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飞播区造林成活率、巩固播区绿化成果,今年达拉特旗对部分成活率较低的旧播区进行全面补植补播,共补播约16.4万亩,其中在展旦召、恩格贝、中和西等沙区实施飞播造林13万亩。  相似文献   

2.
<正> 太行山区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82年,目前已发展到四市九县,飞播造林面积达95.9万亩,在播区内补造补植面积近40万亩。几年来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在太行山区飞播造林是成功的,它是加速绿化太行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建春 《陕西林业》2004,(B12):15-15
陕西省日元贷款飞播造林项目从2001年签订项目合同,到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的飞播造林施工.己在日元项目区的6市19个县26个播区完成了52.971万亩的播种施工任务,占项目任务52.5万亩的100.89%。由于飞播造林受地形、天气等多种条件制约,从2003起对成苗不理想的播区安排复播和人工补植工作。2003年和2004两年己完成复播面积16.5651万亩,完成人工补植面积7万亩。日元贷款飞播造林项目实施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宝鸡市从1980年开展飞播造林,1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 ——造林规模有了新的突破。全市飞播造林作业面积达到202万亩,其中实际完成面积163万亩,复播39万亩。万亩以上的播区有69个,占到播区总数85个的81%。“八五”期间,每年飞播造林15万多亩,较飞播初期扩大了3倍。飞播的县区也由原来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9月8日.省林业厅、省飞播造林指挥部在优陵主持召开了湖南省卫括造林工作会议。会议分析评估了全省飞播造林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飞播管护工作。各地在会上相互交流了经验。与会人员还参观了该县舒溪口乡的飞播造林现场。会议指出,从1983年至1993年。全省先后在14个地、州、市所属的55个县、币、区进行了飞机播种造林,实际完成飞播作业面积IO93.85万亩,有效面积869.27万亩,根据验收结果推算.实际保存面积700万亩。19》0年以来,全省飞播林地内完成补植补播64万亩,对巩固和提高造林的成效面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会…  相似文献   

6.
安康曾经是一个"林草丰美,山青水秀"的宜人之地,后历经移民垦荒,战乱等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从1980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把飞播造林作为荒山绿化,改善生态环境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平均每年以25万亩的飞播速度,先后在汉滨区、紫阳、汉阴、石泉、旬阳、白河、岚皋、宁陕8个县区开展了大规模飞机播种造林活动,连续坚持2 3年飞播造林不间断,全市累计飞播造林269个播区,飞播设计总面积580.25万亩,其中人工模拟飞播59个播区,面积59.2万亩,2001年后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飞播造林33个播区,设计面积84.4万亩,有效面积73.6万田.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青山.  相似文献   

7.
试论提高秦巴山区飞播造林成效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山大沟深、坡陡山高,很多地方人力无法作业,飞播造林是最佳途径.1983年开始飞播,累计飞播43个播区,有效面积69万亩,占人工总造林面积69.8%,其中天保工程28个播区29.8万亩.飞播最早的阴坡山、石门垭、北羊山等8个播区11万亩已郁闭成林,三里峡、金鸡岭、大磨沟、石家沟等19个播区15万亩已基本成林.  相似文献   

8.
安康市汉滨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春季文武山播区,在飞播造林成功实施后,全区的飞播造林工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从1969年春季飞播至今,累计完成飞播造林47个播区135.8万亩,成林保存面积为49.0万亩,造林保存率占作业面积36.1%,占有效面积45.3%,超过了国家规定成林保存面积占作业面积30%的标准.目前累积完成投资2206万元,地方群众投工100多万个.  相似文献   

9.
凤县是宝鸡市开展飞播造林最早的县,自1980年到1996年,在11个乡25个播区,共飞播造林45.8万亩,有效面积34.4万亩。其中成效面积20.6万亩,已经郁闭成林的面积12.4万亩。为确保飞播造林成果,充分发  相似文献   

