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赤胸鹀(Emberiza fucata fucata)是低山带草甸鸟类。主要在我国东北繁殖,越冬地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关于赤胸鹀,山岸哲等(1971)曾在日本研究了它的越冬生态,牛山英彦(1968)做了繁殖期领地等问题的研究。对于赤胸鹀比较有系统的繁殖生态,尚未有报道。笔者于1980~1981年在长白山北坡对它的繁殖习性做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一、迁徙赤胸鹀每年4月下旬~5月上旬迁到长白山,8月末—9月初离开。其间停留130~150天左右,迁徙的一般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白腰杓鹬(Numeniusarquata)为形目鹬科构鹬属鸟类,俗称油老罐子。在我国东北西北部繁殖,在华北及新疆、青海为旅鸟,迁至我国东南地区的广东一带越冬。白腰杓鹬在吉林省向海保护区内有一定数量,笔者于1986年—1988年共找到18巢,其中繁殖成功者只有4巢,被破坏者14巢,主要是人为破坏,因白腰杓鹬的繁殖区是人类活动最多的地方,故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黑鹳Ciconia nigra(Linnaeas).已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公约中的保护对象。关于它的繁殖生态,国外研究不多。为此,我们从1976—1980年,在长白山对其繁殖生态做了较为系统的观察,将结果报告如下。一、分布与数量黑鹳在长白山分布于海拨700—1000公尺的红松、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数量不多。据在长白山北坡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4.
戴菊为典型的古北界泰加林鸟类,其亚种较多,在长白山和大兴安岭繁殖的亚种为。Regulus r.japonensis Blakiston。鉴于本亚种的繁殖生态几属空白,笔者1959—1980年在长白山北坡研究鸟类期间对本亚种作了专门调查。此鸟是长白山最小型鸟类之一,成体重仅有5.5—7克。体小巧玲珑,色鲜艳美丽,成雄头顶中央有橙黄色块斑,  相似文献   

5.
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 spodocephala Pallas)主要分布在我国境内。繁殖区域从苏联西伯利亚东部经我国内蒙东北部、黑龙江、吉林、辽宁一直到太平洋。冬季则迁到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直到台湾和海南岛。它是长白山最常见的夏候鸟。作者从1962年以来,特别在1977年对该种的生态及其经济意义作了较为系统的观察与研究,现整理出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 ticehurstiSushkin) 主要繁殖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并由此向北延伸到黑龙江流域的苏联一侧,向东则一直扩展到朝鲜。冬季迁到我国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台湾等地越冬。在长白山它是一种常见的夏侯鸟,和森林关系甚为密切。但有关它的生态学资料至今报导较少。仅Pere David 在湖北找到过另一亚种(Emberiza elegans elegantulaSwinhoe) 的巢。但缺乏具体的报导,作者从1962年以来在长白山研究鸟类期间,逐渐积累了一些黄喉鹀的生态资料,1977年又较为系统的进行了专门研究,现整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7.
十姐妹的特性 十姐妹又名白腰文鸟、鱼鳞雀,属雀形目梅花雀科,平均寿命5年,繁殖孵化期14天,雏鸟21天后羽毛长成.  相似文献   

8.
楼燕,又称北京雨燕,属于雨燕目雨燕科,它在吉林省极为罕见。文献只记载六十年代初在吉林省白城地区有过分布,其它资料省内没有记载。我们于1986年7月24日在吉林省林业厅门前,偶尔发现一种正在迅速飞翔的鸟,发出高尖清脆而拖长的 zhi—zhi—zhi—zhi……叫声,随后进行了观察。并发现它的巢筑于林业厅办公楼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长白山野杂猪和商品猪肉质特点及差异,以长白山野杂猪和商品猪半腱肌、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腰大肌为试验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长白山野杂猪和商品猪骨骼肌组织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白山野杂猪的股二头肌与腰大肌肌纤维的直径和面积均低于商品猪,而肌纤维密度显著高于商品猪,但是长白山野杂猪的半腱肌和背最长肌的肌纤维直径、面积及密度同商品猪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长白山野杂猪的猪肉品质优于商品猪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多年以来,长白山白胸野猪一直生活在长白山山脉,由于近年来国家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重视,所以,作为世界上最优良的野猪品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长白山白胸野猪,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长白山白胸野猪做一下全面的调查。1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1必要性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国历来重视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坚持把健全法律法规、加强体系建设、推进开发利用、参与国际合作等作为推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1.
楼燕(俗称麻燕)(Apus apus pekinensis.Swinhoe)属于雨燕目,雨燕科,为习见的夏候鸟。每年四月下旬飞临大同市区。体形似家燕而较大,翼长168—175毫米,尾长75—80毫米。除喉部羽毛呈白色外,全身为黑褐色。足呈前趾型,适于攀附在墙壁上。嘴形短阔,适于飞行中捕食昆  相似文献   

