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近年,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1病害的种类与防治1.1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除为害上述部位外,还可为害果穗。许多地区常将这两种病统称为"玉米斑病"。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在生长中后期,由于温度、湿度条件很适宜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发生。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调查玉米的中下部叶片,如果发现病斑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以免造成减产。玉米的大斑病和小斑病病原菌不同,为害的部位基本相同,防治的方法和用药相同。玉米大斑病的病原菌为大斑突脐蠕孢菌,主要为害玉米的叶片,严重发生时可为害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形成水渍状斑点,逐渐沿叶脉扩  相似文献   

3.
<正>1症状及病原菌1.1症状玉米大、小斑病是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大斑病的发生较小斑病晚。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侵染叶鞘和苞叶,在玉米抽穗后发病较重。小斑病在叶片上的病斑小而多,色较浅,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褐色半透明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为近椭圆形黄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较明显,有时为2~3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在生长的中后期阶段,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在各玉米种植区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品种的抗性水平和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叶枯病、玉米条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在大田,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棱形大斑,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天气潮湿时,病斑的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有时花丝或雄花颖苞上也生灰黑色霉层。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  相似文献   

6.
1玉米大斑病 1.1表现症状及传播途径 1.1.1表现症状玉米大斑病又称条斑病、枯叶病、叶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为害叶鞘和苞叶。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形成中央黄褐色,  相似文献   

7.
北方夏玉米生长的6~9月份,正好处于雨热同季,气温高、田间湿度大,非常适宜粗缩病、褐斑病、大斑病、小斑病、黏虫、蓟马、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发生,对玉米丰产丰收影响很大,因此,广大农民朋友应引起重视。一、主要病害1.粗缩病夏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发病,田间一般从5~6叶期开始表现症状,病叶浓绿、宽、短、硬、脆,叶背的叶脉  相似文献   

8.
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宏 《种业导刊》2012,(5):25-25
1玉米病虫害发生的种类 据调查,河南省民权县玉米主要病虫害有15种,病害有9种,虫害有6种。病害主要有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玉米纹枯病、玉米封顶病、玉米黑粉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玉米蓟马、玉米叶螨、地老虎,玉米蚜虫、稻赤班沫蝉。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玉米褐斑病有加重趋势。特别是夏玉米感病高峰期基本与夏季雨热同步,有利于褐斑病发生,病株光合作用差,导致结穗小、产量低、品质差。褐斑病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在喇叭口期始见病,抽穗期至乳熟期集中显症。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鞘及茎秆。症状首先表现在顶部叶片的尖端,最初出现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点,病斑常汇集沿叶脉形成条斑,多个条斑形成横向病斑  相似文献   

10.
1主要症状 玉米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以叶片和叶鞘交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初发病为白色至黄色小斑,逐渐变成褐色或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隆起成疱状,有时相互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面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病叶局部散裂,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最后叶片退绿发黄、干枯,严重者造成植株枯死。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病虫害的多发期,抓好防治工作是夺取小麦高产、提高品质的重要管理措施。因此,识别和掌握小麦中后期"五病五虫"的症状及防治技术,尤其重要。只有正确的认识小麦病虫害症状是哪种病虫害所致,方能帮助农民朋友"对症下药"。一、小麦中后期病害症状和防治技术 1.纹枯病:病症主要表现为地表处小麦茎节叶鞘上,先产生不太明显的周边褐色、中部潜褐色或灰白色的梭形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展,呈云纹状;向内可侵入茎壁部,向上可发展到倒二叶  相似文献   

12.
1发病症状玉米纹枯病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该病原菌属于半只菌亚门真菌。除为害玉米外,还侵染水稻、小麦、高粱等各种禾本科作物,对玉米主要为害叶鞘、果穗和茎秆。在叶鞘和果穗苞叶上的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型,淡褐色、水渍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合成较大型云纹状病斑,中部为灰褐色或枯草白色,边缘为深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  相似文献   

