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中低产田土的主要类型及改造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人多地少,单产水平低,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全省人均耕地仅0.83亩。1990年平均粮食耕地亩产264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低97.6公斤。主要是我省中低产田土面积达2189.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8.6%。因此,开发利用我省中低产田土,提高土地生产力,对解决我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我省在开展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大规模进行中低产由土改良。“六五”期间,全省在23个县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2.
平原公社进行中低产田土改良,狠抓综合性技术措施,实现了粮食大幅度增产,达到了预期目的。1982年粮食总产3134154斤,比丰收的1980年净增484654斤,增长18.29%;单产由1980年的489.2斤提高到579.1斤,平均每亩增产89.9斤。其中水稻总产1734000斤,比1980年净增261100斤,增长17.72%,单产由483斤提高到566.1斤,平均每亩增产83.1斤。现将中低产田土改良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遵义地区黄壤分布面积较广。在已开垦的六百万亩耕地黄壤中,有一半以上为旱地,且多为坡耕地,土层比较浅薄,肥力低,多为一年一熟,单产只有二、三百斤。这类土地通过改良、实行科学种田,亩产增加到400—600斤,是不难的。若以两百万亩计算(除去经济作物和部分应退耕还林的土地),每年就可为国家增产8—12亿斤粮食。为此,从1979年起设置旱地黄壤改良利用试验,探讨培肥黄壤,提高黄壤单产的途径。现将两年试验结果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及中低产田空间分布情况,为天津市中低产田改良及粮食增产提供基础依据,以天津市统计年鉴及相关区县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拟定了高、中、低产田划分标准,分析了天津市6个主要农业区县(蓟县、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静海县和滨海新区大港)1980—2010年30年间中低产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天津市粮食平均产量由1980年的2445 kg/hm2提高到2010年的5130 kg/hm2,增加了109.82%。天津市的中低产田面积由1980年的291250.13 hm2,下降至2010年的76489.87 hm2,下降了74%。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9%,其中静海县、蓟县、滨海新区大港、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县中低产田分别占全市中低产田总面积的43.12%、18.59%、17.23%、14.01%、7.05%和0。2010年天津市中低产田粮食增产限制因素分析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低、干旱缺水和土壤盐渍化是主要限制因子。建议继续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综合改良盐碱地、优化耕作制度种植耐旱耐盐作物品种等工程与技术措施,持续改良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5.
北疆棉区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常规密度的基础上,缩小行距或株距,适当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总铃数,夺取高产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自1999年在北疆棉区大面积试验、示范、推广以来,收到了良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特别是大大提高了中低产田的棉花生产水平,对实现均衡增产、全面增产,使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水稻旱作可以充分发挥旱耕地的潜力,减少耕地水分对稻作的影响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我省稻作栽种面积,增加稻作产量的重要而有效途径。试验布置于贵州农学院教学实验农场分场黄壤坡地上,海拔1200米,地面坡度4度,土壤质地为轻粘土,土壤肥力中等,小区试验地全氮含量0.149%、全磷0.029%、有机质3.52%、水解氮14.12mg/100土,速效磷8.21ppm、速效钾3.53mg/100土、pH值6.18.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中低产田土低产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中低产田土低产原因分析李兆芬贵州农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低产田土面积大,根据贵州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全省耕地中,高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14.42%,中产田土占44.61%,低产田土占40.97%,中低产田土共占85.58%。改造中低产田...  相似文献   

8.
选取川、渝两地典型、具有代表性的砂岩黄壤、灰岩黄壤、酸性紫色土为供试土壤,进行了连续5年的试验.研究了钾肥(硫酸钾)对茶园土壤钾库及钾素平衡的影响,旨在为茶树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显著提高土壤钾库中的各类钾素,且土壤中各类钾素的变化因土壤类型而异,在3种土壤中,土壤钾库的增量均为灰岩黄壤>砂岩黄壤>酸性紫色土.在不施钾肥(CK)的情况下,茶树每年从土壤取走0.08g/kg土钾素,3种土壤的钾素流失量分别为0.18g/kg·土年(灰岩黄壤)、0.09 g/kg·土年(砂岩黄壤)、0.07 g/kg·土·年(酸性紫色土).推测幼龄茶园土壤的钾素流失量与之类似,施用K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阜南县耕地地力评价与中低产田改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掌握阜南县耕地地力以及中低产田分布情况并研究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以阜南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数据文本资料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对阜南县耕地生产潜力进行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NY/T310-1996)以及阜南县实际情况对阜南县中低产田类型进行二级系统划分。结果表明,阜南县耕地地力可以划分为5个等级,并在此基础上将中低产田划分为三大类型,即干旱灌溉型、渍涝潜育型和渍涝排水型。并针对性的提出各中低产田以及土壤改良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低产田土改造作为作为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在改善中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低产田土改造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农学、工程学、水文学、土壤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中国在中低产田土改造方面长期以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此,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对中低产田土改造的概念、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和改造技术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低产田土改造作为作为一项促进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它在改善中国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低产田土改造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农学、工程学、水文学、土壤学、经济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中国在中低产田土改造方面长期以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此,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对中低产田土改造的概念、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和改造技术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综述,讨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hm2左右,其中90%是夏玉米。因此夏玉米产量的高低,对全省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省夏玉米的产量水平,我们通过试验、示范,提出了实现我省夏玉米高产的几项关键措施。1选用高质量的优良杂交种杂交种在玉米增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据国内外研究证明,近代玉米增产效益中,杂交种的增产作用占20%~40%。因此,合理选用优良杂交种是玉米高产栽培的基础。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在生产上应选用高产稳产、耐肥抗倒、熟期适中、增产潜力大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如郑单958、安玉…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丰优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明  刘婷婷  查仕莲 《种子》2006,25(5):88-89
贵州属长江中上游冬麦区,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玉米的第3大粮食作物,但由于受自然生态,历史,社会经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省小麦生产水平较低,产量低而不稳。其原因:一是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山高坡陡,土地破碎瘠薄,中低产田土面积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田间小气候复杂多样,特别是在整个小麦生长季节,存在明显的冬春干旱,后期多雨高温高湿少日照,小麦三锈、白粉病等发生严重,个别年度条锈病大发生,造成整个小麦生产大幅度减产;二是小麦育种研究及成果转化与全国相比,相对滞后,选育的小麦品种推广局限性过大,应用面积比例较低;三是农村经济不发达,…  相似文献   

