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十五”以来,省农机管理办公室带领全省农机部门,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全省农机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全省农机总值达到490亿元、农机总动力9199万千瓦、拖拉机206万台,分别比2000年增长44.6%、30.9%和29.8%,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接近70%。农机服务总产值达到340亿元、增加值213亿元,农机化为农民人均实现收入261元,贡献率为6.6%。在衡量农机化发展的16项主要指标中,山东省有10项居全国第一位。创新农机化发展思路省农机管理办公室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农机化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把解放思…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全省农机系统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现了全省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目标,跨入了农机化发展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2007年,山东省农机部门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求实创新,开拓进取,推动全省农机化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正>刚刚过去的2009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推动全省农机化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提前一年实现我省农机化发展"十一五"规  相似文献   

5.
1 指导思想 2007年,全市农机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以农机技术推广为重点,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作业水平;积极实施"争项目推动发展,抓服务促进管理"新举措,创新发展模式,增强自身实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6.
桃江县是一个拥有70万农业人口,50余万亩水田和60万亩旱土的农业大县,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机化的发展工作任重道远。根据整体规划,全县农机化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00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万千瓦,配套农机具达到7万台(件),农业机械装备总值达1.2亿元,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20%,创农机作业服务总产值3亿元;到2005年,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创农机作业服务总产值4亿元;到2010年,农业机械装备总值2亿元,农机作业服务总值达5亿元,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6年,我省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推动全省农机化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了“十一五”开门红,主要呈现出十大亮点:  相似文献   

8.
桂阳县农机局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谋划全县农机化发展大计及2012年农机化发展框架图。一是加大农机化项目争资力度。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为重点,力争全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800万元;加大对农民使用新型农机具的培训  相似文献   

9.
《南方农机》2012,(1):7-9
[导语]王绍萍局长在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提了两点意见。一是充分肯定了2011年全省农机化取得的显著成效。农机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全省农机总动力达4200万千瓦;农机作业水平有了新提高,水稻机耕、机收率分别达83%、66%,机插水平1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6.9%;农机生产服务收入发生了新变化,农机作业总收入144亿元;农机安全生产取得了新成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二是明确了2012年全省农机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指出到2012年底,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超4600万千瓦;水稻机插水平达到17.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长3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强调2012年必须抓好七项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持续开展"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化服务;精心组织农机化生产;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加强农机化系统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山东省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想,始终把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拓宽大领域、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的工作思路,统筹谋划,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推动了全省农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