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电力系统是一个含有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的灰色系统,而灰色模型法恰好是一种对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系统进行预测的方法,因此可将灰色模型法应用于农村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示例计算结果表明,用该方法预测电力系统负荷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的性能,实现准确与快速预测农村电力系统负荷的目的,将蚁群算法(ACA)作为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构造了一种蚁群神经网络(ACAN)预测模型。对某农村地区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的计算实例表明,基于蚁群神经网络的负荷预测方法与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和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般化模仿者动态模型(GRD,Generalized Repli-cator Dynamic),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最终稳定状态和长期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稳定状态下农村就业比例在30%左右,基期数据中黑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最终稳定状态下城镇部门就业比例越大,农村部门就业比例越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态过程渐进稳定收敛到均衡点,转移过程的长期趋势与学习障碍无关。  相似文献   

4.
电力系统的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安全调度、经济运行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电力系统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在目前已存在的负荷预测技术中,对时间跨度大、影响因素多、非线性的中长期负荷的预测,并不能达到要求的精度。因此,本文选用对非线性问题有显著优化效果的仿生算法——蚁群算法,与组合预测技术相结合,解决组合预测中权重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合理的筛选单个预测模型,获得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农村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农村电网供电规划的基础。当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农村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时,最大的问题是:当给定的历史数据量很大、回归模型未知数的最高次项的次数较高时,求解回归方程计算将变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xcel的回归模型的求解方法,该方法无需编程,操作简单。计算结果表明,基于Excel的回归模型进行农村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简单实用,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按周期分,有超短期、短期和中长期之分。中长期预测一般指5~30年的预测,它的意义在于确定新的发电机组的安装及电网增容和改建。短期预测是指一年内按月、按周、按天进行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农村电网负荷的数据记录研究较少,农村电网的负荷记录仪器研究开发也较少,不利于农村电力系统的长期发展。针对农村电网负荷记录的问题,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可应用于农村电网负荷实时记录的仪器。通过对仪器的仿真调试,使仪器达到数据记录的设计要求;通过在南疆第一师供电线路的负荷记录试验,结果表明:线路通电1h后,负荷由0变化至7 000kVA;当线路在送电后4h内,负荷变化至17 000kVA,达到带负荷运行状态;测量结果在一定时间内与线路电压、电流的变化值相同,得到的测量结果较为准确,满足农村电力系统的负荷记录。  相似文献   

8.
负荷预测是农村电气化规划决策的重要依据。如何定量估计电气化规划中负荷的发展,对电力建设的计划安排、电源投入顺序以及负荷规划与调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农村电气化规划和电力系统中、长期计划安排中的负荷预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试作一些分析评价,供小水电供电区规划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如何合理预测和研究变电规模的大小以及各量之间的优化配置,是构成一个安全、可靠及经济网架的重要基础,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首先对传统的中长期电量预测进行改进,以不同供电模式进行用电量分类,针对不同负荷特点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电量预测.在目标年电量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影响因素配置变电规模,对电网的中长期发展建设提出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机监理事故档案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庆安县新时期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服务"三农"意识不断增强,农村机动车数量以10%的速度逐年增长。随着机车的增长农机事故率不断上升,给新时期档案管理提出更深层次问题。农机事故档案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是事故处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1.
传统电动拖拉机存在续航里程低、难以满足大功率段作业需求等问题,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是在传统电动拖拉机基础上增加一套附加动力驱动装置,较好地兼顾经济性与动力性需求,是未来电动拖拉机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综述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研究、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等主要技术基础上,重点阐述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在动力系统设计、与传动系统的参数匹配与优化算法、转矩分配以及能量管理的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精准化、智能化以及如何在电耗以及油耗间寻求一个更好的平衡点,提升电能利用率、降低油耗,是未来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得以推广的关键以及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增程式电动拖拉机的建模应充分考虑到拖拉机的诸如运输、犁土、翻土、整地等不同的作业需要,未来可以在基于一定数据分析基础上,全面考虑实际作业需求,实施个性化、精准化建模与参数设计,提高准确性;在充分分析增程式电动拖拉机作业特性与能量需求的基础上,可开展适应增程电动拖拉机的电池及相关技术研发,提升续航里程。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黑龙江干流水质对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的影响,选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p H四项监测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对漠河北极村、大兴安岭呼玛、黑河和伊春嘉荫四个断面过去一年每周水质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运用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对黑龙江干流水质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根据监测结果,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相应地区未来26周的各项监测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漠河北极村、大兴安岭呼玛断面水质主要为Ⅰ类和Ⅱ类,黑河断面水质主要为Ⅱ类和Ⅲ类,伊春嘉荫断面水质主要呈Ⅰ类和Ⅲ类。漠河北极村、大兴安岭呼玛断面未来26周水质较好,黑河断面高锰酸盐浓度较高,伊春嘉荫断面高锰酸盐与氨氮浓度均较高。研究表明:黑龙江干流水质基本可以满足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需要,运用物元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模型对水质进行评价及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灰色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灰色系统理论,利用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历史数据,建立子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其农业机械总动力进行了预测,这对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发展现划有着重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寒区沼气发酵地源热泵增温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大型沼气工程的增温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配料池、厌氧反应器加热量的计算,确定增温系统的供热负荷.并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地下水源热泵机组.同时,对增温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了周期为33h的测试,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源热泵为沼气工程增温,不仅能保证沼气工程在北方冬季正常运行,还体现出了沼气增温系统的高效节能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实际情况,构建大豆生产预警指标体系,确定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预警流程。通过确定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预警警限和警度,编制扩散指数,进行大豆生产景气指数预警分析,建立大豆生产趋势外推预测模型和先行指标预警模型,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进行中短期预测预警。结合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安全的多种预警结果,确定和验证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近期状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的建模和预测是制定黑龙江省农机发展计划的重要依据。为此,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BP-ANN)处理1980~1998年农机总动力数据,建立正确的预测模型。利用此模型预测出1999~2003年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数值,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同时,预测了2004~2006年黑龙江省农机总动力数值,为今后制定农机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有关规定和黑龙江省农机安全管理的实践,总结了农机安全管理体制焦点问题和体制的变革,并对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助于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推动,农民收入的增加,现代农业建设和农田作业效率提高的需要,黑龙江省农机市场继前两年的陆续回暖,2005年已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时期。随着农业总体形势的全面升温,各类农业机械销售内力强劲,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农业总体形势的转好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农机市场有望保持平稳上扬的发展态势。为此,详述2005年黑龙江省农机市场各大类品种需求情况,对市场购销两旺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未来黑龙江农机市场走势做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9.
中小型电力排灌站节能改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泵站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在我国一些省份已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但作为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省,排灌泵站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等解决。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排灌站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对问题较为典型的两个泵站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泵站具体情况提出相应改造方法,并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估,为中小电力排灌站节能技术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相似文献   

20.
依据国家在农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参考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发展指标体系,选取了2007年中国31个省份农业发展方面的数据,建立了农业发展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农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作为中国的产粮大省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水平在中国31个省份中仅处于第17位,与浙江、江苏等农业发达省份差距较大,并且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农业生态建设有待于加强,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