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当前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基因组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从细小病毒阳性患犬粪便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过病毒的形态学观察、血凝试验、动物回归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的病毒确实为犬细小病毒,并命名为CPV-YH。病毒分离结果显示,病料接种A-72细胞能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能凝集猪红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圆形或六边形,无囊膜,直径约为20nm。动物回归试验复制出了犬细小病毒病典型症状:出血性肠炎、肝水肿、肺淤血。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显示,其基因组全长为4 921nt,与2011年兰州分离的CPV-LZ2分离株基因组相似性最高,为99%;VP2氨基酸进化树显示,CPV-YH分离株与2013-BJ-P27(中国)分离株和UY306(乌拉圭)分离株在同一个小的分支上。与GenBank上收录的CPV代表株的VP2基因比对,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是98%~99.4%和97.1%~99.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成功分离一株CPV变异株,这些数据将为CPV的流行情况和防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上海地区犬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采集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犬的肠内容物,无菌处理病料后同步接种猫肾脏F81细胞,盲传至第5代出现细胞病变,从肠内容物中分离出1株病毒。采用细胞培养病变观察、病毒形态学鉴定、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细胞敏感谱试验、红细胞凝集试验、部分理化特性鉴定和VP2序列的测定等方法,鉴定分离株为犬细小病毒,命名为CPV-2/canine/Shanghai/01/2018。该病毒的TCID50为105.3/0.1 mL,血凝效价为28,病毒测得VP2基因序列的全长为1 755 bp。与已知序列比较,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8.3%~99.1%,氨基酸同源性为97.3%~99.3%。对其VP2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确定该细小病毒属于CPV-2c亚型。研究提示,上海地区CPV存在不同的基因亚型,在进行疫苗免疫时应当选择正确的疫苗株。  相似文献   

3.
为了丰富我国延边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疫苗及诊断试剂做前期基础工作。采集延边州敦化市地区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病犬的粪便样品,经过预处理后同步接种猫肾细胞(F81),盲传至细胞出现明显病变,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分离到的病毒可使F81细胞出现特异性病变、电镜下可见清晰的病毒粒子、其培养物可使红细胞发生凝集且能被特异性阳性血清所抑制、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呈阳性、免疫荧光试验可见培养物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针对其VP2序列建立的进化树显示其与new CPV-2b型犬细小病毒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通过上述试验确定分离出1株犬细小病毒,分离的病毒为new CPV-2b型,命名CPV-DH-3株。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犬细小病毒VP2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省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分子流行变异情况,对来源于云南省7个地级市13个犬细小病毒样品进行了VP2基因的扩增和序列分析,并与相关参考序列进行了遗传进化比对分析。结果表明,13个样品中9个基因型为CPV-2a,3个基因型为CPV-2b,1个基因型为CPV-2。氨基酸序列变异主要集中在297位-518位氨基酸处,其中324位和440位氨基酸变异在犬细小病毒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遗传进化分析显示10个样品序列形成了一个相对于国内外参考序列独立的遗传进化分支,提示云南省犬细小病毒以CPV-2a基因型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大理地区发病的松狮犬、德国牧羊犬和博美犬的粪便内和国产疫苗中分离到4株犬细小病毒,用同步法接种到F81细胞中分离、鉴定、培养。收毒后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PCR模板;根据GeneBank己发表的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VP2全序列基因1755bp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软件对4株病毒的VP2基因序列以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与GeneBank上已发表的16株犬细小病毒比较,发现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9%~99.9%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6.4%~99.9%之间,总体同源性在98%以上,进化树分析显示没有形成明显的CPV中国进化分枝,表明VP2基因变异相对较少。同时分离到的4株CPV病毒又遵循2a亚型的进化特征,因此确定目前云南大理地区犬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仍以CPV-2a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6,(5):734-738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犬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F81细胞从来自长春某宠物医院疑似患有肠炎的犬粪便样品中分离出1株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动物回归试验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的病毒为犬细小病毒new CPV-2b型,命名为CPV JL13-1。对该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基因进化分析表明,CPV JL13-1分离株VP2基因与GenBank上提交的其他41株犬细小病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均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8.6%~99.5%和97.6%~99.5%,其中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的均为B-2004株。本研究为犬细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犬细小病毒临床分离株的VP2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了解本地区犬细小病毒流行的优势型别及病毒变异情况。采集2例患犬细小病毒病的动物粪便,提取病毒基因组,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VP2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对序列结果与同属其他毒株VP2基因序列用MEGA 7和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同时比较其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显示,PCR扩增出VP2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大小为1 755 bp,2株病毒VP2基因NCBI序列登录号分别为MH155192和MH155193, MH155192与MF467233.1和JQ743891.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9%,MH155193与KY937651.1、KP260509.1、KY937641.1核苷酸同源性为99.8%。MH155192主要位点氨基酸分别为为267Y,324I,370Q,426D,440A。MH155193主要位点氨基酸分别为267Y,324I,370R,426E,440T。且2株病毒297位均为A。表明分离到的2株病毒分别为新CPV-2b和CPV-2c型。  相似文献   

8.
