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天敌伴迁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行为学意义,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捕食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l)的卵和低龄若虫,因此,明确迁飞习性及其与褐飞虱的伴迁关系,有助于指导褐飞虱的综合治理。2008-2012年在广西兴安县设置探照灯和佳多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黑肩绿盲蝽和褐飞虱的季节性消长动态。结果发现,黑肩绿盲蝽在两种灯下的始见期都迟于褐飞虱,相同时间段内两者的诱集量呈显著正相关;7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黑肩绿盲蝽的发生高峰期;蝽虱比达到或超过1:1.1时对褐飞虱的种群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灯诱黑肩绿盲蝽种群中性比一般大于1:1。  相似文献   

2.
除草剂和杀菌剂对褐飞虱及其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7种除草剂和8种杀菌剂的常规浓度对稻田害虫褐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扫弗特对褐飞虱,尖钩宽黾蝽,黑肩绿盲蝽成虫的杀伤作用显著,丁草胺除对褐飞虱成虫杀伤小外,对上述2种天敌的杀伤作用也大。快杀稗,乙草胺,苄磺隆,金秋,稻福星的杀伤作用不明显;异稻瘟净对褐飞虱2,3龄若虫,尖钩宽黾蝽,黑肩绿盲蝽成虫的杀伤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田间试验数据全面反映不同时间施用甲胺磷+溴氰菊酯对褐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等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褐飞虱种群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对褐飞虱主害代的控制作用与使用时间有密切关系,且随种群的发展而下降。施药区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较对照区显著提高,引起褐飞虱种群增长倍数提高的主要时期在四代成若虫高峰期至五代卵高峰期,即施药后2~3周内。其主要原因是甲胺磷+溴氰菊酯对捕食性天敌尤其是对黑肩绿盲蝽的杀伤作用。因此建议限制甚至禁止在水稻田单独或混合使用这两种农药。  相似文献   

4.
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功能反应及搜寻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室内研究了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功能反应及搜寻行为。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对主要分布于稻株上中部的褐飞虱卵(在浙农大40上)的功能反应明显地强于对主要分布于稻株中下部的褐飞虱卵的功能反应(在浙852上)。黑肩绿盲蝽在稻株上的搜寻行为属非随机搜索型,在稻株各部位间明显地偏于稻株的上部活动,据此可解释黑肩绿盲蝽在2个品种上功能反应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夏季高温条件下, 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控害潜能, 本研究通过在人工气候箱内分别设置最高温度为30?33℃和36℃的渐进式变温处理, 测定黑肩绿盲蝽各龄若虫及成虫对褐飞虱卵的捕食量?捕食功能反应及搜寻效应?结果表明, 在提供充足食物的条件下, 不同温度处理间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日均捕食量无显著差异; 不同高温处理下, 黑肩绿盲蝽捕食功能反应均能与Holling Ⅱ模型较好拟合, 不同龄期若虫及成虫的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在不同温度之间均差异不显著, 其中1龄若虫和2龄若虫在36℃处理下日最大理论捕食量最大, 分别为2.924粒和12.195粒; 在不同高温处理下, 黑肩绿盲蝽对褐飞虱卵的搜寻效应均随着卵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本研究结果表明, 短时高温未对黑肩绿盲蝽的控害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作物对天敌昆虫的影响是转基因生态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黑肩绿盲蝽兼性取食褐飞虱蜜露和稻株伤流液可能带来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黑肩绿盲蝽取食褐飞虱蜜露,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75.9和67.5 d,比蒸馏水对照组显著延长,雌成虫捕食褐飞虱卵的能力为23粒/日,比蒸馏水对照下降;取食稻株伤流液的雌成虫寿命(58.1 d)延长,捕食能力(24.9粒/日)下降;无论黑肩绿盲蝽取食褐飞虱蜜露或稻株伤流液,转基因水稻Bar68-1对黑肩绿盲蝽成虫寿命(雌67.6 d,雄61 d)和捕食能力(24.9粒/日)的影响,与非转基因亲本对照D68和非转基因感虫对照TN1的一致。研究表明,兼性取食转基因抗除草剂水稻Bar68-1稻株伤流液和褐飞虱蜜露,没有给稻田重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增加新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云南稻区香型软米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和蜘蛛发生动态的影响, 以地方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云恢290’‘文稻11号’‘红香软7号’为供试品种, ‘Taichung Native 1’(TN1)为感虫对照, 系统调查了白背飞虱?