14.
《耕作与栽培》1999,(6):28-29
在近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98年继续在全省范围进行水稻抛秧栽培的试验示范工作,以进一步探索其在我省生产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及增产途径。1 试验示范情况1996年全省32个县参与水稻抛秧技术的试验示范,示范面积18.6hm2,平均单产547.8kg/667m2,1997年示范点扩大到70个县,示范面积推广为575.57hm2,平均单产546.14kg/667m2。今年全省抛秧栽培试验示范面积扩大到2519hm2,单产583.93kg,同田对比两段育秧平均单产553.2kg/667m2,增产5.55%。一些县对水稻抛秧技术进行了适应性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德江县对水稻塑盘抛栽,摆栽…  相似文献   

15.
遵照赵紫阳总理“组织起来,加强协作,进行科学技术攻关”的指示精神,省政府确定在“六五”期间,选择一批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经济效益,以开发研究为主的重大研究课题,列为科技攻关项目。这是完全正确的决策。也是实现科技、经济、社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对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个四化建设基本方针的具体贯彻和执行。中低产田土粮食增产综合技术措施攻关项目,是我省“六五”期  相似文献   

16.
掖单51、13号分别是山东莱州市农科所、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杂交玉米新组合。1991年引入我省试验、示范,其株型紧凑、适应性广、千粒重高,较其它掖单系列组合产量高,我省大面积生产平均亩产在398公斤左右,较中单二号增产20%以上,1992年我省示范面积扩大到40.17万亩。同时为探索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我们进行品种、密度、肥料播期试验,以寻求这两个组合在我省中部地区的最佳  相似文献   

17.
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培肥增产添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毕节百万亩粮食高产工程”项目区内黄壤和石灰土上进行了3个点的定位试验。1997年~1998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量的氮、磷、钾肥的基础上,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和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合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提高土壤肥力;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各处理的多点平均粮食复合产量比对照增加28.2~94.8kg/667m2,增产5.66%~19.03%,平均纯收入比对照增加17.1~99.0元/667m2,增产3.8%~26.1%。其培肥增产添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金衙地区是浙江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些年来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力结构起了一些变化,农村商品经挤日趋繁荣。但因金衢盆地地形复杂,土类众多,肥力差异大,坡地及山沿田易遭伏秋旱,而低丘垄田及山垄困易受侧渗水影响,往往质地粘重,土体闭塞,通透性差,渍害严重;或因土劳负担过重,熟制单一,耕作粗放,生产技术水平低;或因重工轻农,重经轻粮,劳力转移过多,乃至减少了农业物质投入,种粮积极性欠高。凡此种种导致了较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地),粮食年亩产通常低子平均水平二三成,甚至在500公斤以下。如何使中低田(地)粮食跃上去,实现大面积平衡增产,已是当务之急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是邹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29万hm2,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土地瘠薄、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原因,目前还存在着3333.3hm2左右的低产田,较长时间以来,单产水平一直没有显著的提高.邹城市小麦中低产田主要集中在凫山、蒙山、凤凰等山系的冲积丘陵一带,以石墙镇为例,小麦播种面积为5686.7hm2,其中低产田占30%左右,直接影响了小麦单产以及总产的提高,中低产田小麦单产自199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258~300kg/667m2.为进一步挖掘中低产田小麦生产潜力,继而全面提高邹城市小麦整体生产水平,需要进一步明确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试验探讨中低产田小麦丰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从2007年开始连续8年呼兰区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配方施肥的大面积推广有效缓解了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的问题,但有机质下降的的问题始终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改造中低产田的关键,近几年我们一直探索研究改造中低产田的技术,主要研究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技术措施。1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