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草地生产力现状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草原因超载过牧,导致严重的退化沙化,理论分析,我国典型草原光温生产力18600kg/hm^2,降水生产力8500kg/hm^2,荒漠草原,光温生产力24300kg/hm^2,降水秤力6400kg/hm^2;现在高度集约经营的人工牧草及饲料地、改良天然草地产草量可提高5-45倍,达3720-21900kg/hm^2,可见我国的草地生产潜力巨大,随着牧区社会的发展和牧民改善生活水平的欲望日益增加,草地承载压力将持续增加,只有增加能量投入和草地秤经营的科技含量,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方能有效地扼制草原退化、消化 化,提高草地生产力,保证畜牧业生产,乃致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施氮与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戎郁萍  韩建国 《草地学报》1999,7(2):157-164
本文研究了施氮肥和株丛切割对退化新麦草人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和株丛切割提高了新麦草草地生产性能和生产力。此外,施氮肥可改善牧草品质及土壤牮氮能力。株丛切割和施氮肥(120kg/hm^2)相结合与单施氮肥相比,成本较低,对退化新麦草草地的改良效果良好,年均产草量2679.5kgDM/hm^2。  相似文献   

3.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和P肥均使草地生产力显著提高;N肥以225kg/hm^2尿素较为适宜,P肥以150kg/hm^2过磷酸钙较为适宜,在混播草地中,施N肥和P肥对羊草+草原2号芷蓿草地与无芒雀麦+原草2号苜蓿草地增产效果都很显著,相对来说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4.
羊草草原是生产能力较高的一个草原类型,在我国北方有着广泛的分布。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人为干预和各类自然因子的综合作用,使其大部分处于退化演替的过程之中,草地生产力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威胁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七十年代初,好鲁库种羊场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草地发生了严重退化,畜草矛盾日益尖锐;又因大面积的滥垦滥种,不仅使农业生产陷于“广种薄收”,“光种不收”的困境,而且加速了草原退化沙化。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求防止草原退化进而  相似文献   

5.
退化人工草地更新效果观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耿文诚 《草业科学》1998,15(3):55-58,63
利用草地建植方法,对175.7hm^2退化人工草地进行了更新改良,结果,当年平均干草产量达3570kg/hm^2比未更新地带提高2058kg/hm^2;播种牧草相对重量65.9%,未更新地带15.1%,优势度由重建前的27.0%上升至61.8%,恶性杂草竞争力下降,基本形成白叶+黑麦草+鸭茅+画眉草+红三叶+狗尾草+白茅+蒿类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对退化赖草地采取施肥、灌溉、耕翻及划破草皮等综合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措施可明显提高草地生产量,连续灌溉数年的退化赖草地,施450kg/hm^2硝酸铵或390kg/hm^2尿 获得最佳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间隔耕翻松土或划破草皮,增幅度可达128%-193%;年内灌溉2次,灌溉量达3000m^3/hm^2,即可满足当地牧草正常生长发育需要。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荒漠地区围栏草地建设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善左旗荒漠地区自70年代至今已兴建了封育型、培育型和种植型围栏草地(草库伦)达2614处,围建面积为19038hm2。每年由围栏草地可收割干草1.6万t,每头(只)约占有15kg的贮备干草。封育型围栏草地的投资88.17~978.00元/hm2不等;培育型围栏草地(飞播区)每个面积均为100hm2以上,造价相对较低;五配套畜群草库伦的面积在1hm2左右,每个平均投资2248~5452元,为2716~3769元/hm2。封育型和培育型草年产值为168.08元/hm2,五配套畜群草库伦的年产值可达3284元/hm2。但也有近1/3的五配套畜群草库伦尚未产生效益。  相似文献   

8.
退化嵩草型高山草地补播豆科牧草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陈亚明 《草业学报》1999,8(2):71-75
报道了退化嵩草型高山草地补播为4种优良豆科植物对草地牧草生长、地上生物量及地上净最大营养物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播红豆草、紫花芷蓿和红三叶能正常生长发育,其生长逻辑斯谛曲线,生长拐点出现在水热最大组合的6-7月。红豆草区地上生物量达到4247.33kg/hm^2,与其他试验区地下生物量有极显著差异。红豆草区地下净最大营养生产力最高,粗蛋白、钙和磷分别达到480.37、45.45和5.82kg  相似文献   

9.
山地草原旱作老芒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阿拉善右旗南部山地干旱草原选择较好地块开荒引种老芒麦,经三年小区试验和大田推广广,结果表明,不施肥灌水,老芒麦能够完成整个生育期,表现抗旱并生长良好。丰年产干草1777kg/hm^2,三年平均产草1154kg/hm^2,比天然草地增产4倍。若当地660多公顷料似地带全部耕翻种植,将大大缓解干旱山区的草畜矛盾。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草原防火工作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智山 《中国草地》1998,(1):54-56,61
1949年以来我国牧区共发生草原火灾5万多起,受害草原面积2亿多hm^2。1987年以后,我国加强了草原防火工作,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法规建设和机构建设,提高防扑火装备水平和科技水平,推广配套的防扑火技术,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自1991年以来,年均草原火灾受害面积小于150万hm^2,较1949年以来年均减少250多万hm^2,年均减少经济损失约8亿元人民币。但是,目前草的火灾损失很大,制约着草地  相似文献   

