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针对新疆昌吉周边地区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少、单产经济效益低和农民增收难等问题,2004年以来,昌吉滨湖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积极配合昌吉市农技站探索套种栽培模式,以推广小拱棚梨瓜-鲜食玉米套种栽培模式增产、增收潜力最大。其中小拱棚梨瓜单产3000~4000kg/667m2,经济效益2000~3000元/667m2;鲜食玉米单产鲜穗2200~2500  相似文献   

2.
周梅  杨超  田永国 《耕作与栽培》2015,(1):32+29+31
为了探索旱地宽厢宽带玉米间套作花生产生的效益,开展了旱地宽厢宽带玉米间套作花生示范。结果表明:旱地宽厢宽带玉米间套作产量为336.22kg/667m2,产值1008.66元/667m2;花生产量为113.15kg/667m2,产值1131.53元/667m2;合计平均产值2 140.19元/667m2,比净作玉米产值高639.24元/667m2,比净作花生产值高537.32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晋中市小麦生产长期以来习惯运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平作种植模式,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单产低、效益差,为了改变这一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2004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套种菠菜复播玉米,1年3茬种植模式,2年来在晋中市榆次区、祁县、太谷3县共安排示范面积80hm2.经田间测产,小麦单产447kg/667m2,菠菜单产1200kg/667m2,玉米单产628kg/667m2,以2006年价格计算,纯收入2095元/667m2.2007年小麦//菠菜-玉米技术已列入山西省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大豆间作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筛选适合与马铃薯问作的作物和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农民的收益.以课题组前期从多个品(系)马铃薯中筛选出的钾高效马铃薯HKE-1和HKE-21为材料,与大豆进行间作试验,马铃薯与玉米闻作,马铃薯、大豆、玉米净作作为对照,研究薯II豆在行比为2:1和2:2栽培模式下的效益情况.结果表明:薯‖豆在行比为2:1栽培模式下的经济效益较好,材料HKE-1薯‖豆的纯收益为2546.79元/667 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为2678.11元/667 m2.HKE-2薯‖豆的纯收益最高,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杂交玉米品种的不断更新,配套的综合栽培技术的完善,技术到位率的提高,杂交玉米产量也逐渐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玉米栽培技术规范化水平,增加产量.2000年,根据省农推总站的安排,瓮安县进行了紧凑型玉米单产500kg/667m2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以总结单产500kg/667m2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2005年贵州省在9个点实施水稻和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项目,水稻和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工程实施面积共657·75hm2,其中:5个水稻点366·28hm2,平均单产715·5kg/667m2,最高单产达907·9kg/667m2,创贵州省单产纪录;4个玉米点287·88hm2,平均单产657·1kg/667m2。与项目区常规栽培比较,水稻平均增产130·63kg/667m2,增幅22·34%;玉米平均增产218·84kg/667m2,增幅49·94%,为全省高产地区进一步提高单产探索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覆膜对玉米间作花生的生长、农艺性状及其产量和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对花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提前了花生成熟的时间。玉米间作花生未覆膜条件下,玉米单产为424kg/667m2,比玉米净作少245kg/667m2,但增加了花生81.6kg/667m2,总产值比玉米净作增加489元/667m2。在覆膜间作条件下,花生产量为122.7kg/667m2,总收益比玉米净作多收入1 105.5元/667m2。说明在玉米地中间作花生能取得较高经济产值,特别在玉米地中用地膜覆盖花生间作能增加经济产值超过50%。  相似文献   

8.
王旭芳  赵全桂  曹金田  张宝珍 《种子》2005,24(7):112-112
2000~2003年招远市以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特种玉米育种室研究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西星糯玉1号为主栽品种,进行了"糯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及市场开发",3年累计开发超过860 hm2,平均单产589.2 kg/667m2,并创出了133.33hm2平均单产668.4 kg/667 m2的大面积高产纪录.平均产值1 425元/667 m2,比对照一般大田增值825元/667 m2,总增产值1072.5万元.该项目2004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凯里市玉米种植有着长久的历史,随着杂交玉米于90年代初引进以来,玉米单产也不断的提高(至90年代末平均单产已突破400kg/667m2)较引进以前的常规玉米增产2倍,增产效果明显.而近年来凯里市玉米大面积平均单产难以突破500kg/667m2.随着退耕还林还草的农业政策实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单位面积增产问题已成为解决稳定粮食总产的首要问题.2009-2010年为了解决单位面积增产问题,凯里市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和高产科技项目,产量大幅度提升,超高产核心示范出现小面积单产700kg/667m2以上,甚至突破800kg/667m2的地块.现对玉米高产田块进行分析,并归纳技术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旱稻模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份,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的丰歉对全国的农业生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决定了发展粮食生产在河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是生产中存在三大问题,即优质与高产、优质与高效、高产与高效的矛盾更加突出。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改进耕作制度,进行高效种植,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农技推广部门进行了小麦→早稻//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成效显著。2001年应用面积达0.67万hm2,平均小麦单产450kg/667m2,产值581元,玉米440kg/667m2,产值374元,早稻谷290kg/667m2,产值435元,累计粮食产量1580kg/667m2,产值1390元,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比小麦→玉米两熟纯作栽培方式高出2倍多。这种栽培模式对在河南省水资源不足,干旱严重的条件下发展优质粳稻这一高效作物,进行适应性种植,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马尚明 《耕作与栽培》2002,(4):18-18,59
为了优化种植结构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促进农业增效、增收 ,1998— 2 0 0 1年运用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示范 ,在宁南山区的西吉县兴隆镇的高进村进行了连续 4年冬小麦膜侧栽培收获后复种地膜大白菜 2熟高效种植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冬小麦膜侧栽培 地膜大白菜的混合经济产量 70 91kg/ 6 6 7m2 (其中 :冬小麦膜侧单产5 0 3.6kg/ 6 6 7m2 ,地膜大白菜单产 6 5 87.4kg/ 6 6 7m2 ) ,产值190 8.3元 / 6 6 7m2 ,扣除投入成本 2 84 .1元 / 6 6 7m2 。获纯收益16 2 4 .2元 / 6 6 7m2 。产投比 6 .7∶1,是当地习惯种植模式———冬小麦膜…  相似文献   

