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我县泉水公社平阳大队平阳江生产队一九七九年利用插条办法种桑十二点一九亩,二月上旬插植,五月中旬开始摘叶养蚕,全年总产片叶三万四千八百四十点五斤.养蚕十一批四十八点五张种,总产鲜茧二千零五十点二斤,收入现金二千六百九十五点六七元,得奖售肥三千六百一十四斤.平均亩产桑叶二千八百五十五点七斤,产茧一百六十八斤,产值二百二十点九五元.其中三点零一亩坡地示范桑,总产叶一万三千九百八十二斤,平均亩产叶四千六百六十点七斤,亩产茧二百七十四点九斤,亩产值三百六十点一二元.是我县当年种桑、当年速成丰产的单位之一.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正> 罗伯如家佳乐山市中区凌云乡燕子村3社,全家3人,是1980年从税务部门退休回农村的干部。他家承包集体耕地2.97亩(田2.27亩,土0.7亩),水源奇缺、土质瘦薄、耕作艰苦,按照自己的劳力和技能与家人共议,坚定走蚕桑致富并带动群众致富之路大力发展蚕桑生产。1981年栽桑0.1亩,1982年栽桑0.71亩,1983年栽桑0.67亩,1984年栽桑0.1亩,1985年栽桑0.72亩,5年共栽桑2.3亩,1400株,芽接良桑0.87亩,带根嫁接栽良桑1.43亩,实现良桑化。养蚕除了自产桑叶外,把本社周围自产桑叶卖起来,由于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养蚕,养蚕收入显著增加。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蚕桑重点户和群众学习的榜样。1981年利用自留地桑叶养蚕0.15张,产茧4.85公斤,收入17元。1982年到1990年9年间,共养蚕85.7张,产蚕茧3660.8公斤,收入22215元,张平单产42.7公斤,259.22元。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蚕桑高产途径,提高科学种桑养蚕水平,促进我县蚕桑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于一九七七年在长坡公社旧城大队大塘边生产队,进行对桑树高产载培试验,七七年初种下三丘试验桑。七八年有一丘平均亩产桑叶超过万斤,七九年这三丘试验桑,平均亩产都超万斤。四亩二分三厘共收叶四万五千四百六十四斤,平均亩产桑叶一万零七百四十八斤,其中最高产的一丘一点七三亩,亩产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三斤。试  相似文献   

4.
从我市今年春蚕饲养的成绩看,张种平均产值1300多元,亩桑效益2000多元,户平均养蚕收入近4000元,蚕农栽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蚕茧产量、效益存在很不平衡现象,高产户春蚕亩桑养蚕2张,张单产达45多公斤,低产户亩桑养蚕一张左右,张单产不足35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农户的桑园施肥不合理、不科学,桑园施肥盲目性很大,肥料品种结构单一,归纳起来是三多三少:即化肥施得多,有机肥施得少;鸡粪肥施得多,磷钾肥和微肥施得少;复合肥施得多,桑园专用肥施得少.  相似文献   

5.
德清县城关公社蚕种场,今年在县委领导下搞了辱亩试验桑地,并利用其中3亩的桑叶养了夏蚕种5张,获得每张种平均产茧64.3斤的高额丰产,平均每张用叶970斤,每斤茧用桑15.09斤。亩产夏叶1616斤。试验地实现了当年栽桑,夏叶亩产破千斤,夏茧超百斤。虽在高温多蝇情况下,蚕儿无病,夏蚕于6  相似文献   

