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林芝市米林县农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米林县发展特色农牧业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甘孜州地域辽阔,光热资源丰富,立体气候明显,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得天独厚,是四川生态特色农产品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孜州依托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按照州委州府旅游全域化的战略目标和"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走"科技、生态、特色、精品、外向"的农牧业发展之路,倾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精"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着力培育"十大产业"。目前,甘孜州面临特色农牧业基础脆弱、产业发展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农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在坚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特色生态农牧业时,应围绕建基地、扩规模,拓市场、做品牌,建园区、深加工,促改革、给政策等措施,走适度规模化、多样化、特色化之路。  相似文献   

3.
西藏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认识与挖掘农牧业生产发展潜力与有效模式,推进农牧业生产建设与可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思想借鉴,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对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采用具体分析与综合评价结合的方法,对西藏农牧业生产中青稞绿色清洁生产种植,农牧林之间内在与产出有机结合,农业与畜牧业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草畜与优势资源综合运用以及渔业与植物共存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总结出西藏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青稞清洁生产型、农牧林种养加结合型、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型、高寒草畜暖棚推进型以及鱼菜共养庭院型5种特色发展模式。分别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青稞清洁生产体系,以"高效生态养殖、科学种植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为一体的农牧林种养加结合体系,"资源优化组合与合理利用"的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以"气候特色、草畜平衡与科学养殖"为一体的高寒草畜暖棚体系,"水产养殖与园艺作物共促进"的鱼菜共养庭院体系。上述5种循环模式是西藏不同生态发展区农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具有各自的发展属性与特色,值得借鉴推广与应用,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推进西藏农牧业发展循环模式的4项举措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伴随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攀升,但对于偏远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仍然是现阶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西藏农牧产业的精准帮扶就是重点问题之一。产业扶贫政策在西藏等偏远地区已实行日久,但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结合西藏农牧业的产业特色,实行精准扶贫政策已经成为一项新的挑战。基于此,简要分析西藏农牧业的发展情况及精准帮扶政策的实施现状,指出了西藏农牧业发展中的现存问题,给出了西藏农牧业精准帮扶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5.
宁夏南部山区土壤侵蚀成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宁夏南部山区,地域上包括固原地区和同心县全部及中卫、中宁、青铜峡、灵武、吴忠等县的南部,大部分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21238.6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该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查清该区土壤侵蚀现状及成因,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对于减轻该区的水土流失,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藏民主改革推动了西藏农牧业的发展,加强西藏农牧业发展的研究,对于促进西藏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相关的研究结果,对不同时期西藏农牧业经营模式的变迁进行探讨,同时思考了目前西藏农牧业经营制度,目的在于阐述西藏在农牧业上的发展方式、速度、目标以及面临的问题,以促进西藏农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农牧业发展极为快速,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农牧生产方法有效提升了农牧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气象服务的信息能够有效提升农牧业的生产安全,根据气象服务信息农牧业企业可以做出精准的判断,并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气象因素对农牧业造成的影响,切实提高农牧业对灾害的防御效果。基于此,对气象为农牧业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剖析了西藏农牧业标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藏区农牧业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提出了西藏农牧业标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生态环境的关键区域。从气候与水土资源等方面对农牧业选择的自然生态适宜性作了综合分析,指出,该区具有发展旱作农业的一定生态适宜性,但是已经处于极端条件,使旱作农业种植具有一定的生产与生态风险,而发展草原畜牧业更适合其生态条件对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要求。但社会经济因素利用气候变化的波动性、环境效应的滞后性以及科技进步改变局部微环境等,在一定程度改变着农牧业选择的自然生态适宜区间,影响着农牧业选择的方向和空间。最后,提出了该区生产调整与生态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六道沟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为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大致可分为面状流失、沟状流失及崩塌三种。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域,采取了封山育林、围栏育草、退耕还林还草、等高耕作、谷坊、小塘坝、防渗渠道和节水喷灌等治理措施,促进了当地农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牧业再生产持久不衰的物质源泉是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经济的本质是自然力资源的永续利用。任何农牧业的再生产,都离不开一定丰度的自然力资源。合理而科学地利用自然力资源,是农牧业再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农牧业再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以  相似文献   

12.
《当代生态农业》2009,(3):33-43
农牧业再生产持久不衰的物质源泉是土地生态经济。土地生态经济的本质是自然力资源的永续利用。任何农牧业的再生产,都离不开一定丰度的自然力资源。合理而科学地利用自然力资源,是农牧业再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农牧业再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以土地生态系统的产出与投入的平衡为前提。  相似文献   

13.
北方干旱荒漠地区通常会采取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抵御气象灾害,以此减少灾害天气对农牧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进而推动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的发展。鉴于此,从了解不同人工影响天气方式对北方干旱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入手,结合这些影响和意义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市通过实施禁牧舍饲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农牧业"三区"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以禁休轮牧及草畜平衡、生态移民、农牧业产业化建设为重要抓手,开创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新局面,为黄河流域加快推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提供了典型经验,树立了榜样。建议以国家功能区划总体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加强流域监督和监测评价,尽快探索和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以促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各种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我国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由此可见人工影响天气对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基于此,探讨了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体系的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南黄土丘陵区农牧业存在的人口多、耕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和种植结构单一、农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认为积极推动农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缓解农业用水和提高农民收人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大量的资料研究并结合河川乡实际,提出了适宜河川乡的牧 林 农结合型发展模式以及相关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体系是实现西藏农牧业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基于西藏农牧业教育、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的条件下,通过对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化服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西藏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入侵生物紫茎泽兰的危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入侵生物紫茎泽兰由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目前已对我国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综合防治措施可采用人工挖除、植物替代控制、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开发利用等。把防治与开发相结合,才能收到既发展农牧业生产、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探讨兴安盟地区干旱、暴风雪、沙尘暴、冷雨湿雪的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危害,并提出了农牧业气象灾害防御对策,为当地农牧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很大程度上对农牧业生产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大气中的物理过程进行影响,从而实现增雨的目的以缓解或减轻气象灾害,能够促进我国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可有效减小因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基于此,结合锡林郭勒盟人工增雨作业实际情况,对人工增雨作业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