黑肩绿盲蝽和蜘蛛种群田间发生量?结果表明:大田期3个香型软米水稻品种上田间虫量均略超过‘TN1’, 表现为感虫; 水稻分蘖期白背飞虱的峰期虫量2 500~3 863头/百丛, 其中低龄若虫占80%以上?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数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黑肩绿盲蝽发生高峰期比白背飞虱滞后1周, 而蜘蛛田间种群数量随生育期逐渐上升, 在水稻成熟期达最大值?在白背飞虱发生高峰期, 益害比接近1∶40?分蘖期低龄若虫对后期的发生量有重要影响, 是防治关键期; 水稻拔节期至蜡熟期可充分利用黑肩绿盲蝽?蜘蛛等天敌对白背飞虱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是稻飞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研发黑肩绿盲蝽人工饲养技术对开展稻飞虱绿色可持续防控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水稻幼苗作为产卵寄主、以自然寄主褐飞虱作为猎物,从饲养器具、饲养流程及方法等方面建立了一套简便实用的黑肩绿盲蝽规模化饲养技术。利用该技术可连续饲养并提供龄期整齐的黑肩绿盲蝽成虫;经过6个月饲养,发现10 m2房间可日产黑肩绿盲蝽成虫1000~1600头。该饲养技术适合黑肩绿盲蝽的长期规模化饲养,同时也为其他捕食性天敌昆虫规模化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贵州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摸清喀斯特稻区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lividipennis的发生规律,2010年在贵州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稻区开展了该天敌田间种群消长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黑肩绿盲蝽的始见期集中在6月上、中旬,水稻生长前期虫量发生较少,后期发生量较大,发生高峰期一般在7月下旬一8月下旬。黑肩绿盲蝽与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的种群发生存在同步性。水稻害虫防治的常用药剂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毒死蜱对黑肩绿盲蝽种群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稻飞虱及黑肩绿盲蝽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稻飞虱及其天敌黑肩绿盲蝽在探照灯下的扑灯节律,2012和2013年在广西兴安县应用探照灯诱虫器对稻飞虱及黑肩绿盲蝽进行了分时段监测。结果表明:稻飞虱和黑肩绿盲蝽年度间扑灯量有所不同,夜晚扑灯类型属于整夜扑灯型,晚上一般有1~2个扑灯高峰。2012年稻飞虱和黑肩绿盲蝽、2013年白背飞虱在迁入高峰期扑灯高峰不固定,2013年褐飞虱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19:30~21:00时段,黑肩绿盲蝽2013年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00:00~01:30和01:30~03:00时段。稻飞虱和黑肩绿盲蝽迁出高峰期及黑肩绿盲蝽本地活动期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前半夜,稻飞虱本地活动期扑灯高峰主要集中在前半夜和04:30~06:00时段。  相似文献   

11.
抗性品种与天敌对褐稻虱种群的协同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褐稻虱(Nilaparvuta lugens)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以往的粳稻品种,感褐稻虱;近几年来一系列抗褐稻虱品种如秀水620、秀水664已经育成,1990年已种植150万亩。种植抗性品种可少用或不用杀虫剂,能大量保存天敌,抗性品种与天敌的协同作用,对控制褐稻虱种群,改善防治策略,具有现实意义。该文报道了田间和实验室观察调查多种天敌的数量和捕食或寄生效果,估计了在不同抗感品种上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1值,并分析了粳稻抗性品种与蜘蛛类抑制褐稻虱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稻覆膜旱作对病虫草害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就覆膜旱作栽培方式对早稻和单季稻病虫草害、天敌、腐食者等的丰盛度与为害程度影响作了研究。结果表明,稻田覆膜旱作可显著降低早稻纹枯病的发生程度,与常规淹水对照稻田相比,覆盖旱作稻田纵卷叶螟为害率、灰飞虱和蚜虫类虫密度及杂草发生程度无显著差异,但螟虫为害加剧,施肥量仅对照田一半的覆膜田螟虫为害株百分率比对照田提高2.4%~8.5%。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高低是影响寄生蜂和蜘蛛类密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浙江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危害及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浙江省茶树害虫黑刺粉虱天敌的调查结果,共发现天敌昆虫27种,其中捕食性天敌19种,寄生性天敌8种;捕食性蜘蛛9种;寄生性真菌7种。  相似文献   

14.
