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株树种配套试验”项目作为省科委重点课题《菇耳专用林定向培育和菌株树种配套试验》的子课题之一,从1989年以来,共完成段木香菇栽培1720段,占任务的115%,段木木耳完成1076段,占任务的154%,袋栽香菇7800袋,占任务的130%,袋栽木耳4000袋,占任务的114%,栽培菇耳产量已达到或超过合同指标。投入产出比为1:18。筛选出L26和L507菌株与丝栗栲等树种配套栽培香菇的苗树最佳配对,对参试树种木屑栽培食用菌产量达到合同计划指标,同时摸索了一条枫香、千年桐等主要速生树种适宜栽培的食用菌菌种与栽培方式,为进一步开展菌树配套技术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香菇生产标准化是香菇生产现代化的标志。制定合理的香菇生产标准,实施和指导于香菇科研、生产和市场流通,是发展香菇业的重要手段之一,香菇生产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蕈的等级标准化按照不同的栽培香菇方法可分为段木栽培香菇(有自然野生菌菇和菌种人工接种香菇两种)和木屑栽培香菇两大类,两者产品在色、香、味和营养成份含量上有区别,市场经营中通常把二种蕈分开;木屑类蕈出售时一般都作剪脚(去除菇柄)处理。当前市场经营的香菇主要是按香菇大小、形状、干燥程度、色泽4个标准划分等级,分为:①花菇(甲、乙、丙3级);②厚菇;③薄菇(平菇);④菇丁,确定合理统一的香菇等级标准,有  相似文献   

3.
檫树木屑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樟科树种因含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芳香性物质,历来被认为不宜栽培香菇。本试验采用樟科的檫树木屑(经过预处理)进行香菇栽培。初步试验表明,在常规的培养料中加入40%-60%的檫树木屑进行香菇栽培是可行的,具有污染率低、产量较高、单菇质量较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18个树种袋料进行栽培香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袋料对香菇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马褂木、南酸枣、拟赤杨的产量最高,枫香、桤木、胡枝子次之,而传统菇木树种甜槠、锥栗等产量一般,苦槠量差。  相似文献   

5.
元蘑简易棚栽培方法是近年在滑菇栽培方法、香菇小棚大袋栽培方法演化出来的一种新栽培方法.它融合了黑木耳、香菇、平菇的制菌技术,借鉴了滑菇、香菇、杏孢菇的田间管理技术,但又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枫香,是本地区主要的优良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性,是生产胶合板、茶叶包装箱等的理想用材,也是香菇、木耳人工栽培的理想段木;秋日枫红,又是园林绿化优良的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7.
香菇是近几年“南菇北移”最为典型的食用菌之一,在甘肃、青海等省(区)的高海拔温凉地区的栽培区域和栽培规模都在逐年扩大。但在这里生产的香菇却因质量欠佳,90%以上的产品难以进入香菇销售的主流市场,只能在当地争夺鲜品市场,故而效益不高。导致香菇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的原因:一是观念,二是技术。就观念而言相当数量的菇农仍以高产为荣,以高产为栽培目标,不知畅销的市场大门只对“花菇”敞开,而“薄菇”、“畸形菇”、“光面菇”、“碎菇”只能望市兴叹。  相似文献   

8.
我省鄂西北山区段木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数量不断扩大,主要栽培品种有香菇、木耳、银耳、猴头等,杂菌易在这些菇木、耳木上发生,给菇农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1 段木上的杂菌发生特点影响段木栽培的杂菌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光线,由于菇场在山地、林地、荫棚下,...  相似文献   

9.
优良菇木树种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3年的多树种、多点造林试验和不同菇木树种材料袋栽香菇试验,初步表明南酸枣、麻栎、银荆、杜英、马褂木、桤木共6个树种具有繁殖容易、生长快、成材早等特点,用于袋栽香菇产量较高且质量好,是营建短轮伐期菇木林的较好树种。  相似文献   

