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度风速对奶牛产乳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温度对奶牛产奶置的影响   1.1温差为2.0℃时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温度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是有规律的.当温度从-1 1.9℃逐渐上升时,产乳量随之上升;到15.8℃时,产乳量的达到最高;温度继续上升时,产乳量下降.较适宜的产奶温度范围是7.9~24℃.……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奶牛进行口蹄疫O、Asia-1型双价灭活疫苗的注射,观察注苗前和注苗后产乳量的变化,判断O、Asia-1型双价灭活疫苗对奶牛产乳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增乳添加剂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泌乳初期的正常奶牛进行了短期添加试验,观察了添加前后奶牛产乳量、乳汁成分、非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以及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泌乳早期应用本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奶牛产乳量(P<0.01),改善乳汁成分;并可降低非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兴起,如何提高产乳量、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成为广大养殖户倍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奶牛生产实践来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品种、个体)和生理(年龄与胎次、泌乳期、初产年龄、于乳期等)等内在因素外,外在因素(饲养管理、乳房按摩与挤奶、产犊季节与外界温度、疾病与药物等)也对奶牛产乳量产生一...  相似文献   

5.
我国幅源辽阔,气候条件相差很大,最南部属亚热带地区,高温时间持续较长,最北部是寒温带地区,低温时间较长。虽然说黑白花奶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不同季节、温度、湿度对乳牛产乳量的影响较大。据报道,奶牛最适宜的温度是8~10℃,keller指出,牛舍的适宜温度为10~13℃,相对湿度是40~80%。王毓峰、聂光达等报道,上海市乳牛最适宜的温度为8~16℃。为弄清江苏省气候条件对乳牛产乳量的影响,我们对镇江、常州部分黑白花奶牛生产  相似文献   

6.
夏季奶牛热应激及其营养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生 《广东奶业》2010,(2):14-18,21
1奶牛热应激的发生原因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  相似文献   

7.
刘瑞生 《中国奶牛》2011,(13):38-42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防治奶牛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生 《广东奶业》2009,(2):31-34,13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1影响因素 奶牛的品种。不同品种奶牛的乳脂率有差异,乳脂率和产乳量之间存在负相关。产乳量较高的奶牛其乳脂率相应较低,但产乳量高的品种通过有计划地选育,乳脂率仍可以提高。相同品种内的不同个体虽然处在相同环境、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C,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近年来随着规模化、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在奶牛养殖方面较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有一定差距。1特点高产奶牛的主要特点是产乳量高,一般每天产乳量在30千克以上,一个泌乳期产乳量在6 000千克以上。有机体新陈代谢旺盛,高产期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均高于一般牛。采食饲料量多,饲料的转化率高,对饲料及外界环境反应快。高产奶牛要排出大量的牛乳,所以需要很多的营养物质。2牛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1饲养管理奶牛的饲养方式、饲料种类及饲喂方法等,对产乳量都有影响。但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产乳量的影响最为明显。1.1精饲料对产奶量的影响精饲料主要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特别是高产奶牛和泌乳盛期的奶牛,应注意精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在泌乳盛期,由于奶牛产量处于上长期,而采食量的增加比产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粒度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乳量及乳品质的影响,以平均泌乳天数110 d的高产奶牛群为试验对象,分别按照加料后搅拌3 min(试验Ⅰ组)、6 min(试验Ⅱ组)、9 min(试验Ⅲ组)和12 min(试验Ⅳ组)后投料的梯度进行全混合日粮粒度饲喂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奶牛产乳量比Ⅰ、Ⅲ和Ⅳ组分别高2.16%、3.04%和8.60%,其中Ⅱ组奶牛产乳量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Ⅲ组和Ⅰ组奶牛产乳量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Ⅱ组奶牛乳脂率分别比Ⅰ、Ⅲ、Ⅳ组高0.02、0.02和0.12个百分点,其中Ⅳ组奶牛乳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Ⅰ、Ⅱ、Ⅲ组奶牛乳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Ⅳ组(P0.05)。  相似文献   

14.
奶牛是一种耐寒怕热的动物.对体温调节能力有限。在诸多应激因素中,高温环境对奶牛的应激影响尤为突出。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05,26(23):50-50
高产奶牛的主要特点是产乳量高,一般日产乳量在30kg以上,一个泌乳期产乳量在6000kg以上。由于高产奶牛要排出大量的牛乳,所以需要很多的营养物质。高产奶牛每天需要采食80~100kg的饲料(约折合干物质20~25kg)来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由于要消化吸收这些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仅消  相似文献   

16.
1饲养管理 奶牛的饲养方式、饲料种类及饲喂方法等,对产乳量都有影响。但营养物质的供给,对产乳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玉米和高梁的不同加工处理——饲喂奶牛的不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乳价取决于非脂固体率。故奶牛工作者一直在为提高乳蛋白质量而努力。同时又要设法提高产乳量,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淀粉是高产奶牛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提高淀粉的利用率对改善乳生产至关重要。由于瘤胃内淀粉消化率的变化,泌乳净能(NEL)的摄人量和吸收率也随之改变,也影响奶牛乳蛋白质生产量和含量。C.B.Theurer等人研究后认为,提高淀粉消化率、乳蛋白质率和产乳量的有效办法是奶牛饲喂蒸汽压片玉米(SFC)和  相似文献   

18.
饲养实践证明,普通奶牛产乳的适宜温度为10℃~15℃,黑白花奶牛产乳的最适温度为0℃~20℃,此时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奶牛产乳量高,饲料利用经济。超过适宜温度范围,奶牛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开始升高,容易引起热应激反应。此时奶牛除了加强呼吸等途径增加散热外,还通过降低采食量以减少体内产热,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于采食量降低导致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是造成奶牛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显示,通过调整日粮组成水平.保证供给足够的营养,以补偿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产奶量,还可以缓解奶牛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奶牛各胎次产乳量相关性研究与终生产乳量的早期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荷斯坦奶牛1~7胎各胎次产乳量相关性的研究,分析了各胎次之间产乳量的相互关系,泌乳的规律性,并通过早期产乳量 生产乳量,筛选最佳预测终生产乳量的回归方程,预测的终生产乳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7819。  相似文献   

20.
奶牛用纳米级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针对畜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奶牛产乳量低、质量欠佳、乳腺炎发病率高等问题,筛选出了具有提高奶牛产乳量、改善乳品质、防治乳腺炎和胎表滞留,并能在妊娠全期放心使用的复方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通过运用纳米技术,将该添加荆研制成我国第一个奶牛用纳米级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兰牧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