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养好种公猪,提供良好的精液 1.提供优质饲料.科学合理地配制种公猪的日粮,种公猪日粮应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原料要多样化,严禁使用霉变和有毒的饲料原料,并尽量减少粗饲料的使用,不得在种公猪日粮中长期添加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1 种公猪的营养需要 要使种公猪体质健壮、性欲旺盛,营养是保证公猪产生优质精液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日粮应以精料为主,精纤维含量不宜过多。日粮中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与精子的存活时间有很大影响,粗蛋白质一般为16%~18%,在配种期可适当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并保证钙、磷以及微量元素与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要点1.1合理饲养,养好种公猪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供应,一般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6%~17%为佳,因为蛋白质数量多少,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种公猪精液品质和数量,同时,还要保证能量饲料、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的供应,注意钙磷比例,一般为2:1,能量饲料要控制在日粮总量的50%左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每天饲喂2~3次为宜,日喂量3kg左右,保持其种用体况,过瘦过肥都会降低性欲,影响配种。  相似文献   

4.
浅谈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提高母猪产仔数已成为饲养场(户)增加母猪单产效益,降低饲养成本的关键。1选好、养好种公猪优良的种公猪是获得大量优质仔猪的物质基础。因此,一定要用优良的公猪做种用。为了种公猪能产生大量品质优良的精液,必须供给营养全面,品质优良,数量充足,氨基酸平衡的优质全价饲料。在管理上,要实行单圈饲养,圈舍要保持清洁卫  相似文献   

5.
种公猪是指品种优良、没有阉割,且专门用于给多个母猪交配并能与母猪交配的公猪。养好种公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充足、质量好的精液,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并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寿命。种公猪可用于保种和进行本品种选育,提高的种公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我国所饲养利用的种公猪绝大多数属于纯种公猪。  相似文献   

6.
<正>公猪生产获利的关键是饲喂既能使其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精液又能获得良好体况的日粮,所以,公猪日粮中的营养水平及饲喂量尤为重要。日粮饲喂量过多有利于精子产生但会引起公猪超重,饲喂量不足又会降低精子数量和公猪的性欲。目前,生产者为解决种公猪因日粮饲喂量而引起的超重问题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限制饲喂",即通过降低饲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来降低公猪的日增重。笔者将分别从后备种公猪的饲料营养、使役公猪的饲料营养研究进展和饲料营养配方实例三方面来阐述自己在一线生产实践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1种公猪的营养需要要使种公猪体质健壮、性欲旺盛,营养是保证公猪产生优质精液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喂给营养价值完全的日粮。日粮应以精料为主,精纤维含量不宜过多。日粮中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与精子的存活时间有很大影响,粗蛋白质一般为16%~18%,在配种期可适当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并保证钙、磷以及微量元素与多种维生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公猪饲料中首先要满足蛋白质的需要,因为蛋白质对于公猪精液数量、质量和精子的寿命长短都有很大关系。同时还应保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注意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生产中种公猪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以18%~20%为宜,可消化能以3.0~3.1Mcal/kg为宜,使公猪膘情适中,保证正常种用体况。公猪体况过肥过瘦都会使公猪性欲下降,产生肢蹄病。每天饲喂2~3次,喂量限制在2~3kg以内。  相似文献   

9.
种公猪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猪群的品质,重视公猪的选择,才能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猪的遗传潜力。养好种公猪是为了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精液,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并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寿命,对快速扩繁猪群,提高猪群质量,发展生产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种公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可确保和维持种公猪的优良繁殖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地配制日粮,以供给种公猪充足的营养,并做好日常饲养管理等工作,是种公猪具有良好的精子质量和合理的使用年限的保证。笔者从营养与饲养2个方面对养好种公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养好种公猪是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强壮、成活的关键。下面.就根据我们的养猪经验.谈一下如何提高种公猪配种能力的几项措施。1做好配种前准备要在配种前1个月开始加强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一是要做好公猪剪牙。防止配种时打架咬伤;二是要做好精液品质的检查。通过检查改进公猪饲养管理.作好选种选配计划.制定配种方案和配种卡片。对个别瘦弱或过肥的公猪进行个别饲养.以便迅速恢复健康。在配种期使全部公猪投入配种。2要保证饲喂全价日粮日粮要按公猪的体重、年龄和配种季节配制营养价值不同的饲料。一是大型公猪比小型公猪需要较多…  相似文献   