10.
灵芝适生树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列举了77种灵芝适生树种,分属20科42属,其中常用树种主要属于壳斗科、杜英科、金缕梅科;段木栽培效果比较理想的树种是福建山樱花(野樱),并介绍了芝树的选伐及段木的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夏季地栽香菇的关键技术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开了香菇的上市旺季,夏季覆土地栽香菇具有鲜菇价格高、质量好、销售快、管理较方便的优势,经济效益良好,是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香菇种植的新方向。我市夏季地栽香菇已有三年的实践经验,经济效益显著,栽培量不断增加。实践证明:夏季覆土地栽香菇只要掌握好以下几个比较关键的技术环节,栽培就会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栽培场地选择和时间安排   夏季栽培香菇虽然选用了高温型品种,但是人为创造出菇条件的夏季香菇栽培,要求出菇场地选在植被状况良好,高温时间持续短,降温快,对香菇的不良影响少,水质清洁的中高海拔地…  相似文献   

12.
由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浙江大学、景宁县科委、嘉兴天源保健品有限公司等协作承担的浙江省“九·五”重大攻关项目“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经浙江省科技厅批准,于 2002 年 8 月 24 日通过成果鉴定。该项目通过对 29 个树种的多点人工造林和不同树种木屑栽培试验,根据生物产量、萌芽力和香菇产量、质量等多个指标,综合评选出银荆、南酸枣、秃瓣杜英等 11 个适于短轮伐期的优良菇木树种,并深入研究了各树种的繁育技术、造林技术、矮林经营技术、合理轮伐期等配套经营技术。在节木栽培基质上生物…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常见香菇树种的优化选择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食用菌原料林资源面临枯竭的严重现状 ,对福建省常见阔叶树进行袋栽香菇对比试验 ,并调查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与造林学特性。以不同树种栽培香菇效果、林木生长特性、造林学特性为主目标 ,采用多目标决策法 ,筛选出具有栽培香菇产量高、品质好、生长快、造林更新容易等特性的细柄阿丁枫、火力楠、闽粤栲等优良树种。并对营造优良菇的效益问题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开发利用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4.
板栗林下栽培香菇,即栗菌间作,符合当前经济林发展的要求。该文总结板栗林下栽培香菇出现的问题: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或降雨量偏多偏少时都不利于香菇的生长;栽培过程中还经常出现头潮菇迟迟不出、子实体过密、水肿菇、畸形菇等。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香菇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作者通过几年的栽培生产实践,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厚朴木屑栽培袋料香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厚朴木屑与一般硬杂木屑袋栽香菇对比试验,厚朴木屑为基质栽培袋料香菇对香菇产量、出菇期、菌棒产菇数量、菇体大小、菇形及花菇的数量均无显著的影响,因此,厚朴木屑完全适宜栽培袋料香菇。此外,厚朴基质中没有树皮,研究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辅料作用下,基质中的树皮含量不影响香菇的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16.
香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甚多,随着国家封山育林,禁止乱砍滥伐政策的出台,可用于香菇栽培的木材原料越来越少,袋料香菇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但是也存在着栽培温度较难控制,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对此提供出一套袋料香菇从生产准备→料袋制作→菌袋培养→菌袋转色→越夏管理→出菇→采收加工的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7.
自三十年代研究成功纯菌种段木栽培香菇新技术,改变了数百年来我国沿用"砍花法"种菇的落后局面,使香菇生产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技术革命.段木种菇是将人工分离选育的木屑菌种或木钉菌种在适宜的菇木上打孔、接种、发菌、出菇的栽培工艺.1 菇场选择与建造菇场建造逋常可分成庭园式菇场、水上菇场和林间菇场3种.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中原香菇中心产区———河南省林业第一大县西峡,在2001年全国香菇处于严重衰落时,仍然保持4000万袋的水平(木屑包较闽、浙为大,约合6000万袋),总体栽培科技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香菇市场繁荣,吸引了闽、浙二省,尤其是丽水市庆元、龙泉等中心产区著名香菇经营者的青睐,不少人还将经营重点从闽、浙转向西峡。据经营者从各地实际收购价看,今年外贸出口菇收购价平均比上年涨40%,低档菇涨价比例高,高档菇涨价比例低。至2001年11月中旬,西峡大部分菇农第一潮菇出售后,已收回成本。全球香菇总消费量在干菇1…  相似文献   

19.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南方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权赤原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主要原料树树的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