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基于模型的水稻精确管理技术进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运用精确管理技术的水稻茎蘖数要高于农户方案;水稻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对照),精确方案平均产量9.77 t/hm2,比对照(8.87 t/hm2)高0.90 t/hm2,增产幅度10.15%;精确方案水稻表现为穗数多,穗型大,结实率略增,其干物质重量略高于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问题,以水稻品种吉特605为材料,以不施任何改良物质的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4种盐碱土改良技术集成模式(Ⅰ:施入脱硫石膏22. 5t/hm~2;Ⅱ:施入脱硫石膏22. 5 t/hm~2、改良剂7. 5 t/hm~2;Ⅲ:施入脱硫石膏22. 5 t/hm~2、改良剂7. 5 t/hm~2、有机肥30 t/hm~2;Ⅳ:施入脱硫石膏22. 5 t/hm~2、改良剂7. 5 t/hm~2、有机肥30 t/hm~2、黄沙30 t/hm~2)对土壤、稻田水的EC、pH值和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改良模式下土壤EC、pH值均极显著低于CK,水稻产量均极显著高于CK。相同年份所有改良模式水稻株高、千粒质量、穗粒质量、单株籽粒质量、穗实粒数、穗总粒数均极显著高于CK,其中以模式Ⅲ和Ⅳ的效果较好。水稻产量与株高、穗长、单株分蘖数、单株籽粒质量、穗总粒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处理的改良效果综合评价Q值表现为ⅣⅢⅡⅠ CK,说明模式Ⅳ的改良效果最好,可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引黄灌区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型的水稻精确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种不同模型方案同常规方案和农户方案进行比较,开展了水稻精确管理技术在吴江地区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方案的水稻产量要高于常规方案和农民方案,模型方案的水稻株高、茎蘖动态、干物质重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等指标都优于常规方案和农民方案,且在3种模型方案中,以模型方案3最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适宜肥料用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置了氮、磷、钾肥料的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穗数与产量增加,千粒质量下降,小麦产量在氮肥用量超过150 kg/hm~2后稳定在8 442~8 474 kg/hm~2;随磷肥用量增加,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用量为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617 kg/hm~2,穗粒数、千粒质量变化不大,过量施用磷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减产幅度达5.1%;钾肥用量对小麦穗数、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钾量的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下降。[结论]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氮肥225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科学肥水运筹方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6Y-27/银光为母本,陆育1号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育成了常规粳稻新品种陆育4号。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因素A,水浆管理为副区因素B,研究不同肥水管理对陆育4号机插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水处理,陆育4号的全生育期、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相同氮肥处理,水浆管控由B_1→B_2→B_3变化,全生育期延长,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显著。产量为8733~12 717 kg/hm~2,最高的是A_2B_1处理,最低的是A_5B_3处理。产值最高的也是A_2B_1处理,为33 271元/hm~2,分别比常规栽培(A_1B_3)增产24.7%和增收25.6%。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是A_5B_1处理,比常规栽培高18.5%。综合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肥水管理方案是A_2B_1,其次是A_3B_1。[结论]水稻新品种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肥水处理方案为施氮量(尿素)312~351kg/hm~2,采用干湿交替进行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6.
张玲  王霞  曹环  刘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6,(34):130-131
[目的]探讨灌云县东部地区小麦磷肥效应。[方法]在固定施氮315 kg/hm~2、施钾45 kg/hm~2的条件下,逐渐增加磷肥施用量(0、45、90、135、180 kg/hm~2),研究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在施磷90 kg/hm~2的处理下,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达最高,理论产量最高,达8 828.10 kg/hm~2。与无肥区相比,施磷90 kg/hm~2的处理下,小麦增产率为72.5%,增收4 890元/hm~2,均达到最大值,且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结论]灌云县东部地区小麦最适宜施磷量为90 kg/hm~2为。  相似文献   

7.
2019年在水稻上开展了"红四方控失肥+沼液"模式的试验,将控失肥作为基肥,后期配套沼液还田,不再另外施用化学肥料,跟踪处理条田与常规对照条田的苗情、调查形态特征及产量结构。结果表明,18队条田控失肥+沼液处理成穗数较常规对照高3.75万穗/hm~2,每穗实粒数较常规对照高0.5粒,实收产量较常规对照高120.0 kg/hm~2,效益较常规对照高444.75元/hm~2,结实率、千粒重两者差异不明显;4队条田控失肥+沼液处理穗数较常规对照低21.00万穗/hm~2,每穗实粒数较常规对照高2.0粒,实收产量较常规对照低142.5 kg/hm~2,效益较常规对照低236.25元/hm~2。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叶面肥YZS和GZS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组合喷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2个处理,处理(1)是先在分蘖期喷施YZS 750 g/hm~2,然后在孕穗期喷施GZS 750 g/hm~2;处理(2)是在处理(1)基础上,在水稻齐穗期再喷施GZS 750 g/hm~2,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水稻分蘖期喷施GZS 10 d后观察发现,2个处理水稻株高分别为86.5和86.3 cm,而对照株高为88.3 cm,差异极显著;根长分别为12.1和12.3 cm,对照为11.4 cm,差异显著,且处理根系数量多于对照。收获前2 d测产结果表明,2个处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个处理结实率分别为82.72%和83.96%,对照仅为74.85%,差异显著;2个处理千粒重分别为24.77和25.80 g,对照为24.13 g,差异显著;2个处理理论产量分别为11 471.85、10 531.35 kg/hm~2,对照仅为9 662.4 kg/hm~2,差异显著。[结论]YZS对水稻株高有抑制作用,但对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种处理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齐穗期喷施GZS可明显增加千粒重,增产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品种内7优39以15 000 kg/hm~2进行了高产潜力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实际产量平均达15 615.0 kg/hm2,具有超高产潜力;产量结构为:有效穗336.0万/hm2,每穗总粒数178.8粒,实粒数164.5粒,结实率92.1%,千粒重29.2 g。  相似文献   

10.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复合微生物肥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1500kg/hm~2,能够明显促进水稻的生长,分蘖数以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处理2最高,达到4.35个/苗;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均以处理2最高,其千粒重达到27.6g,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处理2产量达到9660.1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率达到9.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