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胆运用新科技,敢为人先赚了钱山东郯县种菜和养猪的农民很多,但赚大钱发大财的不多。该县农民徐立昌养过猪,建过大棚,都没赚多少钱。后来他建了一个生态大棚,搞起循环经济。他养了23头猪,建了沼气池,种了1334平方米的大棚菜,猪粪用来制作沼气,沼渣作肥料种地。他的大棚每年都能收入近万元,比以前单纯种菜、养猪多赚1200多元。  相似文献   

2.
选择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发酵的沼渣,以不施肥、单施化肥以及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传统用量(22 500 kg/hm~2)猪粪做底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底施不同用量(11 250、22 500和45 000 kg/hm~2)的沼渣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土壤重金属(镉、铬、铜、锌和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沼渣能够显著提高黄瓜产量以及果实的全铜和全锌含量,增加土壤全铬、全铜和全锌的含量水平,且指标值均随沼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与传统的底施猪粪处理相比,沼渣施用量为1/2猪粪用量时黄瓜和土壤中的所有重金属含量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黄瓜产量明显降低。本研究条件下,施用沼渣处理的当季黄瓜镉、铬、铜、锌和砷含量均未达到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基础土壤相比,沼渣用量为22 500 kg/hm~2时,当季土壤全铬、全铜和全锌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2、3.8和8.0 mg/kg,长期大量施用沼渣存在重金属积累导致土壤污染的风险。在有机肥用量为22 500 kg/hm~2时,沼渣处理的黄瓜产量显著低于猪粪处理,黄瓜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猪粪处理,由此可见,与猪粪相比,沼渣作为有机肥的肥效低且污染风险性高。  相似文献   

3.
自然养猪法又叫生态养猪法、懒汉养猪法、生物环保养猪法等多种叫法,其技术原理基本一样。即利用微生物制剂,按比例掺拌锯屑或秸秆,以此作为猪圈的垫料,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的过程,以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的、无臭气的新型环保生态养猪技术。此养猪方法,已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使部分养猪场放弃了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猪场排泄物是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已经成为影响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养猪业的污染问题,浙江省义乌市畜牧兽医局对高效生态养猪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先后在多家规模猪场进行了"猪-沼-牧草"高效生态养  相似文献   

5.
生猪养殖是环境中抗生素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养猪废水的排放是ARGs进入环境的主要渠道。目前,养猪废水中ARGs排放所导致的环境效应尚不明晰,同时,不同养猪废水处理工艺对于ARGs去除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及探索减少养猪废水中ARGs丰度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本文综述了养猪场内ARGs从产生到进入环境的过程以及当前ARGs污染情况和研究现状,从不同的污水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人工湿地法)出发,重点介绍养猪场污水处理工艺中ARGs的分布和去除效果,认为物理化学法是消减养猪废水中ARGs污染问题最具前景的处理方式。最后,基于目前养猪废水处理工艺在去除ARGs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处理工艺措施并强化各工艺间ARGs监测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施用沼渣对三角梅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高效地利用沼渣,以三角梅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单施沼渣、单施猪粪及沼渣和猪粪混配对三角梅主茎粗、株高、冠径等生长指标以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月试验周期内,施用沼渣对三角梅主茎粗和株高的影响均没有明显差异,但施用猪粪后的三角梅冠径明显大于施用沼渣和不施肥的三角梅;而施用沼渣后的三角梅开花比不施肥和施用猪粪的处理开花提前,而且花期也较长,尤以30%沼渣处理开花整齐,花期较长。  相似文献   

7.
<正>一湾田,一个养猪场,一座沼气池,城郊山坳处,猪栏干净清爽,不闻猪粪臭,唯有饲料香。不远处,发酵好的有机肥正通过沼液输送管网源源不断抽送至稻田,周边是绿油油的葡萄园……这是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南英垦殖场(罗坊镇)"N2N"区域绿色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夏日景象。据介绍,传统的"猪-沼-果"就是农户养猪,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供农户作生活能源,沼渣、沼液用于果树肥料。而N2N模式以沼气  相似文献   

8.
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法、懒汉养猪法,其原理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锯末和谷壳等作为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等排泄物快速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9.
<正>山上种树,林中养猪,利用猪粪种菜,再用种植的蔬菜喂猪,相得益彰,节本增效又绿色环保。近年来,炎陵县水口镇自源村村民孟雅亮采用这样的"链式"养殖法,产业迅速壮大。如今,他已发展造林面积28公顷,养猪1000多头。孟雅亮,2011年在当地先后投资250多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山地145公顷,开荒、挖坑、植树、抚育,造林面积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在西华县、西平县、固始县示范推广"猪-沼-菜"生态模式及对猪场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了猪场粪污污染环境问题,又实现了养猪、蔬菜种植效益增收。同时猪场利用沼气供暖、照明,蔬菜大棚利用沼气提供气肥,沼渣制成有机肥料用于蔬菜种植,蔬菜养猪,形成了现代农业有机统一循环,既减少了化学添加剂、化学肥料的投入用量,又保护和改善了养猪场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文主要介绍"猪-沼-菜"生态发展模式推广情况和成效。  相似文献   

