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后瘫痪是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产后消化不良综合征、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叙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阐述了其临床症状,并提出了综合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体温降低、食欲不振、精神忧郁、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并伴有咽、舌以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病。阐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预防及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后瘫痪属于奶牛在生产之后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是日常对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奶牛营养代谢功能紊乱而引起发病.本文主要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有效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奶牛产后瘫痪和奶牛闭孔神经麻痹2种常见产后疾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奶牛场的兽医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四川奶业》2009,(2):27-28
近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己成为广大农户致富的有效途径。但奶牛产后瘫痪,尤其是高产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的明显增高,严重影响着奶牛业的发展。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就谈病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介绍加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群体围产期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伴发或诱发难产、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多种围产期疾病。综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症状、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高产奶牛,本文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病因、诊断、治疗以及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发生在产后12~72h,且发病率较高,患牛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养牛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3~6胎次的高产奶牛,一般在产后3天内发病。2010年我地某牧场共分娩牛453头,发生产后瘫痪38头(发病率8.4%),其中1头因治疗无效死亡,2头因治疗无效被淘汰。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高产奶牛饲养量的增加,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明显增高,对奶牛饲养危害较大,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正确分析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奶牛产后瘫痪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并发产后瘫痪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酮病是由于糖、脂代谢障碍致使血液中糖含量减少,酮体含量异常增多,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消化型)和神经系统紊乱(神经型)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病。产后瘫痪是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多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近年来。随着奶牛单产大幅度提高,奶牛酮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甚至死亡,给奶业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2000年,我市某养牛户饲养的1头高产奶牛发生以食欲减退,反刍减少,肌肉震颤,站立不稳,尿液、乳汁等有烂…  相似文献   

14.
产后瘫痪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生于泌乳量高、膘情好的奶牛,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奶牛因瘫痪而淘汰甚至死亡,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介绍了2例奶牛产后瘫痪病例的发病情况、诊断、治疗、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经验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常称高产奶牛产后瘫痪。人们常说“高产牛难养”就是因为高产奶牛易发生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瘫痪是以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瘫痪和昏迷为特征。一般认为主要与血钙过低有密切关系。1 发病与胎次、日产量及季节的关系多是以在第3胎以后、日产量在25kg以上,舍饲、无运动场、晒不到太阳的奶牛多发,而且新增的饲养户或不注意补充钙质的饲养户所养的奶牛多发。在发病季节上以3~10月份青草茂盛的时节多发(草料足奶量高),冬天常喂干草,产奶量相对下降,较少发病。2 症状2.1 典型病例急性发作常出现在产后12~24h…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就本病在我区的治疗和防治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奶牛的危害较大.分析了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营养因素和产犊因素,结合治疗措施提出,对奶牛产后瘫痪应重在预防,平时要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分娩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助产方法,注意消毒,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也叫乳热症或低钙血症或生产瘫痪,是母牛分娩后易突发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的数量和规模获得极大提高,奶牛养殖的疾病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本文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措施,并提出了改善母牛干乳期的饲养管理、优质粗饲料的饲喂、母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适量补充钙磷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属于严重的代谢疾病,也是奶牛常发病。一般多发生于产后12~48h,四胎以上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以产后24h内发病最多,亦有在怀孕期或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数天发生的,但比较少见。因其发病急,病情严重,如治疗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得当,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本病主要发生在奶牛,尤其舍饲高产奶牛易患病,一般发病率为母牛总数的3%~5%,个别牛场可达10%~15%,1995年~1996年我场共发生65例,本文就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