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优质稻宁粳27号是永宁县种子公司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特种水稻研究室引进的育种材料,经反复系统单株定向选育于1997年育成。1998年开始在灌区永宁县及其它县市示范推广种植。2002年3月5日被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宁粳27号,1998~2004累计在区内外推广种植总面积80.8948万亩,  相似文献   

2.
宁粳18号原名“农院284”,是从宁粳10号的变异株中用系统育种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为早中熟品种,既可插秧也能直播。“农院284”分蘖强、亩穗数多,每穗粒数也多。在1995年和1997年的早中熟组区域试验中产量均为第一。1998年经第十二次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宁粳18号。  相似文献   

3.
宁粳1号(原名W001)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资深水稻专家万建民主持选育的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并于2001年育成,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417)。品种权号:CNA20030547.6。1品种推广进展宁粳1号在参加省区试的同时,在适种地区  相似文献   

4.
该品种1998年由永宁县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引进材料平粳2号(组合龙晴4号×世锦)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5代自交系选育而成。2006年2月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宁粳39号。1宁粳39号特征特性宁粳39号,株高90~95cm,株型紧凑,主茎叶片15片。剑叶上举,幼苗矮壮,分  相似文献   

5.
宁粳23号     
宁粳23号是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育成。2002年2月通过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宁粳30号(宁原优4号)系宁夏原种场从富源四号(96D10)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早熟优质米水稻新品种,2003年12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7.
于2012年在兴化市进行了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为推介符合本地区种植的粳稻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品种,其产量、综合性状有一定的差异,本试验中连育粳2号、武运粳24、淮稻5号、连育粳1号产量较高,扬育粳2号、宁9108、宁9213、宁0212、南粳49、武运粳27居中,宁粳5号、扬粳9223、扬粳805、武运粳21产量一般。  相似文献   

8.
水稻保墒旱直播幼苗旱长栽培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水稻保墒旱直播幼苗旱长栽培的适应性是有差异的,宁夏已审定通过的生育期在140~150天的水稻品种,应用水稻保墒旱直播幼苗旱长技术都能正常成熟,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富源4号、宁粳29号、宁粳30号、宁粳31号、宁粳16号。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宁粳3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粳39号是永宁县种子公司1998年从吉林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引进的平粳2号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5代自交系统选育而成。2006年2月通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在宁夏灌区种植近5万亩,是一个米质优良,产量稳定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宁粳5号是由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于2006年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稳产、优质、熟期适中、抗性较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201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宁粳5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宁粳5号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宁粳1号,原名W001,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于2001年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推广应用宁粳1号在参加江苏省区域试验的同时,在适种地区进行试种。2004年在扩大示范的同时集中  相似文献   

12.
武运粳27号原名“武运2743”.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和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加45/9520E武运粳21号.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作迟播稻种植。武运粳27号2012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1209。已申报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7171E.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于2017年在桐城市对13个作单季稻种植的常规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抗性存在差异,产量为6 274.5~8 275.5 kg/hm~2,经方差分析,品种间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F=1.97,F_(0.05)=2.18)。宁粳7号、徐稻9号、武运粳27、皖垦糯1号、宁粳5号和南粳9108为早熟品种,镇糯19、镇稻18和皖稻68为中熟品种,镇稻16、当粳8号、华粳40和嘉花1号为迟熟品种。武运粳27、镇稻18、镇稻16和镇糯19适合桐城市作单季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水稻新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对 2 0 0 0~ 2 0 0 1年宁夏 6个水稻品种 (系 )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宁粳2 4号品种综合性状最好 (r=0 .92 75 ) ,吉T3 9品系综合性状次之 (r=0 .92 71) ,宁粳 12号综合性状最差 ,宁粳 16号综合性状次差 ,综合评判结果与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灰色系统理论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宁粳1号”(原名“W001”)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列为国家超级水稻品种、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和农业部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我市近两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好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及里下河南部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王昕  殷延勃  马洪文  贺奇  李虹 《宁夏农林科技》2020,61(4):5-6,14,封2
宁粳48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病等特点,于2015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宁粳48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宁粳1号”(原名WOOI)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育成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已被列为国家超级水稻品种、国家跨越计划推荐品种和农业部重大新品种推荐品种。我市2004~2006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耐病性好等特点,适宜江苏沿江及里下河南部稻区种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浙江农业科学》2004,(6):330-330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4年4月7日在杭州召开第28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早籼稻嘉育46、浙农7号、中早22、杭982、天禾1号、甬籼57、绍嘉1号、越糯6号,杂交晚籼稻中浙优1号、菲优600、中优6号、全优36、协优205、中优205、特优航1号,晚粳稻原粳41、浙粳27、嘉花1号、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宁粳54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粳54号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稳产、整精米率高、抗病等特点,于2017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宁粳54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越粳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育成中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产量高,较抗稻瘟病,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宁绍地区作连作晚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