对犬细小病毒2b亚型衣壳蛋白VP2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Star对VP2基因的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了表位分析。结果显示,获得了犬细小病毒2b亚型的VP2基因,序列全长1755bp,编码584个氨基酸;B细胞表位主要位于VP2蛋白第1~38、73~83、86~104、152~195、235~243、294~326、347~400、404~416、469~483、503~521和571~585区段。表明,犬细小病毒2b亚型VP2蛋白上分布有多个B细胞抗原表位,这为犬细小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集一疑似犬细小病毒(CPV)患犬的粪便,用纳米PCR方法对病料进行CPV检测,并应用猫肾细胞F81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染色法(IPMA)检测病毒在F81细胞中的增殖动态。利用PCR扩增分离病毒的VP2基因,测序结果用DNAMAN软件对获得的VP2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并与NCBI上已经公布的犬细小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以及相关蛋白的核酸序列进行比较,确定其所分离的病毒株型并推导氨基酸序列。结果表明,纳米PCR检测结果为CPV核酸阳性,病料接种到F81细胞培养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CPE),血清学鉴定为CPV抗原阳性,序列测定分析表明,该毒株VP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755 bp。进化分析显示,该毒株属于CPV-2c型,并命名为CPV-2c-Guangxi23。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山东地区犬细小病毒的流行及其变异情况,应用F81细胞从山东地区送检的发病犬粪便中分离出4株细小病毒,根据PCR和电镜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株的全基因组进行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4株病毒均能在F81细胞上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经PCR及电镜观察鉴定为犬细小病毒,分别命名为QN1/QN2/QN3/QN4株。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除QN3株的基因组全长为4 756 nt外,其余3株均为4 757 nt;4个分离株之间全序列核苷酸同源性为99.31%,与GenBank登录的10株具有代表性的CPV核苷酸序列比对,同源性为98.2%99.9%;V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5%99.9%;V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5%9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9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100%;表明各分离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于NewCPV-2a亚型。  相似文献   

11.
犬细小病毒(CPV)在分类上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可引起犬出血性腹泻和心肌炎,并使白细胞大量减少,症状和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相似.CPV主要编码两种结构蛋白:VP1和VP2.VP1与VP2的序列基本相同,只是VP1的氨基端比VP2多一段氨基序列,这段序列中含有T细胞识别表位,能够激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研究对犬细小病毒YZ株的VP1基因进行了克隆并构建真核表达质粒,为基因免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北京地区疑似细小病毒感染的犬粪拭子中成功分离鉴定出14株犬细小病毒(CPV)毒株,并对其完整的VP2和NS1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到的14株CPV毒株中,7株为New CPV-2a型,7株为CPV-2c型。此外,NS1的19、33、293、588、624和656位氨基酸以及VP2的13、574位氨基酸为新鉴定的氨基酸突变位点。基于VP2、NS1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大部分的New CPV-2a型和CPV-2c型毒株与广西南宁和吉林长春地区的分离毒株亲缘关系密切,说明本次分离毒株与广西或吉林地区分离毒株具有相同的起源。本研究为更好地开展犬细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深入研究犬细小病毒变异和传播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患细小病毒性肠炎的貉子肠道组织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貉细小病毒(RDPV-SD1607)。为研究其分子遗传特征,对该分离株VP2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DPV-SD1607的VP2序列与RDPV-HB3的相似性最高,为99.49%,属于CPV-2亚型;利用其核苷酸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发现,RDPV-SD1607处于犬细小病毒分支,且处于CPV-2亚型和CPV-2a亚型分支之间。结果表明,RDPV-SD1607株与犬细小具有共同的遗传起源,推测其可能正处于CPV-2亚型向CPV-2a亚型进化的中间状态,或是CPV适应貉而形成的新毒株。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山东地区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的生物学特性,阐明其基因组与遗传演化等特征,采集疑似感染CPV死亡犬的小肠,经PCR鉴定为CPV阳性,无菌处理病料后接种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及理化特性、血清学、分子生物学等试验进行验证。结果:成功鉴定、分离出1株CPV,命名为CPV-SD03/19株;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符合细小病毒形态特征;血凝试验效价为2;对NS基因和VP2基因进行序列比对与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CPV-SD03/19株抗原型为CPV-2a型,与CPV-LZ1株对比,在VP2基因上共有3处氨基酸发生非同义替换,分别为aa267(苯丙氨酸→酪氨酸)、aa426(天冬酰胺→赖氨酸)、aa440(苏氨酸→丙氨酸)。本研究对分析山东地区犬细小病毒的进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07-2013年,在江苏省扬州市和苏州市的病犬临床样本中共分离鉴定了11株犬细小病毒(CPV)。经过VP2特定位置氨基酸的比较分析,证明其中9株为CPV-2a,1株为CPV-2b,1株为CPV-2。