12.
种公猪的营养与饲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加强种公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可确保和维持种公猪的优良繁殖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地配制日粮,以供给种公猪充足的营养,并做好日常饲养管理等工作,是种公猪具有良好的精子质量和合理的使用年限的保证.笔者从营养与饲养2个方面时养好种公猪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饲粮对种公猪饲粮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不够充分。结合国内外饲养标准及本人实践经验,建议种公猪饲粮消化能12~1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15%、钙0.8%、磷0.6%、食盐0.4%。种公猪饲粮可由能量饲料玉米、糠麸,蛋白质饲料豆粕、鱼粉,矿物质饲料...  相似文献   

14.
种公猪的饲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猪的体质好坏,直接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和后代仔猪的生长速度,俗语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说明了种公猪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 营养水平 为了使种公猪体质健康结实,具有种用体型,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种公猪的日粮必须以精料为主,适当搭配青饲料和少量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饲料。许多实践证明,种公猪日粮营养标准是:消化能12~13MJ/kg,粗蛋白质14%~15%,钙0.8%,磷0.6%,食盐0.4%。每日饲喂优质全价的种公猪料2.0~3.0kg,早、晚各一餐。高产种公猪日粮量可比正常增加10%。但是,种公猪日粮…  相似文献   

15.
张华 《养猪》1990,(4):15-15
俗话讲:“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养好种公猪极为重要。下面的方法对提高种公猪配种能力极有好处。一、重视后备公猪的培育根据后备公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在配合饲料时,应考虑少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多用品质优良的干草粉,还应配入适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这样既有利于肠胃蠕动,又不致于沉积过多脂肪,形成种用体况,培育成体躯高大,四肢粗壮,雄性强的公猪。后备公猪的饲粮配方应为:稻谷粉33%,玉米粉19%,米糠10%,麦麸15%,豆饼7%,鱼粉6%,  相似文献   

16.
种公猪饲养目的,在于留作种用。提升种公猪种用价值,是种公猪饲养管理技术的核心所在。种公猪是指优良品种没有阉割的且专门用于给多个母猪交配并能让母猪下仔的猪,为了提高种公猪的性欲,确保量多质好的精液品质和配种效率,使之繁殖更多更好的仔猪,就必须对种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养好种公猪,要求饲料配比营养全面,要考虑到配种利用的合理平衡。膳后要引诱种猪适量运动,避免不良饲喂后果的产生。文章围绕着"如何养好种公猪"这一话题展开论述,提出种公猪优选是前提保障,同时,详细阐述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种公猪是指品种优良、没有阉割,且专门用于给多个母猪交配并能与母猪交配的公猪。养好种公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充足、质量好的精液,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并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寿命。种公猪可用于保种和进行本品种选育,提高的种公猪的繁殖能力。目前我国所饲养利用的种公猪绝大多数属于纯种公猪。纯种公猪除进行纯种生产以外,还广泛用于生产,即与其他品种进行杂交,生产杂交猪,内地多用瘦肉型品种公猪与地方优良品种进行  相似文献   

18.
1.1 营养:饲料营养的全面均衡是保持种公猪旺盛配种力的基础,尤其是蛋白质对种公猪作用很大,对于实行常年配种的公猪日粮中蛋白质比例应维持在12%~13%左右;其次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种公猪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和健康影响较大,故在日粮中应注意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锌、硒的供给,有条件的猪场应常年供给青绿饲料。  相似文献   

19.
1 选好、养好种公猪优良的种公猪 ,是获得大量优质仔猪的物质基础 ,因此 ,一定要选留优良的公猪做种用。为了使种公猪经常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 ,充沛的精力 ,旺盛的性欲 ,能产生大量品质优良的精液 ,必须供给营养全面 ,品质优良 ,数量充足 ,氨基酸平衡的优质全价饲料。在管理上 ,要实行单圈饲养 ,圈舍要保持清洁卫生 ,每天要给予适当运动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合理利用 ,以保持种公猪的利用年限。2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力的影响非常明显。改进母猪的营养状况、生活环境 ,维持适当膘情是保证母猪发情的物质基础 ,可使母猪发…  相似文献   

20.
1合理饲养 1.1满足蛋白质营养需要 蛋白质对种公猪精液数量和质量影响非常大,一般引进品种每次射精量为350毫升左右,精液中干物质约5%,蛋白质约为3.7%,所以公猪日粮必须给以优质适量的蛋白质饲料。在配种旺季,一定要在日粮中添加鱼粉、血粉、豆饼等蛋白质饲料,并适当增加玉米等精料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