11.
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法”、“懒汉养猪法”,其原理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锯末和谷壳等作为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等排泄物快速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12.
<正>据资料介绍,一个存栏6000头的猪场,每天消耗饲料约12吨,产生猪粪12吨、猪尿19吨、污水70~150吨;1头牛每天排放的废水量更超过22人生活产生的废水。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大量粪污及其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迫在眉睫。现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法"、"懒汉养猪法",其原理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锯末和谷壳等作为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等排泄物快速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14.
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法"、"懒汉养猪法",其原理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锯末和谷壳等作为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等排泄物快速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养猪产生的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极大,物质的利用率低。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将猪场的设备升级,对猪场的猪粪尿进行加工处理,循环利用,提高物质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生态的平衡。本文描述了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阐述了一些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猪粪尿加工处理,变废为宝,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床养猪法也称“自然养猪法”、“生态养猪法”、“懒汉养猪法”,其原理是在养猪圈舍内利用一些高效有益微生物与锯末和谷壳等作为垫料建造发酵床,猪将排泄物直接排在发酵床上,利用生猪的拱掘习性,加上人工辅助翻耙,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分解发酵,使猪粪尿等排泄物快速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部水面资源丰富,有鱼塘面积8000余亩。为转变水产养殖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水资源,新华区科技局于今年年初引进了"水上蔬菜"种植项目并已试验成功,形成了"塘边养猪、猪粪喂鱼、水底养泥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家庭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养殖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选取天津市蓟州区20户家庭养殖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分析了4大类37种兽用抗生素在畜禽粪污中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大类抗生素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废水中检出率(0~80.0%)>粪便中检出率(0~74.4%)>土壤中检出率(0~35.0%),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检出率高于其余3类抗生素。猪粪中抗生素总浓度的平均值(75.78 mg·kg^-1)分别为鸡粪(5.80 mg·kg^-1)和牛粪(0.26 mg·kg^-1)的13.1倍和291.4倍,猪场废水中抗生素总浓度的平均值(549.85μg·L^-1)是牛场废水总浓度平均值(5.27μg·L^-1)的104.3倍。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猪粪中抗生素残留的研究结果显示,肥猪粪(156.59 mg·kg^-1)>仔猪粪(49.38 mg·kg^-1)>母猪粪(23.97 mg·kg^-1)。对养殖场周边土壤研究表明,粪肥施用是土壤中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且猪场周边土壤中抗生素污染倍数最高。研究表明,家庭养殖环境介质中抗生素污染非常普遍,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各环境介质中残留水平均为最高。抗生素的残留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生态风险,粪肥的还田利用可增加土壤中抗生素的生态风险,且废水中抗生素风险高于土壤中抗生素风险。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沙流河村农民刘建民在自家占地0.5公顷的4个蔬菜大棚里,配套建设了猪圈、沼气池,实现了“猪-沼-菜”立体种养模式。这样,猪粪可直接冲入沼气池,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沼渣、沼液还是蔬菜很好的肥料,既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投入,又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效果十分明显。据悉,刘建民养猪、种菜的年收入达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施用不同畜禽粪便产沼废弃物和堆肥对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产沼废弃物和堆肥在绿色蔬菜上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蕹菜为材料,基于342 kg/ha的施氮水平,分别以猪粪、鸡粪的不同畜禽粪便的沼液、沼渣和堆肥及牛粪的沼渣和堆肥施于蕹菜,设8个处理,以不施肥作对照,测定各处理蕹菜的产量、株高、鲜重、干重、上市时间、生长期、养分含量及土壤的养分含量,以分析其对蕹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各处理中,以鸡粪沼液和猪粪沼液处理的蕹菜产量、株高、鲜重和干重都最高,其次是鸡粪沼渣、鸡粪堆肥、猪粪沼渣和猪粪堆肥处理,牛粪沼渣和牛粪堆肥处理最低.猪粪和鸡粪沼液处理的蕹菜生长期缩短为10~20d,猪、鸡粪沼渣和堆肥处理为20~30 d,而牛粪处理的蕹菜生长期没有缩短,为30~40 d.蕹菜的养分吸收方面,猪粪和鸡粪沼液处理氮的吸收最高,猪粪沼渣处理磷吸收最高,猪粪沼液和鸡粪沼液处理的磷吸收最低,鸡粪沼液处理钾吸收最高.蕹菜收获后鸡粪堆肥处理土壤氮含量最高,沼液中磷含量低.[结论]鸡粪和猪粪沼液适于短期有机蕹菜种植,其次是猪粪、鸡粪的沼渣和堆肥.建议沼液、沼渣和堆肥配合施用,单施沼液则需补充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