10.
岐山县飞播造林始于1988年。目前,全县播区总面积19.01万亩,有效面积16.55万亩。 种子落地,“管”字上马。多年来,县林业局一直把播区管护作为飞播造林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分析梅县地区山地广阔,山地总面积1,881万亩,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加快荒山绿化,从1968年开始,在丰顺、五华、兴宁等县的15.6万亩山地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初步获得成功,至1984年止,总飞播面积达473.15万亩,获得了明显效果。1983年冬至1984年初,组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普查队185人,对1980年前飞播造林的85个播区进行了普查,结果全区飞播造林成效保存面积占播区有效宜林面积30%;蕉岭县的播  相似文献   

12.
商洛地区飞播造林始于1975年,截止目前,已在160个播区飞播造林450万亩,其中有效面积336.4万亩。据历次飞播成效调查,1991年以前飞播的成林面积为187万亩,其面积占到全区用材林面积的22.5%。  相似文献   

13.
宁强是陕西省最早的飞播造林县之一,飞播成林面积位居全省第一,是全省3个飞播造林面积超过百万亩的县之一。自1971年开始飞播以来,截至2009年底,累计飞播97个播区,飞播造林153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8.5万立方米。全县人工造林成林保存面积80万亩,其中飞播造林成林60.3万亩,占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75.4%。飞播造林加快和促进了全县荒山造林绿化步伐,  相似文献   

14.
五丁关飞播实验林区位于宁强县城以北,是宁强林业的北大门。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该实验林区以五丁关播区为中心,连同周围茅庵寺、滴水铺、旋家坪和四道水共五个播区,总面积18.8万亩,其中有效面积11.44万亩,成林面积8.67万亩。而五丁关播区设计面积5900亩,实测面积6800亩,成林面积 5396亩,占实测面积的79.3%,是我县飞播造林成效最好的播区。 五丁关飞播实验林区在省、市林业部门的支持下,1984年经省上批准建立为全省油松飞播实验林区,又将80年代初期飞播成功  相似文献   

15.
飞播造林由于受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全部成林,1958年~1986年全省播种总面积2899.97万亩中,成效面积占27.7%。为了扩大飞播造林成果,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在飞播造林后逐步形成了补播、扩播、新播的人工播种造林体系,20多年来播种面积占飞播总面积32%。作为飞播造林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和扩大四川飞播造林成效起到了重要作用。作者全面总结了飞播造林中人工播种造林的发展、认识和实践,以及人工播种造林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部,土地总面积4078万亩,活立木蓄积80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12%.汉中市的飞播造林经历了试验、推广和发展三个阶段.1971年在宁强县拉开了汉中市飞播造林的帷幕.1972年五丁关播区飞播油松7887亩,当年成苗4757亩,使飞播造林迅速在全市推广.从此,汉中市飞播造林步入推广和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一、飞播成就 我区的飞播造林始于1969年。至1997年,在安康、汉阴等8县(市)飞播161个播区,计415.4万亩,平均每年飞播造林25万亩,使高山、远山、人工造林无法进行的宜林荒山基本实现了绿化。 1.林地面积增加,荒山面积减少。据  相似文献   

18.
岐山县连续3年飞播造林9.3万亩,有效面积8.1万亩。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成效,他们从1990年开始,又对四湾、苜蓿河两播区内漏播带、天窗及时安排补播。按坡向、植被等自然条件确定点播、撒播的范围,然后抽调林业系统50多名职工,进行现场模拟飞播训练,规定每亩撒播0.5kg 种子,每窝点播5粒,每亩300窝。按任务定人员、划范围、分小组  相似文献   

19.
紫阳县从1984年开始到现在,坚持19年不间断飞播造林,共飞播造林151万亩,平均每年飞播8万亩左右。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将飞播造林纳入“天保”工程,这给紫阳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和千载难逢的机遇。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在争取到飞播造林项目以后,采取过硬措施,认真地抓好基础性工作,环环紧扣实施飞播造林工程,使三年来的天保飞播造林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植被处理一丝不苟。首先,实地查清设计播区  相似文献   

20.
石泉县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截至2009年5月进行了4次飞播造林,涉及六个播区,面积98970亩,其中2000年对梧桐沟、七里沟、金家沟、大雁山四个播区实施了飞播造林;2002年对肖家梁播区实施了飞播造林;2003年对金家沟、大雁山播区进行了复播;2009年对黑家山播区实施了飞播造林.通过飞播造林成苗和成效调查得知,飞播造林为我县的植树造林绿化、林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