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世界蚕茧和生丝生产量及其产地变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9,25(2):120-125
世界历年蚕茧和生丝生产量是体现世界蚕丝业的发展历程,各生产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地位以及蚕丝在纤维中的地位的基本数据,是蚕丝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掌握世界主产国家蚕茧丝生产量统计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丝绸协会和日本蚕丝事业团对非主产国的茧丝生产量的估计,较准确地推算了战后世界历年家蚕茧丝生产量,并比较了主产国的相对地位变化,明确了产地分布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泰国的蚕丝生产与贸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国达  张纯 《中国蚕业》2001,22(1):61-62
泰国位于亚洲中南半的中南部,国土面积514万km2,人口约5500万.泰国的蚕丝业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自70年代以来泰国蚕丝业在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的技术援助下得到较快发展,1991年生产蚕茧11284t,生产生丝1611.8t,创历史最高记录.近年来受世界丝绸市场供过于求,茧丝价格下跌的影响,蚕丝业生产规模有所缩小,1997年泰国生产蚕茧7273t,生产生丝1045.9t,是继我国、印度、乌兹别克和巴西之后的世界第5大茧丝生产国.  相似文献   

3.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的现状,并从产业的自然基础、效益基础、政策基础、人才基础、科技基础、外部环境和外部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广西蚕丝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认为广西蚕丝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蚕种生产设施陈旧、蚕种市场竞争无序,蚕桑病虫害多发、防控形势严峻,蚕茧收购质价分离而影响茧丝品质,蚕丝业技术人员匮乏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蚕丝业应转变增长方式,把工作重点从注重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转移到提高单产和茧丝品质、强化蚕桑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 1970年我国蚕茧产量名列世界第一,1978年产丝量又超过了日本,出口量占世界90%,从而我国恢复了历史上蚕丝生产的领先地位。我们要长久地保持这样的地位,必须吸取各国的长处,扬长避短,稳步地发展我国的蚕丝生产。鉴此,试从世界主要产茧国茧丝生产的兴衰,探讨我国茧丝生产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敬德  童立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2,(3):529-536
应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理论,对近代(1840~1919年)中国蚕丝业国际地位由中心走向边缘的种种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近代以前,中国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中国的蚕丝业也一样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在世界蚕丝业占据重要位置。自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体系并被边缘化之后,中国的蚕丝业也随之被边缘化,沦为中心区国家的丝绸原料生产者与成品销售地,蚕丝业的外贸权与产品价格被中心区国家操纵,蚕丝生产技术的发展亦被限制,其原因在于世界体系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制约。至今,中国蚕丝业仍在为走向中心而努力,其唯一之途径,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科技推动蚕丝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1 正确认识我国蚕丝业的当前形势我国蚕丝业总的形势,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持续低迷。目前,我国的茧丝价格仍在低位运行,未见反弹迹象。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蚕丝业错误估计世界蚕丝市场形势、企业盲目乐观、应对“入世”的战略研究不够有关。许多人认为蚕丝业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受惠产业,市场配额的降低和取消将极大的促进我国蚕丝业发展。但入世几年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国际丝绸市场一直是一个相对稳定而容量有限的市场,丝绸占世界纤维生产总量的比例一直比较稳定在0 .1 8%左右。所以配额的取消对我国蚕丝业的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关于稳定发展蚕丝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黎静 《蚕桑通报》2009,40(2):57-58
1蚕丝业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茧丝绸产业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茧丝产量一直位居世界之首,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蚕丝产品75%以上用于出口。浙江省是我国蚕茧生产加工和丝绸出口大省,近年来,桑园面积保持在7.33万hm^2以上。蚕茧年产量维持在7.5~9.5万t,蚕桑产值在20—25亿元,蚕桑产业位居全国领先,桑园面积约占全国9%,居第5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和贸易国,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技术使我国茧丝产质量在世界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加入WTO将给我国的蚕丝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我国茧丝绸行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部门应该做好哪些准备以迎接WTO 的挑战?研究和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影响及应急对策,对于正确回答这些问题以及进一步开拓本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空间和扩大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1 茧丝绸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大国.目前中国纺织业吸纳了1000多万就业人员,生丝的纺织品30%出口,出口值占全球纺织品贸易总额3150亿美元的13.6%(428.4亿美元 ). 国家纺织工业局认为,加入WTO,对纺织业长期利好,可促进纺织业科技进步.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蚕丝业起源于中国,至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丝绸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上处于垄断地位,目前丝绸工业年产值已超过1000亿元,涉及栽桑养蚕的农户大约有2000万户.随着世界丝绸市场的变化,我国的蚕桑生产区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2001年国家茧丝办提出"东桑西移"布局调整以后,我国西部省区发展蚕桑业的积极性很高,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广西的蚕桑业发展尤为迅速.  相似文献   

