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SMZ浸种处理后,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种子的萌发率有明显降低;豇豆幼苗的上胚轴、下胚轴、上下胚轴之比和苗高、体内核酸含量及蛋白质含量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随着SMZ浓度的加大,下降趋势越明显.相反,SMZ处理后的豇豆幼苗的主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冠鲜质量比、根体积和根系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SMZ浸种处理后,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种子的萌发率有明显降低;豇豆幼苗的上胚轴、下胚轴、上下胚轴之比和苗高、体内核酸含量及蛋白质含量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随着SMZ浓度的加大,下降趋势越明显。相反,SMZ处理后的豇豆幼苗的主根长、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冠鲜质量比、根体积和根系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徐丽  张震  王育鹏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62-6064
[目的]为番茄磷营养性状的定向改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液培的方法,对番茄的植株形态指标、叶绿素含量、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与正常的磷浓度相比,番茄幼苗在低磷(25%~50%)条件下,根冠比、主根长、侧根长、侧根数目和叶面积等形态指标均显著增加;而高磷胁迫(200%)条件下,除侧根长度、数目之外,其余指标也均与正常磷含量相比呈现出增加趋势。在低磷和高磷胁迫条件下,叶绿素a、b、a/b、总量均比正常施磷量(100%)降低;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与正常施磷量相比,在胁迫条件下该指标具有较明显地增加趋势。[结论]不同磷胁迫对番茄的幼苗植株形态和生理特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吴楚  谢裕春  甘彩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25-1827
在磷浓度为0.01~1mmol/L范围内黄瓜幼苗的主根伸长速率和分枝区伸长速率都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磷供给浓度在0.01~0.5mmol/L范围内黄瓜幼苗的侧根形成速率和叶片伸展速率随磷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磷供给浓度在0.5~1mmol/L范围内磷胁迫降低了黄瓜幼苗的侧根形成速率和叶片伸展速率,使其增长速率大幅度下降。在磷浓度为0.01~1mmol/L范围内黄瓜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黄瓜幼苗的总生物量随供给磷浓度增加而增加,根冠比则随磷供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磷对铝胁迫下油茶幼苗根冠比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油茶品种湘林XCL 15幼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磷处理对铝毒幼苗的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浓度的增加,铝毒油茶苗干质量、根冠比、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分枝数量和根尖个数呈现上升趋势,表明经不同磷浓度处理的油茶苗通过调整根系形态来适应铝毒环境;1.5 mmol/L磷处理的铝毒油茶幼苗的0.0~0.5 mm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尖个数是单铝毒处理的2.72、11.51、2.43、2.86倍。这说明磷处理后的铝毒油茶幼苗根系总长度、表面积、直径等受抑制程度降低,细根分化明显加强,明显缓解了铝毒对油茶幼苗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赵栗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0):45-48
为了解外源赤霉素(GA3)和水杨酸(SA)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量化不同外源调节剂对棉花根系的调控作用,采用萌发袋试验方法,定量分析了不同浓度外源调节剂下根系形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GA3和较低浓度SA均可促进棉花幼苗主根生长,与CK相比,0.8mg/L GA3和0.05mmol/L SA可增加幼苗主根长24.6%、33.3%;高浓度GA3会降低棉花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而低浓度SA可通过增加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促进棉花根系发育;GA3可促进棉花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SA则增加地下部干质量,并提高棉花根冠比.由此可知,0.05mg/L GA3和0.05mmol/L SA是促进棉花幼苗根系发育和增加生物量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7.
为花生苗期科学施氮提供依据,采用沙培试验,设置0mol/L(对照)、2×10~(-3)mol/L(中氮)和4×10~(-3)mol/L(高氮)3个施氮水平,比较分析各施氮水平对青花7号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水平不改变花生生长指标(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冠比)和根系形态指标(主根长、平均根粗、根表面积和一级侧根数)在整个苗期的变化趋势,但各指标因施氮水平不同而有所差异;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地上部鲜重和一级侧根数呈先增后减趋势,根表面积先减后增趋势,根鲜重、根干重和地上部分干重呈增加趋势,根冠比和主根长呈下降趋势,平均根粗在中前生长阶段呈先增后减,后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幼苗生理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旱棚盆栽试验,以4个抗旱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陇油7号、天油2号、天油4号为材料,用人工控制浇水的方法模拟干旱环境,测定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4个油菜品种的幼苗叶片叶绿素质量浓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对电导率增大,根系的主根长、侧根数、根系干重、根冠比上升,根系活力下降。干旱胁迫后,抗旱性强的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主根长,侧根数多,根干重较重,根冠比大,根系活力稳定;弱抗旱冬油菜品种天油2号主根较短,侧根数少,根干重轻,根冠比小,根系活力变化幅度较大;中抗旱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天油4号各指标居于陇油7号和天油2号之间。  相似文献   

9.
