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山何首乌为萝藤科植物自首乌(Cynanchumbungei Decne.)的干燥块根,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有补肝肾、强筋骨、益经血等作用,近年发现有抗肿瘤的作用.还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商品除供应国内需要外,还出口外销,由于多为野生,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2.
泰山何首乌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现就白首乌近年来的营养成分、药理药效、栽培技术及繁育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泰山黄精及其高产栽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泰山黄精及其高产栽培山东省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张志焱黄精,又名黄鸡菜,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供食用和药用,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一、植物学特征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株高30~120厘米,全株无毛。根状茎黄白色,肥厚肉质,横生,由数个形如鸡头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黄精的栽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精 ,也叫老虎姜、鸡头姜 ,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 (PolygonatumsibiricumRed .)或多花黄精 (P .cyrtonemaHua .)的干燥根茎。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 ,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益气养阴、抗菌、抗衰老、丽容颜、强精力之功效 ,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糖尿病、高血压等症 ,外用黄精浸膏可治脚癣。黄精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华南、华中等省 ,山东广为分布和栽培 ,以泰山产品质好、疗效好而著称中外。现就黄精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如下 :1 …  相似文献   

5.
正四叶参又名羊乳、山胡萝卜、羊奶参、轮叶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植物,以根入药。山东泰安当地俗称泰山四叶参,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四叶参除根用于鲜食和加工外,其鲜嫩幼苗、蕾、花可生食、凉拌或做汤。四叶参花器大、花粉量多,其花粉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老茎叶可作牛、羊饲料。四叶参全身都是宝,开发利用前景看好。泰参2号,一年生株高1.3~1.8米,二年生株高1.8~2.4米。主茎属有限生长型,生长点以蕾封顶。主根圆柱形、  相似文献   

6.
泰山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以物产丰富、药材宝藏著称于世。据近代泰山名医高宗岳编纂的《泰山药物志》记载,泰山有“特产”药物60余种,“通产”药物500余味,其中何首乌、四叶参、黄精和紫草被中医药界誉为“泰山四大名药”。何首乌居“泰山四大名药”之首。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中药材市场需求,我们近几年开展了泰山何首乌及泰山黄精高产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结合野生药材生长习性,通过大量的调查分析、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了泰山何首鸟及泰山黄精高产无公害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泰山名药———泰山参山东泰安市菜篮子科技园张世凤泰山参又名羊乳、四叶参、奶参等。生长于泰山深处的岩石缝隙、阴湿山沟、山坡林荫及灌木丛中,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据《山东中医》记载,“泰山参与泰山何首乌、黄精、紫草列为泰山四大名药。”现已驯化栽培成功。形...  相似文献   

8.
泰山白首乌又名泰山何首乌、地葫芦、戟叶牛皮屑,为萝科多年生缠绕草本,与泰山参、黄精、紫草并称“泰山四大名药”。一、植物学特性泰山白首乌多生于泰山和徂徕山的山坡石缝或土壤肥沃的湿润地带及树下。株高1—2米,缠绕展蔓,有白色乳汁。茎纤细而韧,被微毛。块...  相似文献   

9.
丹皮栽培与加工安徽省合肥林业学校张余田,李中岳丹皮别名粉丹皮、凤丹、瑶丹等。为毛莨科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牡丹或药用牡丹的根皮。其中以药用牡丹的根皮品质量佳。药用牡丹,产于安徽铜陵凤凰山和南陵丫山(优质者称凤丹),为安徽四大名药之一。用途广。需要量大。至今...  相似文献   

10.
泰山风景林主要观赏树种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并借鉴大量泰山风景林文献资料,对泰山主要的观赏树种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泰山风景林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按照树木的观赏特性将泰山的观赏树种主要分成了观叶、观花、观果、观形四大类,由于泰山的几种珍稀树种具有较高价值,也将其划为一类,另外,泰山引种的竹子,虽然种类不多,但是也给不少景点增添了美感,也将其单独归为一类。  相似文献   