部分CPV-2a/b分离毒株在VP2蛋白氨基酸位点300位或440位有新的突变,VP2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大部分江苏毒株在同1个独立分支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野生动物源细小病毒VP2、NS1基因序列和进化特点,用PCR方法获得貉源细小病毒CR86106和猴源细小病毒BJ-22的目的基因片段,对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CR86106和BJ-22细小病毒基因组长均为4 269 nt,其中NS1基因全长2 007 nt,共编码668个氨基酸;VP2基因全长1 755 nt,共编码584个氨基酸.CR86106 VP2蛋白除第300位氨基酸为脯氨酸(P)以外,其余关键氨基酸位点均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FPLV)一致;BJ-22 VP2蛋白除第323位为天冬酰胺(N)、第564位为丝氨酸(S)以外,其余关键氨基酸位点均与FPLV一致.CR86106 NS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细小病毒参考毒株的相似性是98.4%~ 99.3%,VP2是97.6%~99.7%;BJ-22 NS1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细小病毒参考毒株的相似性是98.5%~99.4%,VP2是98.1%~99.3%.种系发生分析结果显示,CR86106 VP2和NS1与FPLV亲缘关系较近;BJ-22NS1归到CPV分支,VP2归到FPLV分支且单独分在一支.结果表明,CR86106具有FPLV样细小病毒序列特征,BJ-22具有FPLV和CPV重组病毒特征,为猴源细小病毒的重组现象,研究结果同时也证实了基因重组在FPLV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推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2型(CPV-2)的流行趋势以及变异情况,本研究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间采集华中地区的418份疑似感染犬细小病毒的粪便样品,通过PCR方法检测,利用F8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并对分离病毒的VP2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及其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58份病料检测出CPV-2,阳性率为85.65%。病料接种F81细胞后,有23份阳性样品出现明显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观察到明显荧光。VP2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中有New-CPV-2a型12株、New-CPV-2b型5株、CPV-2c型6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7.9%~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5.9%~100.0%。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与国内分离株、伊朗、巴西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与意大利、日本、阿根廷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为华中地区犬细小病毒防控及研制高效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番鸭细小病毒 (MPV) FM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分别对国内 2株番鸭细小病毒分离株 MPV扬州 (YZ)株和 MPV佛山 (FS)株主要结构蛋白 (VP2和 VP3)基因进行 PCR扩增 ,并克隆到p CR3.1T载体 ,经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质粒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MPV YZ和 MPV FS的VP2 - VP3基因大小均为 176 4bp,编码 5 88个氨基酸。 MPV YZ、MPV FS与 MPV FM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5 %和 98.6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7.1%和 97.8% ;MPV YZ与 MPV FS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9.5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8.8%。  相似文献   

19.
为构建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分泌性表达细胞系,通过酶切将人CD5信号肽序列从质粒中切出,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成pcDNA3.1-CD5sp质粒。然后再通过PCR方法扩增犬细小病毒VP2基因,并将其插入到pcDNA3.1-CD5sp载体中CD5信号肽的下游,使其与CD5信号肽序列融合,构建成VP2基因的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cDNA-CD5sp-VP2。经脂质体介导转染细胞,后通过G418筛选,建立出稳定表达VP2蛋白的CHO-K1细胞系。测序结果表明,构建的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分泌型表达载体结构正确,表达载体经脂质体介导转染CHO-K1细胞,通过G418加压,筛选出稳定转染VP2基因的细胞株,经PCR检测证明VP2基因已经整合到细胞的染色体中;经RT-PCR、Westernblot分别检测VP2基因表达的mRNA和VP2蛋白,证明犬细小病毒VP2基因能够在CHO-K1细胞进行稳定性表达。这为下一步研究犬细小病毒VP2蛋白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及VP2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病原 犬细小病毒病病原为犬细小病毒2型(CPV-2),它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病毒粒子细小,直径20~22nm,20面体对称,无囊膜,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43g/cm<'3>.基因组为单股DNA,大小为5233bp.病毒粒子有VP1、VP2、VP3三种多肽,其中VP2是衣壳蛋白主要成分,有血凝活性,能在4℃和25℃凝集猪和恒河猴的红细胞,但不能凝集其他动物的红细胞.本病毒能在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增殖,通常用MDCK和F81等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在MDCK上常形成核内包涵体.CPV-2易发生抗原漂移,近年来,在抗原性、宿主范围和血凝性上都发生了变化.CPV-2有a、b、c三个亚型,但致病性无明显差异,我国目前以CPV-2a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