11.
我国蚕丝业发展主体缺失与缺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代钢 《蚕业科学》2010,36(1):120-125
依据发展主体选择与形成的理论要点,分析研究近30年来我国蚕丝业发展主体的演变形成,认为发展主体缺失与缺陷是蚕丝业管理体制与市场利益机制的矛盾焦点,论证提出了简化经济形式理论争议、稳固蚕丝产业链结构、确认农村养蚕户的发展主体地位、发挥政府的主导和保护作用、完善蚕种生产企业的发展主体功效、构建和谐的发展主体间关系等解决蚕丝业发展主体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广西蚕业》1996,33(1):60-60
世界上约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蚕丝生产,其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国家不到十个。近二十年来由于各蚕丝生产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蚕丝业在一些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国家如日本、意大利和韩国迅速萎缩;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泰国、越南等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芳 《中国蚕业》2005,26(4):69-72
蚕丝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是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明纳入到了世界的文明体系,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经考古证实,在我国养蚕业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养蚕业已经相当发达,到春秋战国时代蚕桑生产已经遍及全国.中国古代社会生产以"男耕女织"、"农桑并举"为特点,所以蚕丝业也就自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它到了近代就更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可以说中国的蚕丝业是随着中国的整个发展进程而起伏跌荡前进发展的.本文着重探讨中国近现代蚕丝业的发展情况,以期能够对我国今后蚕丝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1蚕丝业管理科学发展现状 1.1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蚕丝业发源于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在汉、唐时期形成了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国文明传播史上的一颗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蚕丝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蚕茧、生丝产量1996年分别占世界的70.2%、63.29%,分别达到47.1万t和4.0万t.由于蚕丝业生产主要为出口产品,据统计,1949年到1996年间,我国蚕丝创汇累计达363.5亿美元,约占我国现有外汇贮备的1200亿美元的30%,可见该产业对我国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作为一个传统产业,蚕丝业是一项资源可以再生、具有经济与生态双重效应、符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产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蚕业科学基础学科近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蚕丝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蚕丝业在我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传统产业。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蚕丝生产遍及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蚕业科学形成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对蚕丝业以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发  相似文献   

16.
正1蚕桑产业发展现状1.1产业地位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皇帝亲耕,皇后亲蚕",劝课农桑是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的立国之策,蚕丝业是解决当时民众衣食温饱的两大支柱产业之一。蚕丝业的传播还孕育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搭建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1908年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蚕丝生产国,1909年日本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金融风波,造成全球经济动荡,对我国外向型的蚕丝产业造成严重打击,蚕丝产品市场严重下滑,动摇了部分蚕丝产业发展者的信心。如何度过此次难关,维护与稳定中国在世界蚕丝业的中心地位,推动世界茧丝绸事业进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广西蚕丝产业特点、优势与困难所在,提出了增强蚕丝业综合实力,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克服暂时困境,促进我区蚕丝业持续发展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历史回顾蚕品种改良是发展蚕业生产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推广优质良种,改进饲养管理技术,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特性,对提高蚕丝产量,改进茧丝品质,开辟蚕丝新用途均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是世界蚕丝的发源地,在四、五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各地形成非常丰富的蚕品种资源。据统计,1904年我国原始  相似文献   

19.
浅谈“科学养蚕”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蚕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蚕业发展的新亮点,从2005年起已连续三年蚕茧产量稳居全国之首,2007年鲜茧产量达20.5万吨,占全国产量26%,占世界产量18%,超过世界第二大茧丝生产国印度,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蚕业发展最快、蚕茧产量最多的地区;真所谓“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的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蚕丝业已成为广西今后蚕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蚕丝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我国蚕业科技的繁荣与进步,推动我国蚕丝业稳步发展和扩大中国丝绸在国际上的影响,使我国不仅是世界蚕丝生产中心,而且成为世界蚕丝科技研究和教育中心.经国家科委国科外审字(95)2157号文批复,由浙江农业大学主办,中国蚕学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