以16年生桑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和温度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干质量、根干质量和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平均发芽时间和根平均直径增加。随温度的上升,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逐渐升高,平均发芽时间变小,但幼苗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都是先增加再降低,30℃时最大。NaCl浓度和温度在平均发芽时间、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上有着显著的交互作用,适度的高温缓解了桑树种子萌发时的盐胁迫程度。幼苗生物量与根系生物量、根冠比、根长和根表面积成极显著正相关,根系生长是反应幼苗受胁迫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缺磷条件下抗草甘膦大豆种植时合理使用草甘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RR1为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法,在RR1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4.98 mL/L的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10d后测量农艺性状.[结果]正常供磷条件下,草甘膦处理会降低RR1大豆的叶面积、总根长、主根长、地上鲜重、根鲜重、根冠比、根系活力、根系磷含量和叶片磷含量,而株高、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增加,但与清水处理差异均不显著(P>0.05).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处理的RR1大豆的叶面积、总根长、地上鲜重、根系活力、叶片磷含量和根系磷含量降低,而株高、根鲜重、根冠比、叶片SOD活性和MDA含量增加,其中SOD活性变化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缺磷胁迫下喷施草甘膦,大豆的根鲜重、根冠比、叶片MAD含量和SOD活性增加,叶面积、地上鲜重、根系含磷量和叶片含磷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水肥滴灌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的影响,为橡胶树节水、节肥育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进行不同培养基质、肥料类型、滴灌量和滴灌频次处理,测定各处理下的接穗生长量、根冠比、主根长度、主根粗度、根系体积和叶片养分含量等指标,筛选适合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的最佳水肥滴灌处理组合.[结果]以表土为培养基质进行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每10 d滴灌复合肥100 mL的处理,其接穗株高、茎粗、叶蓬数及存活率分别为30.87 cm、3.47 mm、2.15蓬和100%;冠根比、主根长度、主根粗度及根系体积分别为31.10%、30.52 cm、6.48 mm和4.00 mL;叶片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分别为4.60%、0.24%、1.82%、0.47%和0.18%;籽苗芽接袋育苗长势较好,但其叶片钙和镁含量较低.以椰糠为基质的处理总体上较有利于根系生长,但其地上部长势差于混合基质.[结论]以表土为培养基质、含适量钙和镁的复合肥液较有利于橡胶树籽苗芽接袋育苗生长,可在培育橡胶籽苗芽接袋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以枳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两年重复试验分析了不切除主根、切除1/3主根、切除1/2主根、切除2/3主根等4个不同水平根系修剪处理下枳实生苗生长发育、根系构型和营养吸收的情况,并检测了不同水平根系修剪处理对侧根发育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1/2主根处理增加了枳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改善了根系构型参数(侧根数、总根长、根表面积和平均长度),增加了根系P、K、Ca、B、Fe、Na和Zn等营养元素含量。另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发现,根系修剪处理诱导了侧根发育关键基因HOX1和CYP2的积累,并抑制了IAA11和IAA13的表达。综上所述,适度根系修剪可能通过诱导HOX1、CYP2基因的上调和IAA11、IAA13基因的下调来调控枳实生苗侧根的生长发育,改善根系构型,从而提高枳实生苗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及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喷施宝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受温度逆境条件制约的生产现实问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喷施宝溶液浸种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效应。表明在温度胁迫条件下喷施宝能提高萌芽率和促进胚根生长,其中1000mg/L浓度处理促萌最明显,300mg/L处理对胚根长度、直径增加最显著。经喷施宝处理的种子出苗后幼苗株同较矮,分枝数和地上部质量增加,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幼苗根系活力提高,主根长度、直径、侧根数和地下部质量增加,以300-500mg/L的效果为佳;根瘤菌个数和鲜质量也有所增加,以100-300mg/L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4.
A glasshouse study compared the growth and phosphorus (P) efficiency of 96 genotypes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Merrill] in a P-deficient soil. The soybean genotypes differed greatly in growth, nodulation and P uptake after growing in the soil for 45 days, with shoot biomass ranging from 0.91 to 1.75 g per plant. The application of P improved biomass production, nodulation and P uptake and decreased root to shoot ratio, root length and surface area and P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e 96 soybean genotypes were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 in P efficiency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and 4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F values in combination with growth potentials. The Pefficient genotypes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 biomass production, root to shoot ratio, root length and surface area and P uptake but low shoot to root P concentration ratio under P deficienc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 substantial genotypic variation in P efficiency in existing germplasm, and that P efficiency was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dry weights of shoots and roots, ratio of root to shoot dry weight, root length and surface area, root P content and total P uptake. The shoot dry weight under P deficiency and relative shoot dry weight (deficient P/adequate P supply) are effective and simple indicators for screening P-efficient genotypes at the seedling stage.  相似文献   

15.