血清法探讨天敌对三种稻田昆虫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用血清法探讨狼蛛等天敌对早造稻田三种昆虫捕食量的结果,在秧田,狼蛛对小白翅叶蝉和摇蚊的捕食率都非常高,隐翅虫则对摇蚊的捕食率很高。在大田情况下、狼蛛捕食摇蚊的比率也相当高,而对小白翅叶蝉和白背飞虱的捕食比率则相对较低。本文根据阳性反应率,计算了狼蛛对三种昆虫的亩捕食量,并分析了狼蛛和隐翅虫对这三种昆虫可能的抑制作用。根据狼蛛对这三种昆虫的捕食频率分布明显偏重于摇蚊,和在早造秧田及早春大田对摇蚊的高捕食率,认为摇蚊是狼蛛等天敌的重要补充食源,尤其在早春其他食源缺乏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棉蚜自然天敌种群数量动态和控制蚜害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德州地区棉蚜主要天敌(瓢虫、草蛉、食虫蝽和蜘蛛类)5—8月份的种群数量动态。棉蚜天敌在不防治棉田内,虽能建立稳定的种群,但不能有效地控制蚜害;在化防田内由于喷药频繁,被杀伤严重,控制蚜害作用较小;在综防田内,基本上能建立自然种群,结合其它防治措施对控制蚜害的作用较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表明:秦椒田天敌有70佘种,主要14种。以蜘蛛、瓢虫、寄生性天敌、食虫蝽为天敌优势类群。各类群天敌在椒田的发生季节和数量不同,主要受地区差异、栽培方式、椒田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影响。秦椒田天敌种群数量与害虫发生密度成正相关(γ=0.43~0.79),对秦椒田害虫有很强的控制作用。采用麦椒间套、挖窝诱蛛、插种玉米、花生以及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对保护椒田天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小菜蛾的天敌类群及其利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琼  梁广文 《昆虫天敌》2001,23(1):35-42
本文介绍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天类群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病原微生物、原虫、线虫等共约97种,并对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现状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天敌对三化螟的捕食功能的血清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用血清法检验了几种主要的捕食性天敌文对三化螟成虫和幼虫的捕食反应。化测定时间里,在秧田每天每亩成虫被蜘蛛捕食的量为9.94%,在大田每天每亩为620.2头。对幼虫的检验结果,转株幼虫有近1/10被捕食。结论是:蜘蛛类在三化螟成虫盛发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对转株幼虫的杀伤作用较大。但由于天敌的数量消长和害虫的数量消长缺乏同步性,故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冬麦害虫天敌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3年在新疆玛纳斯调查,发现冬麦田天敌很多,仅捕食的每亩常在万头以上,其中蜘蛛、瓢虫、食虫蝽是主要类群。蜘蛛的发生与飞虱、叶蝉等关系密切,并以齿须微蛛占优势,该蛛5月底6月上旬达高峰。瓢虫以七星瓢虫为主,多异瓢虫次之,均在麦田繁殖一代,以6月上、中旬幼虫最多,是控制蚜害的主力。麦田蚜茧蜂主要为多脊蚜茧蜂和菜蚜茧蜂,其发生与蚜虫种类、密度有关,蚜害盛期其寄生率有限,但仍可在综合防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就褐稻虱在水稻扬花后对米粒灌浆的影响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米粒干物质的累积量与扬花后的天数呈极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干物质积累总量、起始增长势、干物质积累旺盛期以及最大日增量均与褐稻虱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仅占籽粒充实总日数38.6%的灌浆盛期中,积累的干物质重为成熟时籽粒干重的65.84%,这是决定稻谷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在孕穗末期到齐穗后的20d内,应尽可能地将褐稻虱种群控制到最低水平,孕穗末期在使用高活性药剂扑虱灵、吡虫啉时,用药有效剂量需确保控制效果30~35d,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