11.
白术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中医“参、术、苓、甘”四大名药之一。具有补脾健胃、止汗、安胎等功效。我县栽培白术历史较长,面积较大,一般亩产量250~300kg,亩创经济效益可达3000~5000元左右。白术对土壤要求严格,忌连作,不宜在豆类、瓜类、薯类、花生等前茬地里种植,轮作期要有5年以上。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现代传媒对泰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互联系,开展了现代传媒对泰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现代传媒为泰山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包括现代传媒对泰山旅游产业发展传递信息并提供服务,现代化传媒推动了泰山旅游产业中各种要素的整合和完善,现代传媒对泰山旅游业发展起着监督、约束和规范化作用。并提出了现代传媒助推泰山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以传媒促旅游,为游客传递旅游信息,培养现代传媒人才,以及加快泰山风景区的信息化建设,现代传媒与泰山旅游产业发展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泰山文化与泰山古建筑群落特色形成、联系、特色等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以王母池及斗母宫为例,从建构位置、周边环境、内部空间排序、建筑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阐述与泰山文化相伴而生的泰山古建筑群落与自然完美相融,群落庄重不失灵巧,建筑单体古朴大方,意境深远,文化内涵深厚等特色,旨在引起对泰山古建筑群落审美价值的重视及保护.  相似文献   

14.
利用泰山气象站1971—2000年30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泰山气温、降水、大风、大雾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研究分析了泰山的气候变化规律。对泰山自然奇观的气象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得出了泰山奇观出现的气候规律、有利的天气形势和最佳观赏季节、最佳观赏时间和位置,以期为广大游客选择最佳旅游时机、观赏泰山自然奇观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回顾泰山参栽培与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泰山参种质资源、泰山参人工驯化与栽培、泰山参的营养价值利用以及泰山参的药用价值研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目前泰山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泰山参可以依托泰山优势的旅游资源,并结合国家政策性红利来发展泰山参产业,认为通过开发研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的产品以及泰山参种植、加工体验式产品等多方面来发展泰山参产业,得出泰山参未来发展可行的方式和途径,希望能对泰山参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泰山赤灵芝,是由泰山野生灵芝经多年人工驯化培育而成,它高产朵大、质地优良,不仅是名贵的观赏品,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号称"泰山仙草”,驰名中外.据现代医学研究,泰山赤灵芝具有镇静、止咳、平喘、强心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能,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冠心病、冠心病高血脂症、心绞痛、心律失常、肝炎、白细胞减少、贫血、神经衰弱等症,能调节血压恢复正常,并有有效治疗或抑制癌症、艾滋病的报道.另外,灵芝还有美容作用,因为它可以有效地净血,消除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血栓及其不纯物质,使血液成分保持正常和通畅,并供给各器官细胞以充分的养分和氧气,使细胞迅速再生,保持青春活力,消除皮肤粗糙、黑斑、雀斑、皱纹、青春痘.用灵芝水洗手、脸同样具有滋润美化皮肤的作用.已经开发的泰山赤灵芝精、泰山赤灵芝切片、泰山赤灵芝朵、泰山赤灵芝茶以及口服液、啤酒、健身酒、食品、美容化妆品等产品畅销国内,远销香港、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7.
优质北药黄芩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讲述了北方名药黄芩的特征特性,从选地、繁殖、田闻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黄苓的种植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附子又名药羊蒿、百步草、鹅儿花等,俗称乌药,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块根,多年生草本。附子在中国已有2 000多年药用历史,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被列为治疗疾病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泰山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为例,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构建自导式解说媒介体系,主要包括视听多媒体、互联网、展览、出版物等内容,对泰山景区解说系统进行优化,满足日益增长的泰山文化遗产旅游观光体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家气象局泰山站1954~2011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最小二乘、Mann-Kendall等方法分析了近58年来泰山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并对泰山降水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泰山年降水量较多,降水1~7月呈现逐月增加趋势,8~12月为逐月降低。近58年来泰山年降水量在振荡波动中呈略减少趋势,递减速率为21.522 mm/10 a,其中夏季减少最为明显,递减率可达19.612 mm/10 a,仅春季呈现增加趋势,增加率为5.950 mm/10 a。泰山年降水量均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1954~2011年泰山年降水量正常年份仅15年,其余年份为异常年份,旱年多于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