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文章以克什克腾旗为例,针对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其他区域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的推进有积极的引导、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2022年,在对辽宁省营口市7处自然保护地类型、数量、规模、分布、管理现状等情况分析评价基础上,结合保护地内存在的空间交叉重叠、历史遗留、现实矛盾冲突等问题,根据营口市生态空间的分布特点和生态保护实际需求,提出了营口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研究结果可为推进营口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自然保护地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了师宗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思路,归并相邻自然保护地,优化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和管控区划。对有序解决师宗县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完善师宗县自然保护地空间布局,有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规则与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我国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为贯彻《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的目的、对象、任务、原则等总体要求,提出了体系转换、整合归并、范围调整和区划优化规则,以及预案、确认和实施三步走的实现路径,探讨了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的分类分级分区管理以及治理支撑体系,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技术参考和指导,以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总体规划等基础工作,构建统一规范、管理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南昌市自然保护地涉及林业、生态环境、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城建、文广新旅等多个部门.根据各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方式和保护特征差异,按照推行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自然保护地统一归林业部门负责管理.在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历史等原因,形成了各自然保护地发展不平衡、建设不完善的现状.本文根据南昌市自然保护地的现状,对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和保护管理提出科学建议,为南昌市自然保护地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建设中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围绕“四山八水”生态格局正在努力构建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喀斯特山地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地共314个,总面积456.88 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97%。分析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面积占比相对偏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整合优化未达预期,综合利用研究匮乏等问题。藉此,提出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公园,稳步推进整合优化,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价值研究等自然保护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2021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科学界定范围和管控分区,组织勘界立标".GIS技术是自然保护地归并整合、边界范围调整、功能分区优化和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工具,科学利用GIS技术可以提升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效率,快速进行图表交互式统计,并提供动态及三...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创新与改革,而湿地自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州20个湿地公园为基础数据,对比分析了整合优化前后湿地公园基本情况,发现整合优化初步解决了整合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空间交叉重叠、保护空缺、保护地内用地矛盾等情况。并从保护和恢复重要典型湿地、恢复市域湿地生态廊道、修复湿地生境、促进湿地价值转化、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整合优化后湿地自然公园保护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阐述国土空间分类、自然保护地分类及整合类型分类,解析整合类型内涵,包括调出和调入、归并转化和保留的内涵解析。重点讨论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区域的整合类型适用问题。提出自然保护地整合类型分为调出、调入、归并转化、保留4个类型;自然保护地涉及交叉重叠时,重叠区域若不是全部调出,那么除保留一个保护地外,其他保护地的整合类型按调出来处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七台河地区自然保护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该地区自然保护地重叠及矛盾冲突比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应用GIS空间叠置分析技术,解析其空间格局及与周边自然保护地的重叠区域.结果表明:区内共有4处重叠区域,其中与松花江"三湖"保护区和松花湖省级森林公园完全重叠;与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重叠面积3820 hm2,占其总面积6.7%;与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重叠面积5014 hm2,占其总面积8.8%.通过分...  相似文献   

12.
借助MSPA方法和CEM,利用LCI从生态景观连通性角度评价浏阳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初步成果。研究结果显示:浏阳市自然保护地识别出30个重要生态源地斑块,占浏阳市土地总面积的43.27%,面积整体变化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其中9号重要生态源地斑块面积最大,占核心斑块总面积的63.80%。结果表明,整合优化后浏阳市自然保护地生态景观连通性增强,基于生态景观连通性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初步成果合理。  相似文献   

13.
收集怒江州各类自然保护地界线,利用GIS软件对自然保护地现状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怒江州建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5种类型自然保护地8处共66.15万hm2,各类自然保护地之间存在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突出等问题。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地分布状况,开展保护空缺分析。提出整合交叉重叠、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和将保护空缺中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南太行地区5种类型99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法并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南太行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交叉重叠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南太行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的数量最多,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长治市内的保护地分布数量最多,整体呈集聚的空间分布类型;其保护地按照密度值可分为3档,大多为点状分布,高密度区主要呈带状和团块状分布在南太行东部地带及部分南部地区;99处保护地中存在27处交叉重叠,风景名胜区交地质公园是最多的重叠类型。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在对青海湖流域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详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保护地存在的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制定了整合优化办法,提出了整合优化建议方案,并就方案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自然保护地广泛存在跨行政区重叠部分归属不明、保护与利用矛盾冲突严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风景名胜区未参与整合、未能切实服务于群众等突出问题,通过梳理其成因,提出成立专项评估小组,破除区划阻隔;有序调减基本农田,灵活处理矛盾冲突;综合评估建设项目,实行追责制;优化管控体系,实行差异化分区管控;落实资金保障,完善社...  相似文献   

17.
基于北京市34种有监测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预测物种潜在适宜栖息地和热点分布区,识别北京市重点自然保护空间,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北京市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适宜生境面积有9821.45 km2,可分为山区与平原过渡地带、海拔在400~700 m的山谷区和水体周...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过程中存在的“以调代改”,破碎化程度增加,相邻保护地整合随意,不实事求是地分析保护空缺,保护区功能分区调整随意等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禁止借机洗白原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保护地的完整性和连通性,规范整合,科学如实地分析保护空缺,合理地评估保护地边界区划等有关自然保护地整合的对策、方法、措施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2020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文中针对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下辖自然保护地存在的边界不清、范围交叉重叠、矛盾冲突较多、保护地空缺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梳理核实边界、主动协调权属争议、依规调处矛盾冲突、减少破碎化和天窗、新建自然保护地,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贺川 《技术与市场》2006,(11):50-51
企业并购本身只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重新布局,一种优化组合,因此企业经营的好坏并不是简单的取决于是否并购。并购的预期效益能否发挥和实现,关键在于企业并购后的管理和操作。而企业并购后的操作涉及到诸多方面,一般而言必须解决的是资产整合、经营战略整合、组织与制度整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