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提高蚕种质量,也就是制出蚕种达到“三高、三低、一无、一彻底”,即孵化率高,蚁体强健,卵质充实;变性卵率(生种、再出卵)低,不授精卵率低,死卵率低;种无毒;彻底杂交.但是,近几年由于我省制种业遭受了微粒子病的严重危害,对于蚕种质量的提高,着重放在降低蚕种毒率上,加之超负荷生产,忽略了蚕种质量其它方面的提高,致使蚕种综合质量有所下降.同时,随着各级领导对“扑微”的重视,各级种场不断改进“防微”措施,微粒子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当前应在努力降低毒率的基础上,切实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蚕种综合质量,为大面积生产制出优质、高产、好养的优良蚕种.  相似文献   

2.
蚕种质量内在指标的考核有微粒子病毒率、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和良卵率等四方面,如其中有一项质量指标不合格,即判定为这批蚕种不合格。蚕种质量外在指标主要是指蚕种成品的包装,它的质量好坏反映了一个场内在的管理水平。作为专业生产蚕种的企业,唯有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服务第一,用户第一”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蚕种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将本场多年来提高蚕种质量的综合措施总结如下。1始终坚持以防微为中心的质量管理20世纪90年代前期,蚕种生产受到了微粒子病的危害,有的蚕种场甚至到了停业整顿的地步。镇江蚕种场从1995年起经…  相似文献   

3.
奚觉民 《蚕桑通报》1993,24(3):12-13
江苏蚕种由于品质优良,曾称"铁种",饮誉国内外.1980年以来,因原蚕区发展过快,虽然在数量上满足了蚕桑生产急速发展的需要,但质量上却发生了一些问题,致使部分场批蚕种微粒子毒率上升,杂交率、孵化率下降,不良卵率增加,引起蚕农的强烈反映.笔者认为应用"四率"(毒率、杂交率、孵化率、不良卵率)检测,加强质量管理是提高蚕种品质的强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蚕种冷库的工作是蚕种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整个蚕种生产的最后一环了。它承担着杂交种、原种及以上各级蚕种的冷藏、浸酸和部分检验任务,丝茧育、种茧育的蚕种都从这里“出关”,衡量蚕种合格与否的“四个率”即良卵率、孵化率、微粒子病毒率、杂交彻底率,其中前两个“率”跟冷库的  相似文献   

5.
在蚕种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蚕种的质量逐渐成为成败的关键,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已经成为我场坚守的生产信条。蚕种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盒种产量的高低和蚕茧质量的优劣。目前,蚕种品质好坏衡量的标准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微粒子病毒率,其中微粒子病毒率是检验蚕种质量最重要的指标,若毒率超标,其它项目再好也没用。为了使蚕种“四率”都控制在我省下达的标准范围内,我场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李政 《四川蚕业》2002,30(3):33-34
<正> 家蚕是一种杂交优势相当强的生物,杂交种在丝茧育中的应用,是蚕茧生产的重大进步。现所采用的蚕种三级繁育四级制种制度,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种子工作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全国各省蚕区将“四率”即微粒子病毒率、杂交率、孵化率、良卵率,作为衡量蚕种质量的重要指标,制订了蚕种质量监督检验办法,对确保蚕种质  相似文献   

7.
目前,蚕种质量主要以"四率"(微毒率、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为标准来衡量.但蚕种质量除了国家规定的"四率"标准外,还有其内在因素质量要求,因为蚕种生产涉及遗传品质、种植养植、生产加工、保护整理等系列过程,且环环相扣.只有加强蚕种产前、产中、产后的监控管理,才能促进蚕种内在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量的积累,全面提高蚕种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陈荣娣 《江苏蚕业》2003,25(2):29-30
<正>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种子,在繁育蚕种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所谓蚕种质量包括张种卵粒数、卵粒大小、卵色匀整度,外观包装等外观质量以及蚕种的良卵率(充实度)、杂交率、蚁蚕孵化率、微毒率等内在质量。提高蚕种质量不仅是蚕农的要求,也是蚕种场生存的内在要求,蚕种场只有以优质的蚕种去开拓市场才能求生存,现就围绕着蚕种质量指标的四个率谈谈提高蚕种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一)蚕种是生产蚕茧的生产资料,和一般农业种子一样,对生产成果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养蚕生产者特别关心蚕种的质量。现在社队所饲养的蚕种都是一代交杂种,衡量一代交杂种的质量,离不开蚕种母代的原蚕体质强健、种茧质量保持应有水平、无微粒子病、品种纯正而杂交彻底、良卵率高、孵化率高等几方面,概括地说,要具有好养、优  相似文献   

10.
<正> 蚕种质量检验办法几十年来一直延用以“种茧调查项目”为主的审查标准,即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关注种茧成绩,要求原蚕生命力强,凡死笼率超过规定的不予制种;原蚕茧形一致,在剥茧时严格选茧,淘汰不符合品种性状的茧;对微粒子毒率,除蚕期加强镜检外,做好母蛾促进检查,毒率超过规定的不予制种等。这一检验办法为稳定蚕种质量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它只是间接地检测蚕种品质,并不能全面反映蚕种的内在质量。为此,江苏省蚕种公司奚觉民先生提出了应用微粒子毒率,杂交率、孵化率和不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建湖县蚕种场始建于1956年,是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的专业种场。近些年来,蚕桑产业风云变幻,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源头——蚕种生产更是历经风雨。建湖县蚕种场围绕江苏省蚕种管理所提出的“四率”(微毒率、良卵率、杂交彻底率、孵化率)要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事多年蚕种生产,现将有关蚕种质量问题分析如下,以便蚕农对蚕种质量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1蚕种质量标准及检验农业部关于一代杂交蚕种质量出台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行业标准,标准规定:一代杂交蚕种毒率≤0·5%,良卵率≥97%,杂交率≥95%,孵化率(两日孵化率)≥  相似文献   

