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在玉米品种资源对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用6个抗性不同的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进行了玉米对丝黑穗病抗性配合力和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不同玉米自交系之间的抗性配合力存在着极显著差异。故在玉米抗丝黑穗病育种时,既要重视抗原的筛选,又要对抗原进行抗病性配合力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近几年在郧西县有不断加重发生的趋势,该病的发病率等于损失率,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引起重视,该病是可控病害,除农业防治和推广抗病品种外,对感丝黑穗病玉米品种进入市场前,应用防治丝黑穗病药剂包衣从而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玉米种质资源对四种病害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分布于世界玉米产区,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病害发生和流行的程度,除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还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因此,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发生和减轻为害的重要措施之一,玉米种质资源鉴定是选育抗病品种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  相似文献   

4.
白艳凤 《江西植保》2014,(2):185-187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病害,大多数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属绝产性病害,植株一旦得病,几乎颗粒无收。70年代后期,玉米丝黑穗病的大面积发生,逐渐成为限制我国玉米单产和总产提高的制约因素,经我国几代农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对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病原菌、侵染途径、侵染条件、侵染规律,抗病遗传规律等都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病菌来源、侵染途径、侵染条件、生理小种等特性,并提出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抗病弱的品种正确包衣种衣剂、药剂拌土、促进出苗、加强田间管理等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品种的增多和玉米连年栽培,玉米丝黑穗病不断蔓延、加重,局部地区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给部分农户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介绍玉米丝黑穗病在田间的发病症状,并提出栽培抗病品种、减少田间菌量、改进栽培管理和种子药剂处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theca reiliana(kühn)Glint]是我国春玉米的重大病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寒冷地区和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的山区。近年来,有些地区由于推广一些不抗病品种,并且长年连作,因而玉米丝黑穗病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率在5—10%,重病田块高达80%。由于它是侵染期很长的土壤传播病害,在玉米生长5—7片叶仍能侵染,国内缺少防治的理想药剂,影响了我国玉米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的病情检查,一般是在乳熟期进行;玉米是高秆大株作物,每亩留苗仅有二千多株,因此进行玉米对丝黑穗病抗病性的鉴定,用地面积大,需要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很不经济。为了寻找经济、快速的抗病性鉴定方法,作者于1981~1982年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索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在抗玉米丝黑穗病育种中的应用效果,以吉1037为抗源,吉单209的感病母本8902为轮回亲本,回交5代后,自交2代,从BC4F1开始利用MAS技术把感玉米丝黑穗病的亲本8902改良成抗病自交系,并与吉853配制杂交种,对其进行抗病性、产量和农艺性状评价。改良后的8902及其组合,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和产量显著提高,且其它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改变。抗性以上自交系超过获得材料的80%以上,抗性以上杂交组合超过配制组合的77%以上;改良后亲本组配的杂交种产量较对照明显增加,11个杂交组合增产10%以上,最大增幅可达26.7%。研究表明MAS技术显著提高了自交系及其杂交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酿酒高粱品种、组合及亲本的丝黑穗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的酿酒高粱材料对西南地区丝黑穗病的抗性和促进抗丝黑穗病品种的选育,采用土壤接菌法对107份材料进行了丝黑穗病抗性鉴定;根据抗性鉴定结果,比较了酿酒高粱杂交组合与其亲本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并对供试菌种进行了致病力分析.结果显示:在感病对照恢1植株平均病株率为67.65%时,有13个不育系、6个保持系、10个恢复系、28个杂交组合的病株率为0,达免疫水平,其中,酿酒高粱不育系和杂交组合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86.67%和75.68%;恢复系中免疫类型所占比例较小,为24.39%;常规品种和组合中无免疫类型;杂交高粱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属显性遗传;泸州丝黑穗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不断加重发生,特别是在北方春播玉米区和冷凉丘陵山地春播玉米受害比较严重.该病主要通过土壤带菌传染,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种植感病品种和连作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可通过选育种植抗病品种、减少田间菌源、改进栽培管理措施、种衣剂或药剂拌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