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减少鱼类在越冬期的死亡,必须加强鱼类的越冬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使鱼类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2.
鱼类在越冬期间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冬鱼类一般死亡率高达10-20%,这样不仅减少了越冬鱼类的数量,还要影响来年鱼类的养殖,对渔业生产的影响较大。现将鱼类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与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的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可从每年11月中上句持续到昱年4月中下旬,对水体中高密度的越冬养殖鱼类极为不利。因此,为了确保鱼类安全越冬,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并为昱年开展渔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有越冬水面的渔场和养殖户要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做好预防,在鱼类越冬前和越冬期间做好如下几项技术工作:  相似文献   

4.
鱼类越冬是北方地区池塘养鱼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冬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造成越冬鱼类死亡,给生产带来损失,因此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池塘养鱼的关键。 一、加强秋季饲养,保证鱼体健壮 鱼在冬季主要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生命,所以进入秋季饲养期后,首先要增加鱼饲料中的脂肪量,也就是尽一切可能让鱼长得又肥又壮,从而提高鱼的越冬成活率。实践证明,鱼的肥满度系数在2.23时,越冬成活率为41.1%;肥满度系数达到2.52时,越冬成活率为94.8%。肥满度系数提高了0.29%,而成活率却上升了53.7%,可…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鱼类安全越冬,避免因越冬池缺氧而大量死亡,设计了越冬池溶解氧含量无线监测和增氧机控制系统。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能够保证鱼类越冬生产的安全性,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冰下增氧是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果管理不好或措施不当,会造成全池鱼类缺氧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目前,北方采用的鱼类越冬技术主要是冰下生物增氧越冬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采取各项技术措施,促进冰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更多氧气,以满足鱼类的生存需要,提高鱼类越冬的密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1996年雪封泡给鱼类越冬造成的危害,系统分析了我区鱼类越冬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特别强调了暴发性鱼病——鲤鱼败血症对养鱼生产的威协,探讨了为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所要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亚梅 《河北渔业》2011,(1):33-34,55,61
我国三北地区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冰冻期长,时间从11月上旬至翌年4月中旬。由于这一原因,鱼类的安全越冬就成为三北地区渔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使养殖鱼类在冰下安全越冬,提高鱼类越冬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天,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达2.6亿元。为了提高今年鱼类越冬,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玉柱 《科学养鱼》2006,(12):23-23
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1.鱼类体质与规格规格大的鱼种体质好,越冬成活率高而又健康。据多年的养殖经验看50~150克鱼种越冬成活率较高,一般体重如5~10克的鱼种,成活率为48%,20~30克的82%,30~50克的86.5%,50克以上的94.2%。规格小的鱼种含脂肪和蛋白质均低,不足越冬期的消耗  相似文献   

11.
池塘养殖鱼类的越冬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冬季池塘水温较低。鱼类摄食较少,其生长速度也随之缓慢。往往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鱼“不吃不喝”,放松了管理。导致第二年开春销售放养时。苗种成活率低,鱼遍体鳞伤,病害流行,损失严重。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一是越冬鱼池和越冬鱼体没有严格清塘消毒,使大量的病原体带入越冬水体。二是越冬鱼类肥满度过低,体质虚弱,抗病力差。三是在拉网并塘操作时鱼体损伤严重。四是越冬鱼密度过大。所以鱼类越冬是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鱼类的越冬成活率和降低损伤程度呢?现介绍一下其越冬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鱼类越冬池塘冰面除雪是北方地区鱼类越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冰面除雪机械化,可保证迅速清除池面积雪,提高鱼类越冬密度及成活率。本文介绍的内容为适用于小型鱼类越冬池冰面除雪枫的技术路线及论证。  相似文献   

13.
金星  纪锋 《水产学杂志》1997,10(2):68-71
鱼类越冬池塘冰面除雪是北方地区鱼类越冬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冰面除雪机械化,可保证迅速清除池面积雪,提高鱼类越冬密度成活率。本介绍的内容为适用于小型鱼类越冬池冰面除雪机的技术路线及论证。  相似文献   

14.
我市地处黑龙江西北,北纬48度,冬季气候寒冷,封冰期长达半年之久。漫长的冬季给鱼类越冬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鱼类越冬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着养鱼生产发展的瓶颈。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省提出了鱼类越冬成活率“保七争八”的指标,即保证70%的成活率,争取达到80%的成活率,经过水产科技工作者及广大渔民的不懈努力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黑龙江省地处北方寒冷地区,封冰期长达150—180d,冰的厚度高达80—100cm,鱼类安全越冬至关重要。2009年由于冬季雪大,2010年春季开冰时间晚,造成鱼类越冬成活率低,全省越冬灾害损失鱼类22115吨,经济损失2.6亿元。为了提高鱼类越冬成功率,下面谈一下加强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问题。一、越冬前的准备1、清理淤泥和杂物过厚大量淤泥会消耗水体氧气,有时还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危害鱼类,应在鱼类越冬前进行清理。同时除掉池坡上的杂草,以防杂草在越冬期间腐烂,耗氧恶化水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地处寒温带,是东北三省最冷的省份,冰封期长达160余天,冰厚80~100厘米,所以,保证鱼类安全越冬是北方鱼类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鱼类在越冬期死亡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其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提高越冬成活率的相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结冰期长达150-180d,冰层厚度可达80-110cn。在漫长严寒的冬天,必然引起鱼类生活环境和鱼类本身发生变化,水体理化因素也不断变化,这就给鱼类安全越冬带来很大威胁,常造成鱼类大批死亡,从而影响了群众养鱼的积极性。因此,加强鱼类越冬期的管理,创造满足鱼类越冬所需的环境条件,是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秋去冬至,越冬期间鱼类管理非常重要,如何使鱼类安全越冬,提高越冬成活率是养殖户关心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谈谈鱼类越冬期间死亡原因及对策,使养殖户以此为鉴。1原因1.1越冬水体的含氧量通常越冬池发生死鱼大都是因为水中严重缺氧,因而,维持水体较高的溶氧量是确保鱼类安全越冬的重要条件。在越冬期间必须特别注意水体溶氧含量的变化。越冬水体中的溶氧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产氧量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冰的透光度密切有关,而水体耗氧主要是水生生物的呼吸和有机物的分解。因此,根据越冬水体溶氧的来源和消耗途…  相似文献   

19.
倪立珠 《水产养殖》2012,33(3):51-52
为了提高越冬鱼种的成活率,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综合洪泽县当地鱼种越冬的经验,对提高鱼种越冬作一简述,以供参考。1鱼种在越冬期死亡的原因1.1越冬水体严重缺氧一般情况下,越冬水体严重缺氧是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造成池塘缺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北方地区池塘养鱼,每年都有漫长的封冰期,尤其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冰封期高达150天左右,冰厚在60—120cm。有近200天不给鱼类投食,因此鱼类越冬一直是北方养鱼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成败直接关系到养鱼生产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由于秋季商品鱼价格低,部分养鱼场户把秋季销售改为春季销售,这样就增加了鱼类的越冬量。越冬密度增大了,鱼类越冬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大,在佳木斯地区及周边县(市)区每年都有个别池塘越冬成活率低,甚至有绝塘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养鱼积极性。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