11.
戎郁萍  苗春林 《中国草地》1998,(4):28-30,35
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0.8nm^2/牛和1.2hm^2/牛)科尔沁肉牛的日增重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差异,以及其对草地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肉牛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分别是0.441kg和0.4482kg);高放牧强度的处理,单位面积的产量高(分别是0.5525kg/hm^2-d和0.3735kg/hm^2.d),但对草地持续生产不利,导致草群中禾草比例下降而杂草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冷蒿草原适宜放牧率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不同管理角度进行了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生产适宜经营模式和适宜放牧率的探讨,并进行了风险-利润权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草地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认为内蒙古典型草原暖季放牧率不宜超过2.0 ̄2.7羊/hm^2,适宜始牧时间为5月底或6月初,当年羔应短期育肥出栏。这样,羊草和大针茅草原就不会退化到冷蒿草原,冷蒿草原能得到利用式改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阿拉善荒漠草场退化沙化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草原的退化,沙化问题,是一个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阿拉善位于内蒙古最西部,地域辽阔,有天然草场1753.48万hm^2,是我国白绒山羊和双峰驼的重要生产基地。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荒漠草场缺乏科学认识,忽视管理,粗放经营,超载放牧,掠夺利用,使草场几乎全部沙化,退化面积达333hm^2,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笔者就阿拉善荒漠草场退化沙化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从加强草原法制,深化牧区改革,牧区产业  相似文献   

14.
华南红壤山地牧草混播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适宜华南红壤山地栽培的7个主要牧草进行7个处理的混播组合,结果以卡松古鲁狗尾草+宽叶雀脾+马唐+鸡眼草组合为最好,在华南红壤山地位地条件较差,年施尿素112.5kg/hm^2和钙镁磷肥412.5kg/hm^2的情况下,人工草地建植当年干草产是一可达7968.0kg/hm^2,翌年为9073.5kg/hm^2。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草地退化严重,据测定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覆盖度降低、沙化、盐渍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已占半数.北方天然草原产草量明显下降,草原载畜能力明显降低.草原初级生产力是草原载畜能力的基础,也是衡量草畜平衡状况的基础和草原退化的重要指标.草原的过度放牧和退化伴随着植物种群的变化和地表覆盖度等的明显变化,寻找我国北方草原区和半农半牧区退化、沙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模式和整治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围栏草地施肥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8年5月在黄南州河南县进行了天然草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尿素为225kg/hm2、150kg/hm2、75kg/hm2时,其产量(DM)分别为:5470kg/hm2、5093.3kg/hm2、5046.7kg/hm2;比对照高34.73%、25.45%、24.30%;施羊板粪15000kg/hm2时,其产量为4823.3kg/hm2,比对照高18.80%。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迁形成的温室效应和超载过牧等不合理利用,天祝县天然草原都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生产能力下降,鼠害泛滥,水源锐减,局部地区草地沙化。草原沙化扩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草地资源的过度利用,表现在人口增长、牲畜量增加和对草地的过度开垦。草原沙化主要防治策略是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以草定畜、推行划区轮牧技术,并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沙化草地的治理力度同时要加强教育宣传,增强农牧民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8.
张剑 《牧草与饲料》2009,3(3):75-77
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和超载过牧、滥垦等,使草原面积逐年减少。草地沙化、退化、盐碱化日益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生产力下降,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多年生黑麦草不同播种量对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低投入高产出和有效地建植人工草地,发展草地奶牛业,贵州清镇地区对多年生黑麦草三种不同播种量的试验表明:15kg多年生黑麦草+6kg白三叶/hm^2,20kg多年生黑麦草+6kg白三叶/hm^2和22.5kg多年生黑麦草+6kg白三叶/hm^2三种不同种籽用量的产草量之间差异不显著,我们初步认为,当地建植永久性多年生黑麦草和白三叶混播人工草地时,选择15kg多年生黑麦草+6kg白三叶/hm^2的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植被退化原因及其保护策略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对治多县32年的降水和气温变化资料的分析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出现了较明显的增温减水现象,大气干旱加重,空气中相对湿度呈明显的波动减少趋势,因而造成了该地区的气候干旱化,不利于该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提高和维持。同时,由于人口和家畜数量的增加,每个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地从1953年的2.3hm^2降低到1994年的1.1hm^2,使牧压成倍增加。与60年代相比,平均产草量降低了50%以上,而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了20%~30%。到目前为止,约有1/3以上的草地处于不同程度的退化状态,约有1万hm^2的天然草地已经荒漠化或沙化,主要分布在水边、河岸附近、滩地、坡麓和居民点周围即冬季牧场,是局部的退化;但夏季牧场牧压较小,牧草利用率较低,因而保持相对良好状态。由此可见,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但气候的干旱化给过牧对草地的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叠加效应加速了草地的退化沙化。同时,由于气候的干旱化可能导致高寒草甸面积的缩小,使高寒草原及荒漠草原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从而导致该地区草地总生产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