12.
张兴智 《种子科技》2020,(9):11-11,13
辣椒是绥阳县“一县一业”产业,蔬菜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为了更好地探索出适合郑场镇周年高效种植模式,特进行此次辣椒-甘蓝周年种植模式试验,实现辣椒总纯产值5360元,纯产值2680元/667 m^2,甘蓝总纯产值9760元,纯产值4880元/667 m^2,共实现周年种植纯产值7560元/667 m^2。  相似文献   

13.
滴灌春小麦单产450kg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八师一四八团2008年种植滴灌小麦0.1万hm2,平均单产431kg/667m2,最高单产达604.5kg/667m2。单产水平较水浇地平均增产100kg/667m2以上,按目前小麦(3级)收购价2元/kg计算,可增加产值200元/667m2。扣除滴灌成本160元/667m2(地下部分和首部按10年折旧),加上节约机力、人力及肥料等费用50元/667m2,可增收90元/667m2。0.1万hm2滴灌小麦共增收135万元。  相似文献   

14.
在人多地少,乡镇企业不发达,剩余劳动力难于转移的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是促进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类似情况的兴义市桔山镇丰都村,在农技部门指导下,连续进行了水稻白菜早熟马铃薯早熟毛豆4熟栽培,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单产稻谷700kg/667m2,产值840元/667m2;白菜2000kg/667m2,产值800元/667m2;马铃薯1500kg/667m2,产值1200元;毛豆500kg/667m2,产值600元,累计产值3500元左右,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比常规水稻小麦(或油菜)两熟栽培方式高出2倍多。这种栽增模式还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对马铃薯与玉米间作获得高产的最佳施肥水平和密度水平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栽培密度为2753~3070穴/667m2范围内,施农家肥2500kg/667m2、磷肥40kg/667m2、钾肥20kg/667m2、尿素7.5kg/667m2,马铃薯单产最高,比农家肥1 500kg/667m2、磷肥20kg/667m2单产高47%。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增加经济效益,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通过连续3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一条适应平塘县的1年3熟制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2004年全县示范面积达到0.047万hm^2,平均单产粮食449.4kg/667m^2(其中杂交玉米314.6kg/667m^2,小麦134.8kg/667m^2),烤烟产量106.4kg/667m^2,总产值为1728.99元/667m^2,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晋中市小麦生产长期以来习惯运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平作种植模式,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单产低、效益差,为了改变这一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2004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套种菠菜复播玉米,1年3茬种植模式,2年来在晋中市榆次区、祁县、太谷3县共安排示范面积80hm2。经田间测产,小麦单产447kg/667m2,菠菜单产1200kg/667m2,玉米单产628kg/667m2,以2006年价格计算,纯收入2095元/667m2。2007年小麦//菠菜—玉米技术已列入山西省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1茬口安排根据山东省兖州产2BFL-3小麦垄作播…  相似文献   

18.
为指导合理施肥,开展了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与空白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区单产比习惯施肥区高34.8kg/667m2,比空白对照高高232.7kg/667m2,净产值比习惯区高29.96元/667m2,比空白区高294.34元/667m2。说明测土配方施肥能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苕子与其它作物的3种间套模式与冬闲土的经济效益比较表明:不同苕子种植模式较冬闲提高玉米产量100~553.7kg/667m2,增幅27.5%~52.4%。不同种植模式总收入是较冬闲地—玉米增收496~958元/667m2,增收幅度达85.4%~164.9%。不同苕子种植模式纯收入较冬闲模式增收436~740元/667m2,增幅105.8%~179.6%。纯收入从高到低的排列是:苕子/马铃薯—玉米小麦/苕子—玉米苕子—玉米冬闲—玉米。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7月在余庆县关兴镇进行脱毒马铃薯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芋3号产量居第1位,单产1519.4kg/667m2,比本地马铃薯(ck)增产746.1kg,增长96.5%。其次是草米拉产量居第2位,单产1510.6kg/667m2,比对照增产737.3kg,增长95.3%;再其次是洋人洋,单产1498.9kg/667m2,比对照增产725.6kg,增长93.8%。产量表现最差的是对照品种,产量773.3kg/667m2,其次是费乌瑞它产量为1028.3kg,比对照增产255kg,增长33%。从产量结果表中看出,脱毒马铃薯均比本地马铃薯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