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和地处福建东北部,位于北纬27°05′~27°23′,东经118°33′~119°17′。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4~18℃,极端高温32~40℃,极端低温-7.6~-11.5℃,有效积温4200~5800℃,无霜期212~264天,年降雨量1560~2039毫米,日照约1950小时,属中亚热带气候。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岳连绵起伏,森林密布,山地约占90%,宜茶山地面积大,发展茶叶生产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
政和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北纬27°05′至27°23′,东经118°33′至119°17′之间。境内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溪渠纵横,石峻水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由于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所产的“政和工夫”、“白毫银针”、“白牡丹”等传统  相似文献   

3.
广西地处亚热带,是祖国最南的省区之一。位于北纬20°54′至26°21′,东经104°31′至112°05′;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8.8—22.5℃,雨量1000—2000mm,以五天为候计,候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会区除桂林有两个月冬季外,其余地区夏季达7至9个月,春秋季仅3—5个月。土壤多为红壤,PH值在5.5—6.5之间,适宜种茶。  相似文献   

4.
清流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中段东南侧,九龙溪上游,北纬25°48′-26°21′,东经116°38′-177°10′之间,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水热资源地区间差异大和小区立体型明显的气候特点。境内从海拔900米的高山区到低洼平地,年平均气温15°-18°之间,年降水量1771.3毫米,是茶树适宜栽培区。1、茶叶生产现状清流种茶历史悠久,清道光九年(1829)县内龙津河沿岸开始种植茶叶。解放后,开始利用引进种植优良品种,196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515亩,年产茶叶13.45吨。1970年全县茶叶面积860亩,产量28.55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5.
政和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则以茉莉花茶行销中外,刺激了茉莉花迅速发展,导致茉莉花与茶叶生产比例失调,今年五月我们就此问题进行实地考察,现将调查所得报告于后。 一、产区概况 政和县位于福建北部,约界于北纬27°05′-27°23′,东经118°33′—119°17′之间。全县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部为高山地带,西部星溪、松溪河谷两岸地势平坦,是茉莉花的主产区。 全境地处中亚热带,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东部渭北旱塬,地处北纬34°57′—35°28′,东径109°11′—110°27′。海拔470.9—800米,年均温11.3—13.5,年降水量549—596.1毫米,年蒸发量1606.1—1938.1毫米,干燥度1.50—1.73,素有渭北旱腰带之称。乃陕西大麦的主要集中产区,面积和总产均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目前国内有关旱地大麦数量性状方面的研究较少,故研究本区大  相似文献   

7.
凉山州地处我国西南,位于东经100°31′~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该地区自然地型复杂,地势相对高差大,年降水量1000mm左右,日照时数2000h以上,属典型的高原立体气候区、在凉山州的高寒山区(海拔2000m以上),年均温8~13℃,年降水量800~1200mm,无霜期200~250d,马铃薯生长期4~9月份,雨水多,基本无霜冻出现。海拔高、温度低、气候冷凉,具有发展马铃薯生产的优越条件。近几十年来,高寒山区的彝族人民已把种植马铃薯作为自己解决温饱的重要手段之一。据统计,凉山州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已在6万hm2以上。但是,…  相似文献   

8.
稻棉连作是收割早稻后立即移栽短季棉的种植方式。稻棉连作是根据宜春地区的气候条件、早稻、棉花收获期及推广新技术措施的深入发展而提出来的。 1 宜春棉区具备稻棉连作的气候条件宜春地区地处北纬27°33′~29°06′,东经113°54′~116°27′之间,属中亚热带温润气候,气候温暖,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达269天,其中高安达280天,丰城、樟树和上高  相似文献   

9.
赣南属于江西南部,位于北纬24°30′至27°10′,东经113°52′至116°40′。东与福建武夷山为界,南与广东九连山连接,西南有诸广山、大余岭与湖南、广东毗邻,北部有于山、翠雷山、云峰山等与抚州、吉安地区接壤,为群山环抱;中部丘陵起伏的山区。该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9度上下;  相似文献   