12.
灰背鸫(Turdus hortulorum Sclaterr)为辽宁林区常见的夏候鸟。对其繁殖习性,赵正阶等在长白山地区着重对其发情交配期及巢期进行了描述(《动物学》杂志1982年4期)本次于1986年及1987年5—6月间,在辽宁省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对其繁殖习性尤其是孵卵期及雏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灰背鸫栖息于郁闭度较大的针叶林及混交林  相似文献   

13.
白腰杓鹬(Numeniusarquata)俗名油老罐子。是形自鹬科鸟类,体形较大,分布也较广。国内对其生态研究较少。1992年春季我们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1993年又做了一些核实观察。现报道如下:栖息环境与活动习性白腰杓鹬喜欢栖息在浅水沼泽与常年积水的草甸草原上。在扎龙保护区管理局西北10km处有一大片羊草草甸草原,多年来一直是它们的集居繁殖地,面积约9km2。这里地势平坦草原面积约占80%,苇塘占18%,林地占2%,一条水渠自东向西穿过,外回有部分居民。据观察,白腰杓鹬每年最早迁来时间为4月10日,9月中旬南迁。居留期约5个月,为…  相似文献   

14.
中华秋沙鸭繁殖期的行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繁殖在长白山的中华秋沙鸭的观察,全面的描述了中华秋沙鸭的繁殖行为、发现它们营巢在河流两岸的天然树洞中。繁殖季节成对,偶尔见有一雄二雌结合。求偶期间亦常出现争雌现象、交配在水中进行。窝卵数8—14枚。卵平均大小为63.25×45.91mm,平均重量61.9g。雌鸟孵卵。孵化期35天、每年开始产卵时间的早晚同当年气温回升的快慢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丹顶鹤又称仙鹤,是我国特产的珍贵鸟类,目前,世界已不足一千只,而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丹顶鹤在我国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过去,人们曾一直认为丹顶鹤夏季在黑龙江西北部繁殖。冬季迁到江西、山东、  相似文献   

16.
张国贤  曹天海 《野生动物》2010,31(5):240-242
为了对非洲白犀牛进行有效的饲养与繁殖管理,在浙江省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对非洲白犀牛的饲养情况进行了说明。此外,还对白犀牛的繁殖分娩行为作了介绍,这也是我国人工饲养条件下,白犀牛成功繁殖后代的首例。本文通过揭示亚成体犀牛生长发育到成体犀牛并交配、繁殖、分娩的过程,同时对习性进行了记录整理,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胸秋沙鸭(Mergus serrator Linnaeus)郑作新在《中国鸟类分布名录》第一版(1955)、第二版(1976)以及《中国鸟类系统检索》(1964)中均记载在长白山地区有分布,为非繁殖鸟,但未具体到省区。吉林省鸟类学者在几十年的鸟类考察和研究中均未在长白山地区和吉林省内发现,  相似文献   

18.
青州市长白山野猪驯养繁殖基地位于山东省青州市高柳镇河北杨村,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家集特种野猪繁育、肉类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规模化大型野味食品生产龙头企业。基地专门从事长白山纯种野猪繁殖、饲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波尔山羊与萨能山羊和本地山羊的三元杂交试验分析,发现三元杂交山羊在其外貌特征上表现出与波尔山羊相似的体质结实、背腰平直等肉用特征;在适应性上表现出能适应采食各种青粗饲料的能力;在繁殖性能上仍保持繁殖率高的特点;在生长发育上,从初生到12月龄体重及各生长阶段的体尺都比崇明白山羊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饲料是影响熊蜂的繁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探讨了不同饲料对密林熊蜂蜂王的存活、产卵以及成群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糖水、添加蜂王浆的糖水、蜜水和添加蜂王浆的蜜水4种饲料中,添加了蜂王浆的糖水组和蜜水组蜂王比没有添加蜂王浆的饲料产卵时间提前了3d;添加蜂王浆的蜜水饲料蜂王的存活率和产卵率最高,分别为52%和40%,而糖水组的存活率和产卵率最低,分别为28%和20%。对于成群数,添加蜂王浆的蜜水组和糖水组为16%,成群率最高,添加蜂王浆的糖水组成群率最低,为8%。可见,添加蜂王浆的蜜水组对蜂王的繁殖和蜂群的壮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