6.
《四川蚕业》2018,(4):53-54
正传统栽培桑树,仅采摘桑叶养蚕,经济价值低,每亩最多饲养春、夏、秋、晚秋四季蚕,饲养量4张,按茧价35元/kg、养蚕单产按35kg计算,亩桑养蚕收入也仅5000元左右,不利于调动蚕农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现在开展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在城市近郊或交通便利的地方推广的果叶兼用桑树栽培,栽桑采叶养蚕又产桑果,增加了亩桑综合效益,到桑果盛产期,每亩产桑果约200kg、按市场价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岗美华侨农场一九八二年投产桑地面积五百五十六亩,一九八二年养蚕三千一百六十张,产值二十六万八千五百五十七元六角六分,产茧一千四百五十六担。加国家奖励款总收入三十二万九千二百五十一元二角六分。平均每亩桑收入五百九十三元五角二分。与去年同期对比,总收入、总产茧量和每亩桑收入都分别翻了一番多。其中二分场十四、十五队种桑一百三十八亩(其中旱坡地桑八十二亩),养蚕一千一百零四张,平均每亩桑地养蚕八点二张,产茧五百零六点七担,产值九万二千五百三十一元八角一分。加国家奖励款,总收入一十一万三千六百零二元四角三分。十五队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富阳县东洲公社春江大队,在1963年冬天种植的106亩新桑园,到1964年就采叶养蚕,1965年共采桑叶61,054斤,养80张蚕种,平均亩产桑叶576斤。其中有23亩丰产桑园,平均亩产桑叶1,120斤,创造了富阳县历史上最高的纪录,为全县树立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的典范。该大队新桑园快速丰产经验如下: 一、组织蚕桑专业队,加强培育管理:过去该队曾多次栽桑,但是都没有成林。1963年吸取了过去失败的教训,决定以大队为单位,由15名有栽桑经验的老农组成蚕桑专业队,常年从事培桑工作。而各生产队按照桑园面积的多少,负担劳力、成本和肥料,实行统一培桑,联合经营,分桑叶到队,归生产队养蚕的办法。专业队在桑园内搭草房设立了管理所,固定了二名管理员,日夜看管桑树,避免了人畜损害。桑树生长很快,二年的桑树已养成二个支干,平均每株桑树有桑条8.6根,每株桑树的总条长达1,415厘米,平均条长165厘米,到秋叶没有采摘以前,已是桑蔭满园。  相似文献   

9.
阳春县合水公社高圹大队高圹村林善超,全家8人,劳力5个。从一九八○年开始,种桑养蚕三载,年年增产增收,八○年试种旱地桑四分,当年养蚕成功,全年收入茧款296元,平均亩桑值产740元。一九八一年桑地面积扩种到3.2亩,投产面积2亩,共养蚕种11张,总产茧756斤,总茧款1380元,加上蚕茧外汇奖,养蚕总收入  相似文献   

10.
<正> 阆中县思依乡四村十社蚕农刘庆云,靠父亲刘永西祖传的一本《神农最要》(栽桑、养蚕古书)指导家里栽桑、养蚕,虽未大富,但却比左邻右舍的日子过得红火。刘永西年纪高迈,刘庆云接过父亲珍藏了几十年的蚕桑“宝书”,一家六口,除种植好粮食,饲养好生猪外,他改变父辈过去只靠“四边”桑养蚕,建造了半亩“小桑园”,加强对房前屋后自留地、承包地“四边”桑的培护管理,排除杂树杂草,人平虽仅有100余株桑,但季季单株产叶量高,叶质好,去年春、夏、秋三季养蚕5张,单张产茧38公斤,总产茧190公斤,人平31.5公斤,产值1140元,人平190元。今年春季养蚕二张,总产茧81.6公斤,平均单产40.8公斤,产值720元,夏季养蚕1.5张,产茧51公斤,平均单产34公斤,产值382元,春、夏两季产值1102元,在春、夏蚕丰收基础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我所在西江流域蚕区郁南县河口镇木树围村建立了实施蚕桑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点,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木树围村共有107户养蚕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桑地面积147.3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29%,由于约有15%的青枯病桑,实折投产面积123亩,大部分是河滩地桑。1987年全村养蚕626张,单张产茧20.7公斤,亩平产茧105.3公斤。去年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技术后,虽然桑园在夏期遇洪水淹盏,秋期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33户调查户中,桑地投产面  相似文献   

12.
萧山县戴村公社凌山蚕桑场,是公社化后白手起家建立起来的。场后青山,场前绿水。全场共有另星的新老桑地40亩,其中1959年新种17.9亩,采叶面积22.1亩,去年生产桑叶50,512斤,平均亩产2,286斤,比大跃进的1958年总产量增产64%;其中有8亩成片高产桑地,平均亩产春叶1,702斤,全年亩产3,672斤;还有1.1亩,1959年春栽种的密植草桑,每  相似文献   

13.
高塘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较早的大队。自一九七七年试种桑养蚕以来已有五年的历史。五年来,桑地面积逐年发展,产量不断提高,社员收入不断增加,桑地面积由八○年的一百一十八亩发展到二百一十亩,今年在罕见的水灾和微粒子病严重威胁下,总饲养量还比去年四百九十五张,增加一百八十七张,总产茧达二万九千二百三十三斤,比  相似文献   

