倍体陆地棉、二倍体中棉和草棉三个棉种的干种子,分析了M1胚根细胞的分裂指数以及核异常、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及频率,比较了不同离子束细胞遗传效应的大小以及不同棉种对离子注入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三种离子注入 能明显地诱发根尖细胞核异常、微核和染色体畸变。  相似文献   

16.
培育出早、全、齐、匀、壮的棉苗是获得棉花高产的基础。影响棉种出苗好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棉种内在的质量,另一个是棉种发芽期间所处的环境条件。一、棉种内在质量是决定出苗好坏的内因  相似文献   

17.
远缘杂交创造棉花优异种质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缘杂交主要是指棉属内四大栽培种[草棉(G.herbaceum L.)、陆地棉(G.hirsutum)、海岛棉(G.barbadense)、亚洲棉(G.arboreum))之间以及与野生棉(G.herbaceum)之间的杂交。生产上栽培的主要是陆地棉品种。现有的栽培棉品种亲缘关系过近,遗传基础贫乏,已难以从中选出突破性品种,特别是生产上急需的多抗性品种。利用远缘杂交将野生棉、海岛棉等棉种有益性状转育到陆地棉栽培品种中,使不同棉种的优异性状进行组合,是丰富棉花种质基础、选育突破性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 1991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引进五种不同型号种衣剂包衣棉种。设种衣剂包衣棉种和光籽与毛籽共7个处理,在三种栽培方式上进行,即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地膜覆盖栽培、露地直播栽培,观察了棉花出苗、死苗、病苗情况和棉苗素质。结果表明,脱绒包衣棉种比毛籽橎种的提早出苗2—3天,三  相似文献   

19.
河南棉产改进所是由南京国民政府棉业统制委员会设立的规模较大的棉产改进机构,寓科学试验于棉业的改良与推广之中,是其突出特色。通过棉种试验与植棉研究、施行棉种管理区制度、宣传美棉优势及栽培办法、抵制棉花掺水掺杂、培养人才等途径,提升了棉业生产技术,推动了河南植棉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但限于经费、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河南棉产改进所的事业未能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20.
我叫陈荣章,家住威县程志庄村,去年我去金秋公司参观,购买了几袋“鑫秋1号”棉种,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种了0.133公顷(2亩),没想到它长势喜人,硕果累累。秋后-采摘,棉朵又多又大,又格外易摘,估计667平方米产300多千克不成问题。地邻们、亲戚好友们、我雇用的采摘工都十分羡慕我,纷纷让我联系购买此种,现在,我手中的五六箱棉种被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