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进口木材落地加工产业集群是内蒙古口岸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对当地的外贸升级、支柱产业培育及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木材落地加工业相对成熟的满洲里,从地缘、中俄关系、产业园区、原料供给及政府支持等方面阐述了内蒙古口岸地区发展进口木材落地加工产业集群的优势,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充分把握和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将有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中通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资源评价了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安全的要素条件。研究表明, 自然资源短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资本要素方面虽然国家投资仍占主导地位, 但产业发展中外资比例过高可能加大资本风险; 劳动力要素评价显示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在逐步降低, 劳动力老龄化及人口红利的枯竭将严重威胁中国木材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国木材原料紧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纤板的生产,寻找木材的替代原料是纤维板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草本植物纤维对木材纤维的比较优势在于其可再生性,但也存在部分固有缺陷如比较弱的纤维强度和细胞壁的硅质化。大量研究表明,研发生物质基木材胶粘剂和采用非传统的粘合技术,将成为最终解决草本植物纤维板制造工艺技术难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木材加工产业是日照市因港而生的富民产业,是日照市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当前绿色低碳的发展政策,为木材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文章通过分析日照市木材加工产业的基础优势及发展现状,剖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木材资源和省内木材加工企业情况进行调研,从原材料供应成本、产业结构、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融合度等四方面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建设服务平台、加大政策投入、利用区位优势、强化科技创新等方向,对黑龙江省木材加工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出合理化的策略与建议,旨在提高木材加工企业发展质量,助力龙江木材加工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木材贸易资源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中国建立在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的木材贸易模式的反思,提出了应当转换中国木材贸易的资源基础的观点;通过对中国木材产业参与国际贸易重要性的分析,指出其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矛盾,以及建立在传统资源基础上的木材贸易存在的问题;以解决木材产业的资源矛盾为出发点,提出并分析了建立木材产业资源基础的三种途径;最后,以创出性资源的获得为重点,分析了如何进行中国木材国际贸易资源基础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拥有着我国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的林区,是我国国有林区木材储备比较集中的区域。从黑龙江的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来看,黑龙江国有林区虽然形成了以造林到木材加工以及社会服务的林业产业体系,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黑龙江的林业产业结构以及模式还不能和国际上相对发达的产业结构相比较,黑龙江的林业产业缺乏自己的区域特点和优势项目,因此,研究黑龙江林业产业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8-2017年木材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区位熵测算中国各省木材产业集聚度,并使用行业上游度及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省级层面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其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度作为核心变量对省级层面木材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起显著正影响;劳动力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对其具有正向作用,而城镇化水平则起削减作用;产业集聚度的影响作用存在地域差异,不发达地区发展空间更为广阔。据此,提出促进木材产业集聚,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利用区位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析我国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世界木材工业发展趋势,针对我国木材工业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如何推动我国木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因素: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自主研发与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举;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对区域生态区位、生产力级数、林业产业、非木材林业资源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存在问题和发展优势,针对性地提出了林种、林业产业、非木材林业资源和生态文化产品的区域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