13.
提高农村原蚕区蚕种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生产是蚕桑生产中的基础环节,在商品生产日益发达、蚕种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的今天,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努力提高蚕种质量,是提高蚕种场自身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通常所说的蚕种质量包括良卵率、孵化率、杂交彻底率、微粒子病毒率等几方面,笔者曾在农村原蚕区工作,针对上述几点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邱全洪 《蚕学通讯》2001,21(4):38-40
蚕种是蚕桑生产的物质基础 ,蚕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茧生产和茧丝绸行业的稳定协调发展。优质普通蚕种应无微粒子病毒 ,杂交彻底 ,卵质充实 ,不良卵率低 ,二日实用孵化率高。我市蚕种质量较先进地区存在一定差距 ,尤其在卵的内在质量方面更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原蚕基础薄弱 ,生产管理粗放 ,生产结构不尽合理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蚕种流通市场势必扩大 ,蚕种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要参与市场竞争 ,一靠品种对路 ,二靠质量 ,三靠服务。其中 ,可靠的质量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下面 ,就提高我市普通蚕种质量问题谈几点浅…  相似文献   

15.
再谈如何提高蚕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蚕种质量内涵非常丰富,它是集遗传质量、蚕卵内在物质基础及加工生产质量于一体的一个系统质量体系.目前,对遗传质量、蚕卵内在物质基础尚难以量化,没有量化指标,只能借助生物工程技术,通过专家评审.而蚕种加工生产质量可以量化,国家规定的蚕种质量标准实质上就是蚕种加工质量的标准:即杂交率99%以上,良卵率98%以上,孵化率98%以上,毒率不能超过0.5%.因此,提高蚕种质量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四率标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种是一种特殊的种子,在繁育蚕种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影响蚕种的质量和制种量.所谓蚕种质量包括张种卵粒数、卵粒大小、卵色匀整度,外观包装等外观质量以及蚕种的良卵率(充实度)、杂交率、蚁蚕孵化率、微毒率等内在质量.制种量是指克蚁制种数量或千克茧制种数量.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是种茧育生产十分重要的两大指标.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是蚕种场赖以生存的内在要求,蚕种场只有以质优量足的蚕种去开拓市场才能求生存和发展,现根据我场的实际经验谈谈如何提高蚕种质量和制种量的具体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蚕种杂交率检验工作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祥  李兵 《江苏蚕业》2000,22(1):14-17
江苏省丝绸集团总公司从1992年起,在原有的蚕种检验办法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采取了“四率”检验的办法,即引入微粒子病毒率、杂交率、孵化率和良卵率作为衡量蚕种质量的指标,制订了蚕种质量监管条例。这对确保蚕种质量,维护蚕农利益,发展蚕桑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室在多年的“杂交率检验”的试验和实践中,对影响杂交率的因素和提高杂交率的措施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本文就此谈谈有关看法。1“杂交率”问题的由来和对策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17世纪时就已经知道杂交种体质强健,茧质优良;1924年开始正式生产…  相似文献   

18.
沈根生  吴凤祥 《蚕桑通报》1995,26(2):38-39,35
湖州市蚕种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湖州市农业法规站沈根生,吴凤祥,黄德华1994年蚕种生产夺得了又一个丰收年,全市生产毛种231.57万张,估计净种123.5万张,预计完成计划的108.8%,蚕种质量从成品良卵率、实用孵化率、微粒子病毒率、杂交率等指标的...  相似文献   

19.
何东 《四川蚕业》2005,33(2):40-40,42
现行对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的评判是通过病蛾率、病卵率的检疫,来判定家蚕微粒子病带毒情况;通过蚕种成品检验,判定良卵数、良卵率、孵化率和杂交率是否达标。每一份检验报告所表达的蚕种质量信息,只是单一参数。可否对蚕种各项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比打分,计算出一个综合评判蚕种质量的量化指标,使制种批之间蚕种质量有可比性。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蚕种是生产蚕茧的生产资料,和一般农业种子一样,对生产成果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养蚕生产者特别关心蚕种的质量。现在社队所饲养的蚕种都是一代交杂种,衡量一代交杂种的质量,离不开蚕种母代的原蚕体质强健、种茧质量保持应有水平、无微粒子病、品种纯正而杂交彻底、良卵率高、孵化率高等等几方面,概括地说,要具有好养、优质,高产的性能,其中高产一项,直接与孵化有关。蚕种的孵化率高和孵化齐一,虽然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实质上是统一的标志。有些蚕种孵化率即使在水平以上,但孵化分布比较分散,集中度小,不出现高峰,而且孵化日数拉得长,在实用上仍不够要求。优良的蚕种,不仅要求孵化率高,并且要求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