氮磷对菘蓝营养生长期根、冠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的氮磷处理对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的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蛋白、根、冠干物质积累、根长、根粗、根冠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对菘蓝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叶绿素的含量、干物质积累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氮磷配合施用时效果更好;氮、磷均可以提高菘蓝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单施氮肥降低了菘蓝的根冠比,而单施磷肥增大了菘蓝根冠比,以菘蓝根和叶同时采收为目的时,以处理6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用液培法以4个不同磷效率的大豆基因型为材料,对其在缺磷胁迫条件下的主根长、根冠比、光合速率及抗衰老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低磷主要表现是刺激根的伸长,与磷低效基因型相比,磷高效基因型的主根长、根冠比增长比较明显;磷高效基因型的光合能力和生物膜的抗氧化能力都明显高于磷低效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膜下沟灌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根系分布、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为冬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设1500、3000m3/ha两个灌水水平和75、150和300kg/ha3个施氮水平,测定不同处理组合冬小麦根部特征及产量。【结果】冬小麦根系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根长密度呈指数下降;灌水量相同时,适当增加施氮量能促进冬小麦根系生长,但施氮量过高时又会抑制冬小麦根系生长。施氮量相同时,增加灌水量会显著抑制冬小麦根系生长。冬小麦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冬小麦根冠比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冬小麦产量与根冠比之间呈一元二次显著性相关。【结论】冬小麦产量与根冠比呈一元二次显著相关,3000m3/ha灌水量和150kg/ha施氮量为较优的灌溉施氮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水平对南瓜根冠比和壮苗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南瓜有机基质穴盘苗的根冠比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后,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增加,但地下部生物量较对照明显减少,根冠比降低。磷钾施用后,幼苗地上部生物量有所增加,地下部生物量前期不及对照,后期稍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根冠比与对照接近。微肥施用后,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变化不大,但地下部生物量较对照有明显的增加,根冠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膜下沟灌水氮耦合对冬小麦根系分布、根冠比及产量的影响,为冬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小麦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设1500、3000 m3/ha两个灌水水平和75、150和300 kg/ha 3个施氮水平,测定不同处理组合冬小麦根部特征及产量。【结果】冬小麦根系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根长密度呈指数下降;灌水量相同时,适当增加施氮量能促进冬小麦根系生长,但施氮量过高时又会抑制冬小麦根系生长。施氮量相同时,增加灌水量会显著抑制冬小麦根系生长。冬小麦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冬小麦根冠比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冬小麦产量与根冠比之间呈一元二次显著性相关。【结论】冬小麦产量与根冠比呈一元二次显著相关,3000 m3/ha灌水量和150 kg/ha施氮量为较优的灌溉施氮方式。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及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施肥量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不同施肥水平下科尔沁沙地的苜蓿干鲜草产量、枝条长度、茎粗、枝条数、株高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并计算生长速率、茎叶比、根冠比、干鲜比。结果表明:①第一茬枝条长度、第二茬茎粗和根冠比均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二茬枝条数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三茬枝条数则随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②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对苜蓿干草产量贡献大小的指标排序依次为茎粗枝条数枝条长度。③第一茬紫花苜蓿生长速率变化较为平稳,第二、三茬苜蓿均呈现前期生长迅速后期减慢的规律。④苜蓿干草总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在总施肥量为656.25 kg/hm~2时苜蓿干草总产量最高,达到17 218.9 kg/hm~2。因此,建议施肥量为返青施肥375 kg/hm~2(N 60 kg/hm~2、P_2O_5 56.25 kg/hm~2、K_2O 56.25 kg/hm~2),第一次刈割施肥131.25 kg/hm~2(N21 kg/hm~2、P_2O_5 19.687 5 kg/hm~2、K_2O 19.687 5 kg/hm~2),第二次刈割施肥150 kg/hm~2(N 24 kg/hm~2、P_2O_5 22.5kg/hm~2、K_2O 22. 5 kg/hm~2),施肥总量656.25 kg/hm~2(N 105 kg/hm~2、P_2O_5 98. 437 5 kg/hm~2、K_2O 98. 437 5kg/hm~2)。结果为科尔沁沙地苜蓿合理施肥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