10.
顺昌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17°30′-118°14′,北纬26°39′-27°12′,土地总面积296.25万亩,山地面积243万亩,森林复盖率73%,年平均气温18.5℃,年均雨量1693mm,年均日照1709小时。发展茶叶生产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1.
闽东,系宁德地区的通称,它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东经118°32′30″~120°43′25″,北纬26°18′~27°40′49″之间。土地总面积13396.9平方公里,山地占63.6%。这里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侯,积温高,日照长,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平均气湿13.4~19℃,年降雨量1641~2347毫米,土壤多红壤、黄壤,自然条件适于茶树栽培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涟源市位于湘中腹地,介于东径111°33′—112°2′;北纬27°27′—28°2′之间。东毗双峰,娄底,南抵邵东、新邵,西连新化、冷江,北与宁乡、安化为邻。1990年来,全市总人口100.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9%,人口密度大,每平方公里531人,比全省平均多248人。总耕地64.53万亩,人平0.64亩,其中水田42.7万亩,人平0.42亩,是全省人平占地最少的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3.
试论政和白茶品质特征与政和县自然环境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和县是我国白茶主产区,是政和大白茶树品种和政和白茶原产地.政和白茶以政和白毫银针、政和白牡丹花色产品为主,主要采用政和大白茶新梢加工而成.政和白茶生产历史悠久,至迟始自宋徽宗年间,政和县进贡白毫银针,并因此而得县名.目前,政和县拥有茶园面积5333hm2,产茶8000t,其中白茶1500t,占全省传统白茶总量的70%以上,产品90%销往海外.政和白茶因质优而畅销,政和白茶更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加上精湛的加工工艺,成就其风格非凡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闽东位于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4℃~20.2℃,年均降雨量1250~2350mm,无霜期235~300天。地形以丘陵山地兼沿海小平原相结合为特点。目前全市茶园面积4.71万hm~2,茶叶总产量4.5万t,总产值达6.3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1.1万t,产值2.8亿元,占总产量的24.5%,占总产值的44%。名优茶已成为全市茶叶生产的重要支柱。 1 闽东名优茶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富阳市地处浙西北山地丘陵区,位于北纬29°44′45″~30°11′45″,东经119°25′22”~120°9′18″之间,气候属中亚热带北缘季风区,四季分明,兼有南北之利,利于茶树生长。但富阳市境内多山地丘陵,具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特征,地形变化大,小气候特征明显,同时受季风气候不稳定的影响,茶叶生产易受春冻、夏旱等灾害性天气影响。为进一步促进富阳市茶叶生产稳步发展,特对富阳市茶叶生产气候因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我县地处鹫峰山脉,位于东径119°6′—119°29′,北纬26°52′—27°14′。海拔从65米—1506米。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群山连绵,峰峦迭嶂。全境面积1046平方公里。全县划分九社一镇,142个大队,14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八万多人。为中亚热带山地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3.2度(气象站)—19.1度(咸村)≥10度年活动积温3191度—5746度,无霜期203天—256天,年日照总时数1755.2小时,年降雨量1600—22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83%。土壤大部份属红、黄壤、土层深,有机质含量高。  相似文献   

17.
盛守文 《中国茶叶》1995,17(4):10-11
寒绿、龙井长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茶树新品种,1988~1993年,结合全国区域试验,对这两个品种在安徽省东至县的适应性、适制性等作了较系统的观察和比较,试验用福鼎大白茶和安徽一号作对照种,现将引种结果作一报道.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的气候条件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位于长江南岸的皖南老茶区,北纬29.7°,东经116.8°,海拔80m,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最低气温-16℃,年降水153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全年≥10℃积温5000℃以上,无霜期220天左右,土壤为黄壤,pH值5.8,适宜种茶.二、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春茶开采期、生叶高峰期和秋茶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地处北纬27°27′,东经112°12′。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形为丘陵地,海拔为85—109米,土壤为第四纪红壤,pH值在5.5—6.5范围内。据我县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年平均降雨量1311毫米,年平均日照1621.9小时,太阳总辐射量年平均105.9千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为17℃,大于10℃的活动积温为5371℃。1月平均气温最低,  相似文献   

19.
闽西北地区系指东经116°23′~118°40′北纬25°30′~27°28′的福建省三明市辖区。本区地跨武夷山、戴云山两大山脉,东西横跨230公里,南北相距180公里。境内高山丘陵连绵起伏,河谷盆地交错,自然条件复杂,小气候变幅大,极适宜茶园杂草滋生。杂草不仅与茶树争水夺肥,又是部分茶树病虫的中间寄主。杂草的滋长不但妨碍茶园采摘,还影响了茶叶的品质,成为茶叶生产的一大危害。为了探索茶园病虫草综合治理的途  相似文献   

20.
福安地处福建东北部,位于北纬26°41’-27°24’与东经119°23’-119°52’之间。境内依山傍海,白云山为天然屏障。地势从北向南倾斜,交溪纵贯其中,形成东西北高,三面群山环抱,中间低,为南北走向河谷丘陵山地,南面临海。东西宽约37公里,南北长约80公里,总面积18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68.5公里,水系发育,自北向南贯穿全市,为我省一个典型的山区内海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热充足,年平均温度19.6℃,年平均降雨量1618毫米,无霜期长达240—300天,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土壤酸碱适宜等优越的生态环境适宜茶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