14.
一、低产桑园的面貌所谓低产桑园,是指单位面积产叶量低,叶质差的桑园。具体说,亩桑年有效条数少于6000根,枝条年生长量不到4尺,年产叶量不足1000公斤的桑园都叫低产桑园。我县栽桑养蚕始于1972年,到1982年累计栽桑300多万株,面积4584亩。1987年养蚕2545张种,以1张种吃叶750公斤计算,平均亩桑产量不到500公斤。低产桑园的面貌较为复杂,主要表现是:①桑园小老树多。桑树年龄不长,但养型不合理,产叶量不高,有的种植4—5年就形成小老树。②桑园缺株断行严重。桑树种植规划不科学,  相似文献   

15.
南海县九江公社英明大队英三生产队一九六二年养蚕生产,全队12个蚕房各造各批,在所谓“烂二、三造”和高温焗熟的第四、五造,都得到了好收成。全队122.6亩桑地,产茧任务9870斤,六二年平均亩产桑2,418斤,总产茧22,626斤,超产茧12.756斤,完成全年任务的229%,平均亩桑产值  相似文献   

16.
河口大队是我县种桑养蚕老区,近几年来年产茧都在千担以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种桑养蚕责任制到户,调动了蚕农的积极性,全队的蚕茧产量连年超二千担.该队1983年有桑圆714亩,比1982年增加47亩,养蚕6008.1张,比1982年多养189.1张,总产茧225454斤,平均亩桑产茧315.7斤,总产值369794.56元,平均亩桑产值517.84元.其中最高产的塘坪队,全队21户共有桑园25.3亩,养蚕303.6张,总产茧12453斤,平均亩桑产茧492.2斤,总产值22854.48元,平均亩桑产值903.33元.在户中最高产的是加勉队陈干新户,有桑园1.1亩,全年养蚕14.5张,总产茧841斤,平均亩桑产茧764.5斤,总产值1684.69元,  相似文献   

17.
我县从一九七二年发展蚕桑生产,开始试种桑10亩,养蚕种10张,产鲜茧4.6担,到一九七八年发展到2500多亩,养蚕种6172张,产鲜茧2080担,产量不断提高,并涌现了一批稳产高产队,其中最高的是西河公社文尔大队大营生产队,今年达到亩桑产茧571.6斤,亩桑产值640.80元.几年来,我们在开展科学种桑养蚕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着重抓好下面一些措施:一、栽桑方面:着重抓紧土、肥、水、密和合理采伐等综合措施,提高桑叶产量,为多养蚕多产茧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8.
张家xin 《蚕桑通报》1990,21(4):27-29
本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土壤气候适宜栽桑,养蚕、蚕茧产量高,质量好,尤其是春季。因此,广大蚕农对桑树施春肥历来特别重视,随着技术进步,养蚕次数增多,亩桑产茧量也逐步提高,桑地的施肥量逐年增加,近年来春肥的施用量越来越多,但肥效较低,笔者对此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肇庆市纱蒲农场,是一个粮、渔、果、蚕桑等多种经营的综合农场。其中有60亩桑地承包给10个场员家庭共17人,从而调动起场员的积极性。他们运用科学的种管养技术,全面开展省工、省力化管桑养蚕,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九八九年全场养蚕种435张,总产蚕茧10393.4公斤,总产值133791.96元,(其中蚕茧收入128559.96元,蚕沙收入5232元)总成本支出23533.25元,纯收入110258.71元,平均每人年生产蚕茧611.38公斤,产值7870.12元。总用工6311个(按每天8小时工作计算),平均每个劳动日生产蚕茧1.65公斤,每个劳动日值21.20元。(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正> 双流县委、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依靠科技,振兴经济”号召,因势利导,狠抓桑树基础建设,培训技术力量,积极发展蚕桑生产,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该县属成都市郊,很少农民养蚕。1990年全县发种1102张,比1989年发种417张增长60.9%,总产茧22833公斤,比1989年产茧11315公斤增长98.2%。今年在县委、政府统一规划下,充分利用丘陵荒坡、田边、地边、河渠边和屋前屋后空隙地栽桑发展蚕茧生产。在3年内采取一步到位的措施,实现1户1亩桑,1年3张蚕,收入超千元的目标。1991年养蚕3000张,产茧、收入翻番。目前已从广东引进桑种600公斤培育桑苗,加强现有投产桑肥培管理和嫁接良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