13.
玉米穗腐病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瑞富 《种业导刊》2009,(10):33-33
1穗腐病的症状玉米穗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玉米苞叶变黄以后是发病的高峰期,青苞叶玉米一般不受害。穗尖苞叶及干死的花丝最先腐烂,呈湿腐状,剥开穗尖苞叶,常见有大量的白色菌丝附着在苞叶和籽粒上,发病严重的穗整穗变腐烂,出现大量红色粉状物,既不能食用,也不可作饲料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玉米纹枯病又称烂脚瘟,是玉米重要病害之一,尤其是在玉米的生长前期,发病较重。近来,笔者在农村调查春播作物生长情况时发现,入春以来,由于持续阴雨,田间湿度大,春玉米普遍发生纹枯病。发病轻的田块,病株率达13%左右,重者达18%以上。受害植株,对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都很大。一、症状和诊断。玉米从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病。以生长前期为害较重。主要侵染叶鞘、叶片。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2022年安顺市玉米上主要病虫害(大小斑病、锈病、玉米螟、小地老虎、草地贪夜蛾等)发生情况,总结了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出了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强化玉米病虫害宣传培训、大力推广新型植保器械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1玉米苗枯病 玉米苗枯病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感病植株最先由种子根的一处、数处或根尖发生褐变,以后扩展成一段或整条根系,一条或数条可同时发生,继而侵染根间(中胚根),造成根部发育不良,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少量几条次生根,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系变黑褐色,并在第一节间形成坏死环状斑;地上部叶鞘褐色呈撕裂状,叶片发黄,边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以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产生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危害严重的植株叶片出现火烧状枯死,心叶逐渐青枯萎蔫,茎基部发生腐烂,用手轻轻一提即可拔起。  相似文献   

17.
<正>鉴于近期气候比较适宜玉米病害发生,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要求各区、县植保部门要切实做好玉米褐斑病、大斑病、纹枯病等病害的监测与防控工作,延缓病害流行蔓延速度。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由节壶菌属真菌引发,为害部位包括玉米叶片、叶鞘及茎秆。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先在顶部叶片的尖端发生,最初为浅黄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深褐色,严重时,病斑融合形成较大的褐色条斑,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叶细胞组织呈坏死状,  相似文献   

18.
朱炳宇 《中国种业》2002,(10):42-42
纹枯病近几年在玉米制种田里危害有扩大和蔓延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制种产量和质量。有的自交系感病一年比一年严重,在没有好的抗病自交系以前,有的组合还不能马上淘汰,即使是抗病品种也是相对抗病。所以我们要想获得制种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种子就必须对纹枯病给与重视加以防治。1纹枯病的症状纹枯病可侵染叶鞘、叶片、苞叶及果穗,先从茎基部叶鞘发病,再向上扩展蔓延,初期出现水渍状,椭圆形至不规则形,中央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常常多个病斑汇合连片似云纹状斑块,包围整个叶鞘,使叶鞘腐败,并引起叶枯,后期出现灰褐色菌核。病斑…  相似文献   

19.
宁夏灌区套种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套种玉米是宁夏灌区和新垦区最主要的作物种植模式之一。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发生严重,其中玉米叶螨、大小斑病、霜霉病造成玉米每年23%-37%的产量损失。1998-2000年根据套各上玉米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建立了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每年防治示范面积0.78万hm^2,有效地控制了玉米病虫的发生与为害,经济效益比为1:7.67,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早稻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种类较多,往往交叉混合发生,特别是今年降雨的时间长、雨量集中,天气时晴时雨,6月份出现的高温日多,十分有利于早稻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因此,各地必须加强调查观察,注意发生态势,及时抓好防治。早稻中后期的主要病虫害。危害叶片的病害主要有叶稻瘟、白叶枯病、云形病、褐色叶枯病、纹枯病等,一般在早稻孕穗至齐穗期严重发生,为害后稻叶出现褐色、黄褐色、白色斑点或条纹,最后导致叶片提早枯死,影响功能叶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