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地,近年林下养鸡产业得到较好发展,林下养鸡既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草虫等资源优势,同时鸡粪作为优质肥料供林木有效生长,产出的林下放养鸡由于口感、风味较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行情较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对放养林地坡度选择过大的误区,导致鸡的放养距离和活动范围大为缩小,放养效果较差,未能起到充分利用林下虫草资源的目的,而距离圈舍较近的放养区域植被破坏严重,粪污较难完全消纳,粪污污染和环境卫  相似文献   

2.
林下养鸡不同轮牧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养鸡是充分利用林果间隙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可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以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收入等。近年来,林下养鸡在广西等地得到迅速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养殖密度过大、长期放牧造成林地土壤板结、林下植被遭破坏等现象。本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轮牧模式下的饲养效果和植被恢复情况,以筛选出林下养鸡优良模式,为指导林下养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川西山地拥有大量的林地,近年林下发展养鸡产业得到较好发展,林下养鸡既可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和草虫等资源优势,同时鸡粪作为优质肥料供林木有效生长,产出的林下放养鸡由于口感、风味较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行情较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林下放养密度存在误区,或密度过大严重破坏植被,无法起到节约饲料效果甚至土壤无法消纳粪污导致环境污染风险;或密度过小,较大的浪费林地面积,单位养殖效益较低。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林下养鸡已逐渐成为我县养鸡业发展的新模式。林下植被覆盖率高,细嫩牧草种类繁多,昆虫、籽实资源丰富。利用林地多和适宜推广无公害养殖的有利条件,在林地、果园地、退耕还林地建立规模化生态养鸡场,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林下养鸡,林牧并举,互为利用,形成近期养鸡得利,远期护林有益,林、农、牧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对当地对农民增收及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总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食品也越来越青睐。林下养鸡是借助林地放养、鸡舍饲养相结合的一种养鸡模式,林下养鸡模式下饲养出来的鸡,肉质鲜美,鸡粪还可以作为有机肥,促进林木的生长,抑制杂草丛生,减少林地害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市场前景十分广泛。文中就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升林下养鸡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林下养鸡是一种综合利用林地资源进行养殖的生态饲养模式。本文从鸡舍选址和建设、建立消毒制度、林下养鸡的基本要求、鸡群的回棚训练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养鸡的技术要点;从育雏期的管理、放养期的管理、疾病的预防等方面介绍了林下养鸡的措施,从而保证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农家养鸡主要是利用房前屋后空地进行养殖。但饲养规模小、饲养方式粗放原始。近几年来,随着都匀市坝固镇经果林的快速发展,林(果园)下生态养鸡发展迅速。林下生态土鸡是利用经济林地果园等实施放养与舍养相结合。对林地实施种养开发是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收入的有效途径,是适应市场需要、优化养殖结构的一项重大举措。林下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在城区和农村闲置土地上着力发展植树造林,林草地面积逐年增加,发展林下养鸡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需求优势逐渐显现。林下养鸡具有三大优点:一是林地空间大,有利于健康,疾病较少;二是林地有丰富的野草、昆虫,给鸡补充一些食物,能减少饲料成本;三是鸡在林地活动量大,使肌肉韧性增加,水分减少,肉质鲜美,适口性好。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林草地,在人工生态林和经济林下饲养散养鸡成为农村养殖户增收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林下养鸡就是利用荒地、林地、果园、农闲地进行规模养鸡,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养鸡模式,即节省养鸡饲料成本,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实现林牧和谐发展,属生态型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林地养鸡是一种生态养鸡模式,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科学方法林下养鸡,关键点在于要做好雏鸡的育雏管理和成鸡的放养管理,实现生态放养,并加强鸡群疾病的防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11.
泸州市纳溪区竹林面积达65.4万亩(1亩≈667 m^2),发展林下生态养鸡,不仅能充分利用广阔的林下土地资源,还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和肉质风味,增加养殖效益。而林下养鸡成败的关键在于育雏鸡的养殖,如果雏鸡苗体格健康,放养到山林里抗病能力就强,反之,则会影响林下鸡放养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林下养鸡就是利用林地间隙,以围栏形成的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模式,既节省养鸡饲料成本,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又为林地除害去杂,培肥土壤,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是一种投资小,周期短,效益好,市场需求量大,既环保又安全的生态养殖模式,但疾病预防和治疗仍是影响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对疫病防治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下养鸡是利用林地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其生产的鸡肉质鲜美,鸡粪作为有机肥可以促进林木生长、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合实际,从场址的选择、鸡舍建设要点、鸡品种的选择以及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等方面,总结了林下生态养鸡技术,为养鸡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下生态养鸡模式建立了林牧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绿色循环,是传统放养模式和现代养鸡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途径。林下生态养鸡不仅能稳定林地的生态循环功能,避免养殖污染,还能让鸡的肉质更加鲜美紧实、营养丰富,符合当前养殖市场新潮流。本文从林下生态养鸡的规划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关键技术要点和管理措施进行了探析,以期达到林下生态养鸡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林下放养鸡是禽类养殖户常用的散养手段,但林地环境温暖潮湿,鸡群容易受到各类寄生虫病的侵害,给养殖户带来一定困扰.该文首先简单阐述了林下放养鸡寄生虫病的危害,选取常见的林下放养鸡体内、体外寄生虫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进一步讨论林下放养鸡寄生虫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旨在降低寄生虫病的危害,增强林下放养鸡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林下生态养鸡,就是在树林中放养或与舍饲结合饲养土鸡,以采食昆虫和牧草为主,补充饲喂为辅。这种养鸡模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而且可以生产出更多优质的鸡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为此,本文从养鸡林地的选择与改造、鸡舍地点的选择与布局、林下养鸡的技术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林下生态养鸡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地养鸡充分利用了林地内的植物性饲料、动物性蛋白、放养的优越条件等等,使林地内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但减少了养鸡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障了食品安全,创造了良好的养殖效益,有着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文章就林地养鸡的技术要点进行汇总介绍,为技术推广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分析林地生态养鸡对林地养护和生态养鸡的好处;阐述林地选择、鸡舍和设施配备及放养鸡品种选择等方面的要求;重点强调场地消毒、鸡群免疫防疫、育雏期营养和环境管理、放养期鸡群和林地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关键和操作要领,为广大农村养殖户发展林地生态养鸡提供一种生产模式和技术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林下养鸡科学技术知识,总结出更多的林下养鸡经验,本研究在百色范围内随机选取10种林地类型、20个规模林下养鸡场作为试验对象,重点研究和分析不同林地类型与林下养鸡成活率、增重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在广西区内甚至全国范围尚属首次,为试验研究数据库填补空白。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林种对发展林下养鸡的成活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有一定影响。林地郁闭度在40%~80%和坡度在5度~35度范围为发展林下养鸡最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20.
<正>散养土鸡及土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而且容易消化吸收,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土特、绿色与野味特点,已被现代人誉为绿色生态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林下养殖日照麻鸡是一种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开展林牧复合生态养殖的新模式。1林下养鸡的意义(1)节约土地资源,提高林地利用率。林地养鸡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决了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的利用问题,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